趙釩妤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
“電視散文”的審美特性及創作
趙釩妤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
摘 要:電視散文是一種新興的電視文藝樣式,在近幾年的中國電視屏幕上嶄露頭角,逐漸贏得很多電視觀眾的喜愛。本文從審美特性、策劃創作兩個方面來對其進行闡述,從而來了解把握電視散文,讓受眾對于電視散文有全新的認識和定位。
關鍵詞:電視散文;審美特性;策劃創作
電視散文在當今社會得以快速發展,一方面是滿足了觀眾對于文娛節目的多層次全方位追求,迎合當下電視觀眾對于文學藝術形式所營造的濃厚文學氛圍的喜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這種新興的電視文藝樣式在意境表現上給人以詩意的享受,通過觀賞電視散文能讓人在繁雜的社會生活中,感受舒緩、寧靜、淡雅的情趣,使心靈得以凈化,對事物的認知也會多一份淡定和從容。再加上電視散文在語言運用上,辭藻優美華麗,結構方式上自由靈活,將電視和生活進行“虛實結合”,營造了一種優美的意境,既有文化的熏陶,又有意境的展現,是兩者的完美結合體,下面就其審美特征和創作進行簡要分析,從而把握電視散文的特性及創作思路,為以后電視散文的發展添磚加瓦。
1.1 語言優美
電視散文的語言表現是它最大的特點,也是營造“意境”一種很好的手段。散文和小說不一樣,小說是依據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節和不斷出現的沖突來構思和創作的,而散文則是取材于近乎散點式的生活表象,這就要求它本身的語言要貼近生活,簡潔明了,否則會給人一種矯揉造作的感覺。但是電視散文是一種取材于散文的電視文學樣式,散文的語言是優美的,在這種唯美文字的基礎上,將散文電視化創造出來的電視散文,對語言的藝術表現力也相應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營造唯美意境,語言優美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
1.2 結構方式比較自由
電視散文因為取材比較靈活自由,不注重情節的完整性和因果關系,不注重展現矛盾和沖突,所以沒有明顯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主要的戲劇結構要素。它主要是將一段一段的自然段落銜接起來,這些銜接沒有一定的規律性和必然性,可以隨意展現,在這些段落的表象下,可以抒情,可以議論,可以自由地表達情感等,不拘泥于特定的表現模式和抒情套路,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現散文文字所傳達出來的意蘊,再加上音樂的點綴、解說詞的詮釋、畫面的結合,既能展現文學作品的藝術性,又將電視散文要表達的“意境”完美展示出來。
1.3 電視散文的“虛實結合”
電視散文是一種將“虛”和“實”完美結合得最成功的電視文藝樣式。電視散文的“虛”是指通過電視的畫面、語言、音響的相互結合,再抽象表達事物特征,融入比喻和放大突出,再融入作者自己的見解,傾訴對事物的情感。而相對的電視散文的“實”是通過這些畫面、語言、音響組合,展現事物的特點和細節,表達物像,營造真實的環境氛圍[1]。這樣將“虛”和“實”有機結合在一起,使電視散文所要展現和表達的“意”完美呈現出來,更增加了節目的欣賞點,大大加強了電視散文的“韻味”。
電視散文不只是簡單的電視加散文,而是電視和散文相結合并且在這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的文藝樣式。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美學特點和魅力,所以在創造上也體現了它自身的特點。首先要在立意上下功夫,因為本身電視散文篇幅很小,取材細微,如果立意主旨再不出眾就很難在眾多電視文藝節目中突出。其次電視散文的聯想極其豐富,電視散文本身的“散”就是建立在斷斷續續的聯想基礎上的,聯想以主旨為軸心,結合歷史、社會、自然、理想、現實人生等,將電視散文的意蘊完美展現出來。還有一點就是在畫面語言的運用上,不僅要準確形象、生動凝練,還需要自然簡潔、富有節奏性,最終共同打造出唯美的散文意境,展現電視散文的藝術魅力。
2.1 電視散文的選題
電視散文是散文的電視化,適合電視散文的散文文本要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散文要有一定的抒情性特征,展現文字營造的意境。當然這種意境并不在于文字表現出的某一個場景,或文字表達的某一畫面所達到的境界,而是在于通篇文章都有一種化不開的抒情氛圍,這些文字能夠構成一個引起讀者無限遐想和聯想的空間。二是散文文字所要表現的畫面是通過電視能夠拍攝出來的,例如很多散文是以表現抽象概念為主題的,或者散文文字所營造的氛圍和環境都是在一個封閉的室內,這樣一來就容易限制電視畫面的發揮,最終引起畫面語言和散文文字所要表現的內容有所背離,混淆觀眾視聽。
2.2 電視散文的畫面表現和拍攝
電視散文的畫面表現主要是一些主觀性的意向畫面,有很強的寫意性,和中國的水墨畫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通過一些簡單的畫面勾勒但是卻能傳達出深刻的主題和意蘊,即讓這些畫面最終營造出一種特有的“意境”,這樣也使得我們對電視散文的賞析和挖掘更加深入和具體。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處理畫面的時候,必須要有景深,以展示更為深遠的情感內涵,給觀眾留下廣闊的遐思空間。另外再說到畫面的拍攝上,場景的選擇非常重要。因為電視是一門視聽藝術,讓人先看后聽,所以畫面拍攝時候一定要體現出美感,體現出美學思考的重要性,所以畫面造型和場景選擇都是拍攝時需要特別注意和把握的。再例如拍攝氤氳有深刻情感的場景時,會大量使用到空鏡頭,從大處著眼,將
真實的故事騰空,從而通過空鏡頭的拍攝展現情緒和意境,將感情渲染的更加深刻到位。
2.3 電視散文對節奏的把握
對電視散文節奏的把握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平穩緩慢的節奏給人以舒緩、恬靜、安詳而又韻味綿長的觀賞感受,在平緩的節奏中體現散文本身的韻味,更為電視散文營造意境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對于電視散文來說,最主要的則是體現在鏡頭與鏡頭的組接上,還包括對整個畫面的內部節奏把握,和全片的節奏把握上。不管是旖旎的自然風光還是歷史文化的渲染,在節奏把握上都是要遵循一個原則,即通過散文的電視化給人以安寧舒緩的親切感和韻味美。總體來說,通過對節奏的把握,更能展現電視散文所要傳達的意境美,也更能將所要表達的情感細膩化地展現出來。
2.4 電視散文用色彩營造意境
電視散文和我們平時所說的MTV在色彩表現上是不同的,MTV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音樂電視,它所要展現的好聽的音樂,但是必須配以最精美的畫面,而展現精美畫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絢麗多彩、變幻不定的色彩,來形成視覺上的大跳躍,通過這些來刺激人的感官,以此達到吸引觀眾眼球的目的。電視散文在色彩用度上更加傾向于自然,用最自然簡潔的淡雅色調來吸引觀眾,營造唯美的意境。電視散文最常用的就是黑白影調,給人一種歷史厚重感,和悠遠意境,使觀者身心寧靜,還有一種朦朧色調的使用常常造成“模糊影像”,有一種“虛中有實”“虛實結合”的感覺,利于營造畫面環境氣氛,展現意境美。
電視散文是新興的電視文藝樣式,在當今這個電視文藝類節目蓬勃發展的社會大潮中,想要有一席之地,想要有新的突破和發展,不被其他的文藝樣式所取代,就必須要博采眾長,廣泛吸收營養,日益完善自身,不斷將更好更豐富多彩的內容展現在廣大電視觀眾面前,去滿足他們對文學作品鑒賞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電視散文是散文藝術和電視技術的結合,它本身既有文學作品的審美特征,又有電視傳播媒體自身的特點,所以好的電視散文在節目要素上必須準備把握,這兩者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將電視散文這一文藝樣式推向更高的臺階,我們有理由相信電視散文一定會向著充滿希望的未來前進,也一定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張福起,房偉.影視作品分析[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