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瓊
(作者單位:云南彌渡縣彌渡廣播電視局)
電視新聞前期拍攝與后期編輯探索
王桂瓊
(作者單位:云南彌渡縣彌渡廣播電視局)
摘 要: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電視新聞的播出方式也從錄播向直播轉變,這就要求對電視新聞進行編輯的時候,不能采用統一和單一的組合模式,需要適當地創新采編方式。本文針對電視新聞編輯里的前期拍攝和后期編輯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電視新聞;前期拍攝;后期編輯
時代不斷進步,電視新聞行業發展越來越迅猛,而且從最先的預制方式到如今的直播方式進行一定的轉變電視節目的傳播正從最先的錄播方式到如今的直播方式轉變,電視新聞編輯從剛開始的單一組合型向多元化創作型進行一定的轉變。一般來說電視新聞的采編工作分為前期拍攝和后期編輯制作兩部分。
新聞事實,是通過記者的觀察和調查發現的,一則新聞的形成和確立,需要經過記者的采訪提煉和總結歸納。電視新聞畫面是事實最真實的反映,為觀眾提供事實依據,并進行恰當的分析與判斷。此外,還應充分合理運用同期聲,同期聲能更好地凸現烘托新聞的現場感,而更好地利用同期聲,可以大大提高受眾對新聞事實的信任感,突出新聞的主題,當然,現場同期聲的運用應服務于新聞主題,不能亂用。在新聞報道現場記者所采制的報道要有一致性和完整性,要使聲音和畫面同步,聲音和環境既獨立又互不影響,才能更好地突出新聞主題,也能讓觀眾感受到事發現場的氣氛。目前電視新聞報道現場的記者應該緊跟事件發展,觀察及訪談,重視對事件的當事人或目擊者的采訪工作,讓觀眾通過電視畫面,感受到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電視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可信性。
近年來,電視新聞的采制有一些大的變化,從早先的教化到現在多元化交流和溝通的轉變。這些轉變讓電視新聞更符合受眾的收視需求和對信息、資訊的需求。在差異化需求與平等參與的收視理念指導下,將溝通以及交流機制引入到電視新聞里,正成為電視新聞采制的發展方向也正成為一種流行。通常來說,電視新聞的畫面信息需要每個新聞從多角度出發,發揮鏡頭語言信息含量豐富的優勢,滿足更多受眾的收視需求。
后期的編輯制作跟前期的記者采訪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后期制作主要包括了文字編輯和節目編排制作等。文字編輯就是對電視的解說詞進行修改以及對節目的內容進行提示。新聞消息在播送的前夕,編輯需要對每一條消息進行相應的合適的加工和處理,其中重要的部分還需要配備恰當的編前和編后語。節目的制作由新聞的屬性決定的。新聞播出前需要后期編輯做好下面的相關工作:鏡頭的合理剪輯,文字符號和圖像符號相互符合,并在適當的位置上出現一系列的改變。這些繁瑣的工作依賴一位編輯是不夠的,需要不同的崗位進行配合,不同的環節進行銜接。
對于節目的制作,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有限的時間展現豐富而活躍的內容,這是電視編輯們需要做到的。在一般的情況下,針對突然到來的重要新聞搶先發送,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沒有配置出成套的新聞,而是采用獨白的方式進行播放,或通過主持人進行口頭傳送。在對消息進行播送的時候,需要對相關的新聞專題,以現場直播或跟蹤報道的方式進行預報。在專業術語上體現“立體式報道”,讓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和排版更加靈活和多樣。
電視新聞的編輯不僅要跟社會的各個階層進行長期的接觸,還需要跟本系統的不同環節工作人員進行聯系。如果電視宣傳的隊伍非常龐大,新聞中心或新聞部的負責人就需要像對樂隊進行指揮一樣,使編輯在樂隊里擔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接收指令,另一方面需要發布相關的指令,還需要確保指令的完整性。這些都需要成熟的剪輯技術。節目的剪輯包含了單條新聞剪輯的成片,很多新聞的組合以及后期切換、導播三個部分,這都是需要敏捷的思維,強大的口頭表達能力。從另一個層次出發,與社會的各個階層進行接觸后,能夠決定新聞信息的獲取量,這樣編輯們對相關新聞報道的計劃制定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現代傳播理念的深入和發展中,電視新聞的可信度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其對電視新聞傳播的質量也有一定的決定作用。
信息技術逐漸發展,21世紀是將知識和技術作主導的時代,電視新聞的競爭也是將人才競爭。新聞工作者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和培訓,電視新聞隊伍的發展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在新聞競爭里占據一席之地,才能跟上新聞改革的腳步。
參考文獻:
[1]徐慧娟.淺析電視新聞前期拍攝與后期編輯[N].駐馬店日報,2010-10-02(003).
[2]陳雙旭.淺談電視新聞的后期編輯技術[J].赤子(中旬),2013,(7):297.
[3]徐玫佳.論后期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過程中的重要性[J].新聞研究導刊,2014,(5):78.
作者簡介:王桂瓊(1976-),女,云南彌渡人。研究方向:電視新聞前期拍攝與后期編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