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以“示范窗口”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提升農機安全監管及服務能力
■王建新

衡陽縣2014年末農機總動力達81.36萬kW/ 131360臺套,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6.1%。各類農業機械逐年快速遞增,同時也給農機安全生產及安全監管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為此,衡陽縣農機部門近年來把示范窗口創建作為提升農機監理能力和安全生產水平的重心工作來抓,堅持夯實基礎、錘煉隊伍、規范管理、創新服務,打造農機監理陽光執法窗口、便民服務窗口、部門形象窗口、平安農機窗口取得了成效,農機安全監管及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1)以規范執法為重點,打造陽光窗口。一是建立健全窗口服務制度。制定了較為規范的監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實行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責任追究制和預約上門服務制等。二是實行陽光政務。做到“三亮”:亮辦事流程,在窗口大廳和監理各辦公場地設立LED電子屏和展示櫥窗,展示各項業務流程圖;發放便民服務手冊,設立咨詢臺等方式,將工作流程和辦事要點進行公開,方便群眾辦事。亮身份,接受群眾監督。將全體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工作要求、服務承諾、聯系方式等都公開上墻;為每個工作人員制作胸卡、崗位牌,主動向服務對象表明身份。亮承諾,落實承諾事項。窗口工作事項完成時限和辦結情況,通過公開欄和縣農機信息網站等形式進行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促進承諾事項落到實處。三是嚴格落實依法行政。堅持依法監理,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職責,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有授權必作為”。嚴格工作程序,進一步規范農業機械牌證核發、技術檢驗、駕操人員培訓考試、駕駛證核發等各項業務工作流程。落實責任責任主體,縣農機局與監理大隊、監理大隊與監理員層層簽訂《依法行政責任狀》,使工作責任落實到每個人頭上,并輔之以適當的獎懲激勵和責任倒查追究措施,確保農機安全監管目標明確、責任到位、工作有序。

(2)以優質服務為重點,打造便民窗口。一是完善服務準則。完善建立行為規范,制定了工作人員行為準則;統一著裝、統一掛牌、統一服務用語標準。對前來辦事的服務對象,做到有問必答,態度和藹,語言文明,以群眾滿意為宗旨,樹立良好為民服務形象。二是創新服務方式。緊扣農機手需求,實行即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主動服務方式。推行“一站式”服務,將農機購置補貼、社會保險、農機互助等農機服務項目全部整合進農機監理政務大廳,最大程度地方便農民;推行電話預約服務方式,減少老百姓奔波之苦;推行送檢下鄉上門服務,為農忙時節農機手節省時間和一些特殊服務對象提供方便。簡化服務流程,把一些可以加快或節省時間的辦證流程壓縮,只要申請資料齊全,當時即日辦結。三是抓好服務評測。常態化開展“四項評價”,提升窗口優質服務水平。自我評價:對工作人員結合崗位職責、承諾事項等,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自評和互評,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明確自身努力方向和爭創目標;群眾評價:通過安裝服務評價器、意見箱、發放工作評價表等方式,讓服務對象及時、簡便地對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評價;組織評價:單位年末根據年初制定的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辦法,對每個崗位的工作落實情況、群眾評價情況進行評比,對優秀個人進行表彰,揚先策后,營造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社會評價:采取社會滿意度調查,通過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行風監督員、設立電子郵箱、監督電話等方式,廣泛征求社會群眾意見,促使窗口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滿足群眾需求。

(3)以改進作風為重點,打造形象窗口。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為契機,切實加強和改進隊伍作風建設,打造農機部門作風正、辦事實、業務過硬、清正廉明的良好農機隊伍形象。一是扎實開展學習教育。加強隊伍法律法規水平、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作風改造,定期組織農機安全生產監管人員學習農機法律法規、農機政策及業務知識,堅持不懈地開展反“四風”黨風廉政教育,改進干部隊伍工作作風。二是扎實開展崗位練兵。以多種形式訓練隊伍提升素質和技能,積極參加各級開展的知識競賽及技能比武活動2014年,在全縣道路交通安全法規知識搶答賽中縣農機局代表隊榮獲第一名;在窗口開展星級服務標兵和黨員示范窗口評比,每月評比1名星級服務標兵和1個黨員示范窗口;開展學習先進事跡、學習身邊先進人物活動,激勵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學榜樣、當表率、樹標桿、創一流,形成“人人是窗口,個個是形象”良好氛圍;定期總結窗口優質服務開展情況。通過崗位煉兵,提高農機安全監管人員的工作熱情、工作技能,以及主人翁意識、服務意識和形象意識。在2014年衡陽市農機監理技能大比武中,衡陽縣農機監理大隊榮獲團體第二名,并有3人獲得單項獎。三是扎實開展作風監督。對窗口辦公場所進行視頻監控,服務過程全場錄像,查處以權謀私等不作為、亂作為行為,杜絕違紀違規和服務不優等現象產生。嚴格執行上下班紀律,工作人員上下班實行指紋打卡,將遲到早退等違規行為列入單位及個人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并按標準扣減當事人津補貼。不定期地對窗口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服務效率、履行崗位責任制等情況進行明查暗訪,發現問題予以嚴肅處理,杜絕“庸、懶、散、劣”現象,有力地促進了窗口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的全面提升。

(4)以裝備更新為重點,打造平安窗口。把握機遇,爭取多方支持,近年來投入農機監理裝備建設資金80萬余元,促進農機監管手段的科學化、信息化、智能化。一是改造了辦公場所。將農機監理大隊辦公場地整體搬遷,對農機政務大廳進行全新裝修,建立了無間隔開放式監理政務辦公平臺,真正實現了與機手面對面的服務,在一個大廳能有效實現農業機械牌證申領一條龍服務。同時,新設立了農機事故調處室、農機安全檢測室、農機無紙化考試室,對農機駕駛操作考試場地進行了標準化建設。二是完善了農機監理裝備。為增強監理服務能力,重點配備了農機安全檢測、紅外線考試、事故勘察、宣教四大設備,新增了監理專用車輛2臺、檢測設備1套、無紙化考試用電腦12臺、紅外線樁考儀1套等。三是改善了辦公服務設施。監理大隊配備了辦公電腦13臺,配齊了打印機、復印機、攝像機、照相機、空調等設備20多臺套,全面適應和滿足了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和服務工作的需要。服務大廳內飲水機、空調等設備齊全,辦事區設有吧椅,休息區設有休息座椅,為前來辦事的服務對象提供了優良的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