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產減值的計提體現了會計計量的穩健性,使得會計計量更加準確,然而由于企業的減值判斷的彈性,使得這也成為調節企業利潤和經營情況的科目,尤其對于長期資產減值,數額較大,對企業的影響持續時間較長,因此本文從利潤、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市凈率和財務風險角度,從具體到數值地分析了長期資產減值對企業的影響,發現計提資產減值損失除了對營運能力可能產生些許積極影響外,其余均為不利影響。
關鍵詞:資產減值;能力分析;計提額
一、資產減值概述
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其中資產包括單項資產和資產組。長見的資產減值有固定資產減值、無形資產減值、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商譽的減值等等。本文以固定資產減值為例,分析長期資產減值對企業各項指標的影響。
資產減值歷來為企業經營者所看重的指標。多種因素,導致企業存在高估資產的現象,資產減值準備是為了企業能更好地提供準確的資產價值,使企業賬上的資產更為準確,減少高估資產的機會,體現了會計的穩健性,但是,由于減值的判斷有彈性,金額由會計人員決定,沒有一定的度量標準,企業的資產減值科目也為企業提供了調節利潤的機會,尤其對于數額較大的長期資產。為防止企業隨意計提和轉會資產減值,準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的資產減值損失不得轉回,適當減少了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損失來調節利潤的可能。
二、減值跡象的判斷
判斷是否存在減值跡象的外部信息來源有:資產的市場價值大幅下跌,其跌幅明顯大于預計的正常跌幅;經濟、技術、法律等環境以及資產所處的市場在當期或者在近期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市場利率變化從而影響企業折現率,導致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小,資產可回收金額降低。
內部信息來源有:有證據表明資產已經陳舊過時或者已經損壞;資產已經或者將要被閑置、終止使用或者提前處置;企業內部報告的證據表明資產的經濟績效已經或者將要低于預期。
三、長期資產減值對企業的影響
1.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以固定資產為例,企業計提資產減值時會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損失會使企業的營業利潤減少,利潤總額減少,所得稅費用減少,最終使企業凈利減少資產減值損失的75%。
2.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影響
主要是長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為負債總額和資產總額的比率,計提資產減值會使總資產較少,減少額為計提額的100%,從利潤表來說,所得稅減少量為計提減值額的25%,相應負債中應交稅費減少計提額的25%,若企業的原資產負債率高于25%,會使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提高,若企業的原資產負債率低于25%,會使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降低。若企業在年報前按時繳納了所得稅費用,那么負債的減少會轉嫁到資產中銀行存款減少額的增加,即總資產減少不再是計提額的100%,而是計提額的75%,在這種情況下,資產負債率一定提高。比率越高,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差。對于高速成長的企業,適當高的資產負債率是有利的,有利于企業的到更多的杠桿利益,但如果過高,就會給企業帶來風險,應提高警惕。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減少會時股東權益減少,由剛分析的結論可知,在未支付所得稅費用時,負債會減少計提額的25%,而所有者權益中未分配利潤會減少計提額的75%,若原產權比率高于1:3,則會使產權比率增加;若原產權比率低于1:3,會使產權比率降低。如果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前繳納了所得稅,則負責不會有影響,只所有者權益減少。產權比率為負債總額與股東權益之比,因此會使產權比率提高。當企業的資產收益率大于負債成本率時,產權比率適當提高有利于獲得額外的利潤。產權比率提高,使得企業趨向于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
從權益乘數來看,權益乘數為資產總額和股東權益總額之比,在未交付所得稅時,企業資產總額會減少100%計提額,權益總額減少計提額的75%,若企業原權益乘數高于4:3,會使其數值增加;若原權益乘數低于4:3,會使其數值減小。當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前繳納了所得稅,那么權益乘數中資產總額和權益總額變化數額相同,原權益乘數大于1,會使乘數增加;原乘數小于1,會使權益乘數減少。權益乘數較大會使得企業財務杠桿率較高,財務風險較大,也可能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獲利能力,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有利于股票發行。
利息保障倍數會因為利潤的減少而減少,利息費用不變,因此會使利息保障倍數降低。利息保障倍數是衡量企業償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反映了企業經營所得利潤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這一指標的降低可能會引起債權人的擔心。
總體來說,計提資產減值有讓企業原本高的償債能力越來越高,原本低的償債能力越來越低的趨勢,尤其在為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情況下,易加劇企業的問題。
3.對營運能力的影響
固定資產周轉率為營運收入與固定資產平均凈值的比,固定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會使企業的固定資產凈值減少,因此使得固定資產周轉率增加。
總資產周轉率為營業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因此在平均資產總額減少的,營業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總資產周轉率會增加。
理論上,資產周轉率增加,表明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加快,銷售能力增強,資產利用效率增高。但是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實際上并沒有增加公司的銷售能力,而且在會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大環境下,是否會對銷售情況產生影響進而影響銷售額,理論上不能準確分析,需要進一步利用實證分析數據論證。本文中是僅就理論來看。
4.對盈利能力的影響
銷售凈利率為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在銷售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凈利潤減少,會使銷售凈利潤率降低,企業銷售的盈利能力降低。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由前面分析可知,利潤總額會減少計提額的100%,資產總額年末數會減少計提額的100%(未交所得稅)或者75%(繳納所得稅),因此,平均資產總額會減少計提額的50%或者37.5%,因此,在未交企業所得稅時,若原總資產報酬率大于2,計提資產減值會使其增加;原總資產報酬率小于2,計提長期資產減值會使其數值減少。在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后,若原資產報酬率大于2.67,計提減值會使該值增加,反之減少。一般情況下,總資產報酬率是小于1的,因此,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會使總資產報酬率降低。這一指標的降低會使企業的投入產出水平降低,降低資產的運營效率。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和總資產報酬率相比,區別在于凈利潤減少額為計提額的75%,其他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同理推導出在一般情況下,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會使資產凈利潤降低。
凈資產收益率為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年末凈資產會減少計提額的75%,導致平均資產總額會減少計提額的37.5%,凈利潤減少計提額的75%。因此,若原總資產報酬率大于2,計提資產減值會使其增加;原總資產報酬率小于2,計提長期資產減值會使其數值減少。一般情況下,凈利潤會小于平均凈資產,即資產收益率小于1,因此會使凈資產收益率降低。
總體來看,計提資產減值會使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5.對發展能力的影響
首先,僅從理論公式來看,對銷售增長率沒有影響。
從資本積累率來看,計提資產減值會使本年的所有者權益增長額減少,因此會使企業的資本積累率下降,持續發展能力收到損害。
從凈利潤增長率來看,計提資產減值會使企業當期凈利潤減少,因此會使企業的凈利潤增長率降低,對未來的預期獲利能力產生影響。
顯而易見,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對企業的發展能力有較大影響,且為消極影響。
6.其他影響
從投資者角度,計提資產減值會對市凈率產生影響。市凈率為每股市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值。前面已經分析到,計提資產減值會使哎呀的凈資產降低,在總股數不變的情況下,會使市凈率增加。使得投資者投資風險增加。從另一個角度,如果保持投資該公司的風險不變,即市凈率保持不變,則會使企業的每股市價降低,這些都是不利于投資者的。
從公司財務風險角度,主要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杠桿系數。,在利潤增長為正的情況下,計提資產減值會使息稅前利潤減少,隨即影響息稅前變動率減少,從而使企業經營杠桿系數降低。經營杠桿代表銷售量變動對企業利潤的影響程度,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導致銷售量增加對企業正的利潤影響程度降低,而在銷售量減少的情況下,會導致利潤的影響程度加劇。
四、結論
綜合本文上述分析我們發現,長期資產減值在不考慮轉回的情況下,在企業利潤、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市凈率、財務風險方面都更偏向消極作用,只對公司的營運能力可能產生些積極作用。從以上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計提資產減值對企業的諸多方面都會產生影響。由此可以聯想到企業若能隨意計提和轉回資產減值損失,將可以隨意改變企業的經營狀況,的確是相關監管部門應該有所警惕的。
作者簡介:張瑩,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專業:會計專碩,天津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