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昭和
2015年1月16日,青年歌手姚貝娜由于乳腺癌復發而病逝,年僅33歲。近年來,娛樂界因患乳腺癌病逝的女星已有多人,她們都病逝于30、40歲左右,正是可以給人們帶來美好藝術享受的年齡。當今,乳腺癌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女性健康殺手”,然而我國女性對乳腺普查的認識十分不足,缺乏對乳房自檢與體檢的知識。姚貝娜之死再一次為女性朋友敲響了警鐘:活著一定要珍愛生命,關注健康。
那么,乳腺癌有哪些誘發因素?應當如何預防呢?
患者低齡化趨勢明顯
近20年來,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在全球都呈逐年上升態勢,發病年齡也由老年向中青年女性擴展。據報道,我國20歲左右女性患乳腺癌并非個別,最年輕的患者只有14歲。
乳腺癌的高發率主要與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城市職業女性工作節奏加快以及心理壓力增加密切相關。有資料顯示,我國女性乳腺癌高發的原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母親、姐妹、女兒等家庭成員中有患乳腺癌的人,其發病幾率比其他人高出4倍。
●獨身未婚、或婚后沒有生育過子女的。
●吃油太多。無論是動物脂肪還是植物油脂,攝入量增加都可引起游離脂肪酸增加,使體內雌激素分泌增加,進而會不斷刺激乳腺,使乳腺上皮細胞增生并容易變性、癌變。
●精神因素。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都會導致身體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增加得病幾率。
●過多攝入外源性雌激素。現在不少化妝品或護膚類產品都可能加有雌激素,頻繁使用可使體內雌激素水平長期偏高,導致乳腺癌發病增加。另外,長期食用飼料中含激素的禽、畜、魚等肉類,也會增高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反復人工流產。每次妊娠被突然中斷,體內激素水平變化顯著,有可能誘發乳腺癌。
●頻繁飲酒。經常喝酒或喝含酒精的飲料,可能提高女性體內雌激素分泌水平。
●缺乏鍛煉。缺乏運動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比有運動習慣者高出40%。研究還發現,即使患上乳腺癌,堅持運動有助預防乳腺癌復發。
●其他因素。包括:旁系親屬中有乳腺癌患者、絕經后肥胖、應用激素替代治療、接受放射線照射等 。
乳腺癌重在早診斷、早治療
乳腺癌雖發病率、隱蔽性高,但患者早期也并非毫無“蛛絲馬跡”。了解如下幾點可有助于早診斷:
①首發癥狀大多為無痛無癢的單發乳腺囊腫或乳腺纖維瘤,腫塊堅硬,多為圓形或扁圓形。
②結節較硬,表面結節感強,邊界不清,移動受限,有胸大肌粘連,少數有針扎疼感。大多為囊性增生或纖維瘤轉化。
③乳頭溢液,流出黃水或血水,多為乳腺癌的表現。
④乳房形態變化,包括乳房的輪廓、有無腫起部分、有無皮膚微凹或乳頭的回縮。雙手叉腰,可觀察雙側乳房是否對稱。
⑤自查很重要,但不能代替醫生檢查。一旦乳房有任何不適,都應及時到乳腺專科體檢,以防漏診。
⑥35歲以上女性每1~2年做乳腺X線檢查1次,45歲以上每年做乳腺X線檢查1次,年輕女性可做超聲檢查。
早期乳腺癌是可治愈的。乳腺癌是一種全身疾病,需要采取綜合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生物靶向治療、中藥輔助治療等。早期乳腺癌的首選方法是手術切除,中晚期乳腺癌可采用“輔助治療+手術”。
合理的治療能讓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大大延長。不過,乳腺癌易復發,導致乳腺癌復發的原因主要有:
1.治療不徹底,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并沒有徹底的移除。
2.患者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發生轉移,迅速增長。
3.治療之后沒有進行鞏固,生活環境也沒有改善,護理方法不恰當。
4.患者喝酒會增加乳腺癌復發機率,且酒精度數越高危險越大。
5.經常上夜班或熬夜,人體生物鐘被破壞,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容易增高乳腺癌復發風險。
預防乳腺癌“六要點”
1.健康飲食。少食含有激素的食物及藥物。
2.適當鍛煉。運動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
3.緩解壓力。應學會調理情志,使心情舒暢,保持一顆平常心對待身邊的壓力。
4.適時婚育。最好在30歲之前結婚,35歲前生孩子,讓生理機能回歸正常,這樣才能生活、工作兩不誤。只有生活美滿、事業成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5.關注乳房。目前我國乳腺癌防治常識仍不普及,衛生知識及醫療條件相對落后,乳腺癌的普查計劃仍然較少,如果有普查機會一定要盡量參加。
6.慎做豐乳隆胸。研究表明,濫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豐胸美容產品,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風險。隆胸是否增加乳腺癌機率雖仍有爭議,但假體乳房會降低乳房X線照相術檢出乳腺癌的敏感性,對癌的普查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