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英
程先生今年49歲,平時身體還算健康,去年干活的時候突然閃了腰,之后總是不間斷地感覺腰背酸疼。他以為是腰部扭傷沒好徹底,也沒有太在意,就自己到藥店買了些活血化淤的藥物服用。可漸漸地,程先生感覺手腳也開始出現疼痛,直到上個月突然發生腰椎骨折,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一檢查,他才知道,自己一直以為的“小問題”,竟然是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易誤診
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約占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10%~15%,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占惡性血液腫瘤的10%。我國的發病率略低于歐美國家,約為4/10萬,已經超過白血病,在血液系統腫瘤中排名第二。該病好發于中老年人,但近年來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多發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中的漿細胞。正常的漿細胞負責生成對抗感染的抗體,而癌變的漿細胞則會大量增殖、工作失常,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進而抑制正常漿細胞功能,引發腎臟、骨骼等重要器官受損。這種蛋白在血液或(和)尿液中均可檢測到。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匿,癥狀千差萬別,早期常表現為骨痛、腰背痛,容易將其當成骨質疏松和類風濕疾病治療,很多患者服用鈣片或貼膏藥,卻一直不見效。隨著病情的進展,骨痛持續性加重的同時,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尿液泡沫漸多、蛋白尿、血尿、貧血、反復肺部感染等。由于早期癥狀不典型,致使該病的初診誤診率高達50%以上。
在我科,大約1/10的住院患者是多發性骨髓瘤,以前這是一種老年性疾病,但近年來發病逐漸年輕化,60歲以下的患者也有增多趨勢。最近1月,科室連續收治了幾個50多歲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這對于正值中年的患者和其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經常腰背部疼痛要篩查
多發性骨髓瘤發病原因可能與遺傳、病毒感染、慢性抗原刺激和輻射等因素有關。該病雖然不能治愈,但只要早發現早診斷,接受規范化分層治療,40%左右的患者可生存5年以上。
因此,特別要提醒,50歲以上人群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骨痛、頭昏、貧血、蛋白尿、反復肺部感染等癥狀,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并到腫瘤專科醫院做相關檢查,警惕多發性骨髓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