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王菁
(防災科技學院河北三河065201)
高校ESP教材存在的問題分析
張莉 王菁
(防災科技學院河北三河065201)
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是近年來高校英語教學研究領域一大熱門話題。我國的ESP教學雖已逐漸發展,然而目前我國ESP教材編寫及使用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相對滯后于普通基礎英語教材的建設,因而高質量ESP教材的缺乏已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目前已經出版的ESP教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作為我國ESP教材編寫的參考和啟示,提高我國ESP教材的編寫水平,推動我國ESP教學進一步發展。
ESP教材 問題 對策
專門用途英語(ESP),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特定目的和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蔡基剛,2004)。就其內涵,Hutchinson和Waters(1987)把ESP分成EAP(學術英語)和EOP(行業英語),前者注重學術技能,后者注重職業目的。但他們同時都強調應該把ESP視為一種教學方法而非教學結果,強調技能培養而非知識講解。
隨著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日益頻繁的交流,社會對各類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劇,而ESP教學則成為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隨著國內大學英語改革的深化,ESP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然而,各高校在ESP教材建設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國內ESP教學的發展。
1.教材編寫理念過于遵循傳統
教材編寫必須要有理論作為指導,國內ESP教材編寫者大都遵循傳統的教材編寫理念。(高嘉璟,2009)主要表現在突出語言點和句法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培養相關專業領域的交際能力。調研結果表明,目前出版的ESP教材有的以專業詞匯、語法句法為重點,有的是國外材料片段的拼湊,有的甚至照搬照抄國外原版教材,沒有很好地結合學生和行業的實際需要,所以教材編寫缺乏一定的理論性、系統性和易讀性,難以真正解決ESP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而阻礙了ESP特色教學發展和提升。
2.內容選取相對主觀
優秀的ESP教師并不一定是合格的ESP教材編寫者。國內相當數量的ESP教材是以各校選編或者教師自行編寫為主,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有的編寫者就是多年從事ESP教學的教師,但是沒有專門接受過教材編寫理論及實踐方面的專業培訓,內容偏重語法句法而忽略了語言的應用;有的是國外專業書的片段拼湊,有的甚至照抄照搬國外原版專業英語教材,難度大大超過學生已有語言與專業水平,阻礙課堂交際活動的開展;還有些編寫者雖然懂一些專業領域知識,但缺乏英語教學及ESP相關理論,所以編寫出來的教材不是普通英語和專業詞匯的疊加,就是專業領域翻譯教材,學生除了學到一些專業詞匯外,語言應用能力并沒有得到提升。
3.形式相對單一
眾所周知,綜合語言技能的學習任務,有助于學生更好的體會更加真實的語言環境。根據嚴明調查發現,目前國內ESP教材編寫往往缺乏教學目標的針對性,所選內容多重視閱讀、翻譯和寫作等傳統型的練習為主,實用性不強。對語言材料,尤其是口語、聽力等交際能力培養方面的教材非常少。即使有少部分ESP教材涵蓋了聽說訓練,但其難度也遠遠大于學生的實際領悟水平。部分教材的內容主要是專業文獻讀寫為主,沒有其它應用語言的形式。還有一些任務形式過于死板,只有閱讀理解似的客觀題,缺乏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任務形式。還有的在教材內容的展示形式上也極其缺乏現代技術手段,只有紙質教材,沒有立體教材。由此,目前的教材與現代意義上的ESP外語教材所要求的要培養學生專業相關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4.教材內容不能完全適應教學目標的要求
只有完全符合教學目標要求的ESP教材內容才能真正達到提升學習者語言應用能力的目的。然而,當前市場上的ESP教材在各專業的學科定位上尚存在較大的模糊性,即沒有明確將EOP和EAP區分開來。比如,《旅游管理》作為EAP課程與《旅游英語》作為EOP課程所面對的應用對象截然不同。前者是針對旅游管理人員各方面能力培養而開展的課程,后者則是專門針對導游從業人員的相關課程。但是在實際的ESP教學中,往往因為課程目標定位不清,模糊了各類專業教材的邊界性,從降低了部分ESP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據對某大學不同專業ESP課程和教材進行的調查研究表明:在調查的11套ESP教材使用中,僅會計學專業英語教材受到普遍歡迎。由此可見,教材的編寫和選用,極大地影響著高校ESP課程的教學。
首先,教材編寫者需重視理論研究,注重教材理論性。任何一本教材的編寫,都要以教學大綱為基礎,而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必須有理論指導,諸如語言學理論、教學理論與專門用途英語相關理論研究等;其次,須研究學生的實際需求,注重教材實用性。ESP與普通英語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學習者有其特殊的學習需求,因而需求分析是ESP教材編寫的前提;再次,注重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ESP教材的編寫除了要注重內容的知識性和實用性外,教材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上體現課程設計的理念;最后,教材評估是后續非常重要的環節,注重教材評估體系的建立。
[1]Dudley-Evans T.&St John M.Developments in ESP: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02).
[4]高嘉璟.高校專門用途英語教材建設[J].外語界,2009(6).
[5]王嘉銘.英語專業ESP教材建設的困境與反思[J].海外英語,2011(04).
[6]嚴明.大學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8.
[7]張世云.專業英語教材建設的框架構想[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1999(2).
張莉(1979-),女,副教授,碩士,防災科技學院外語系,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及翻譯研究。王菁(1981-),女,副教授,碩士,防災科技學院外語系,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及翻譯研究。
基金:防災科技學院教研項目“英語專業英語視聽說課程形成性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3B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