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日古麗·吐爾孫
(新疆喀什師范學校 新疆喀什 844000)
淺談否定副詞"不"和"別"使用上的偏差
米日古麗·吐爾孫
(新疆喀什師范學校 新疆喀什 844000)
本文用對比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漢維語否定句進行了分析和對比,既求同又求異。
民族學生 否定副詞 舉例 興趣
否定范疇的研究本身是一個理論性很強的課題,它牽涉到語言本身和非語言兩方面的因素。隨著功能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語法中否定范疇的研究受到語法學界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否定范疇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論價值,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類認知世界時在語言表達中的規(guī)律性。不過不同民族在對同一語義范疇的認知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這一民族的思維方式。否定句在漢維語中都普遍存在。下面我要幾個方面來淺談否定副詞使用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否定副詞“不”和“別”的語義特征導致了二者的用法不同。“不”和“別”的區(qū)別并非2者是否受時間因素制約的問題,也并非單純的語義問題,而是一個涉及時、體、語義和語境等多種因素的復雜問題。所以單純從語義角度去解釋,有些問題仍然得不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本文將從“不”與“別”與謂詞組合能力,以及二者的表時差異,表體差異由幾個角度,比較“不”與“別”的不同。另外本文還將結合具體的語境對副詞“不”和“別”的區(qū)別進行進初步探討。民族學生主要偏誤“不”和“別”的混淆。(有的語言,如維吾爾語“不”和“別”用相同的詞yok)
對行為或狀態(tài)進行否定的副詞叫做否定副詞。主要有:不、沒、未、別、非、休、莫、甭等。那么,否定副詞作為一種副詞,它的基本用法和一般副詞一樣。
1.否定副詞“不”與“別”的主要功能是修飾動詞、形容詞、在句中做狀語,所以一般情況下位于謂語前。例句:(1)白云山不是新疆人。(修辭動詞)(2)阿爾法特別吵架。(修飾形容詞)
2.少數(shù)否定副詞“不”與“別”可以單獨回答問題。例句:(1)A:鄭怡你吃飯嗎?B:不。(2)A:我要把這件事告訴班主任。B:別。
3.極少情況下否定副詞“不”與“別”能放在句子開頭表示祈使、禁止等語氣,表示“不要”的意思。例句:(1)別干出些讓人失望的事情。(2)不管艾山了,你們走吧。
1.“別”還有表示揣測的意思,多指自己不愿意發(fā)生的事情。例句:(1)別到時候你來了,古麗卻走了。(2)約定的時間都過了,別是不來了吧!
2.“不”與“別”表示否定,但是否定的范圍不同。“不”斷定性否定;主觀意愿;“不”主要用于否定判斷人與事物,說明屬性,表現(xiàn)人的意志行為,它跟時間過程一般沒有必然聯(lián)系,過去、現(xiàn)在、將來都可能存在,但是由于表達意愿的事情主要會發(fā)生在現(xiàn)在和將來,所以“不”主要用于現(xiàn)在和將來。不能用于將來。說話人是客觀地敘述過去時段過程中的情況,所以“沒”的否定帶有一定的客觀性。例句:
(1)上次、這次艾山都沒來,聽說下次還不想來。(客觀、過去)(2)(主觀、將來)我不買羽絨服了。(3)我沒買新衣服呢。(主觀、現(xiàn)在)
3.表示性質(zhì)、突出說話人意愿的情況下,也會把“不”用在過去時間里。例句:(1)三十年前,人們還不富裕,買不起這樣的首飾。你過去不是,現(xiàn)在不是,將來也不會是我的好朋友。A:你昨天怎么不說?B:我昨天不說是因為他在場,不能說。
4.表示對人、事物本性、屬性的否定,形式主要是:不+形容詞如:不老、不硬、不白、不清楚、不便宜、不真誠、不深刻
5.表示對一種主觀決定、認定、斷定的否定,用“不”我不想聽,所以不聽。我不認為這樣做有什么不好。這樣做肯定不是他的想法。 表肯定、認定的動詞主要是“是、姓、像、屬于、認識、知道”不是、不姓、不像、不屬于、不等于、不認識、不知道
6.表示對一貫性、規(guī)律性、真理性情況的否定,用“不”,即經(jīng)常/常常/總(是)/一貫/一向/每(天)……+不+動詞他既不喜歡貓,也不喜歡狗。她總是大手大腳,不記小賬。不耕耘,哪有收獲?他每天早上都不疊被子(*他每天早上都沒疊被子)他今天早上沒疊被子。(非意志的、非一貫的客觀敘述)
7.表示對一種心理活動或一種意愿、可能等的否定,一般用“不”。我不討厭他那股傻勁兒。她當然不愿意來看你。 學生和老師說話不可以用這樣的態(tài)度。
8.表示一種計劃或狀態(tài)與之前不同,發(fā)生了改變,用“不……了”她們不去海南了。(之前計劃去海南)我們(已經(jīng))不是夫妻了。(過去曾經(jīng)是夫妻)天氣不冷了。(之前是冷的)
9.“不”+動補:“不”否定的都不是動作活動的本身,而是動作多動的結果。如:吃不飽,不吃飯,不完成。“不”否定動補的形式為:“動+不+補”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完成某一動作或活動。這個形式不能單獨出現(xiàn),只是表示一種假設,不表示假設時不能成立。例句:不完成就拿不到心水。
10.表示對一貫性、規(guī)律性、真理性情況的否定,用“不”,即經(jīng)常/常常/總(是)/一貫/一向/每(天)……+不+動詞他既不喜歡貓,也不喜歡狗。她總是大手大腳,不記小賬。不耕耘,哪有收獲?他每天早上都不疊被子(*他每天早上都沒疊被子)他今天早上沒疊被子。(非意志的、非一貫的客觀敘述)(4)表示對一種心理活動或一種意愿、可能等的否定,一般用“不”。我不討厭他那股傻勁兒。她當然不愿意來看你。 學生和老師說話不可以用這樣的態(tài)度。表示一種計劃或狀態(tài)與之前不同,發(fā)生了改變,用“不……了”她們不去海南了。(之前計劃去海南)我們(已經(jīng))不是夫妻了。(過去曾經(jīng)是夫妻)天氣不冷了。(之前是冷的)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敘述,表示對過去或現(xiàn)在為止某動作、現(xiàn)象和狀態(tài)的發(fā)生、完成的否定,用“沒”。什么?剛才?我剛才沒在場。 昨天早上我沒去上課,我和同學去當志愿者了。天還沒黑呢,再多坐一會兒吧。(表示到現(xiàn)在為止)*我的母校,教學樓一點兒不變,管理的制度也不變了。(應改為“一點兒沒變”“管理制度也沒變”)我上個月不來開會,生病了。(應改為:“沒來開會”因動作發(fā)生在過去,是客觀敘述)否定副詞的在句子中的位置放錯。*小張來不學校上課。(小張不來學校上課)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學術思想的活躍,副詞研究逐漸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熱點之一,漢語副詞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不過,就作者本人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有以否定性結構專用副詞為主體對象的研究,僅有少數(shù)學者在單篇論文中用少量文字涉及過這類副詞,而對它們在句法、語義及語用上進行的解釋分析還非常不夠。因此,有關否定性結構專用副詞的專題研究大有可為之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從語義、句法及語用三個平面全方位地考察了現(xiàn)代漢語否定性結構專用副詞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