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
(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在高等院校開展青年教師培訓的重要性分析
王晨曦
(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本文通過討論在高等院校開展青年教師培訓的重要性,提出了主要做好課程內容的培訓、課件制作的培訓、教師職業道德的培訓等內容,通過校內校外多種形式的培訓,快速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果。
青年教師 培訓
青年教師教學任務重,而能夠上好每一堂課,是對一個教師的基本要求。青年教師往往從校門到校門,缺乏講課實踐,所以必須搞好青年教師培訓,提高青年教師的講課技巧。
1.從外界環境來看,現代社會信息量極大,這固然為教師提供了很多資源,但另一方面也給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師說》中曰“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在古代社會,知識的來源渠道比較匱乏,師者往往能做到聞道在先。但到了現代社會,可利用的資源極其豐富,網絡上有大量的信息,知識的可獲得性半徑大大擴展,學生未必把課堂作為其知識來源的重要途經。而且教師擁有的資源、看到的案例,學生也能同時得到,教師很難再具有聞道在先的優勢。所以,如何應對這種挑戰,如何把這些資源合理的設計到課堂當中,需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
2.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的知識面大大擴展,學生對課堂的要求很多,而且自主意識逐漸增強。一旦課程設計的不夠合理,教師講課過程中出現死板硬套,讀書,或者案例不新穎,講課不深刻的情況,學生就會出現逃課或“身在曹營心在漢”等現象。因此這便要求搞好教師培訓,必須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保證高水平的上好每一節課,對得起學生的期望。
3.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多數教師是從“學生”角色立即轉化為“教師”角色,從校門到校門,這固然能更親近的跟學生溝通,但在教學技術和手法上的運用上可能會有所欠缺。教師本人學的好,不代表能夠講得好,自己學好,跟講好并不是一回事。往往下了很大功夫,學生的反映并不如人意。俗話說“茶壺里的餃子,有餡倒不出”,就是這個意思。講課是有許多方法的,如啟發式教學、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等等,前期應用起來很難做到得心應手,這些方法需要言傳身教,在鍛煉中成長。而且很多青年教師并非師范類畢業,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學、心理學的課程教育,那么這些教學方法欠缺的問題就會更突出。所以更應該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補上這一課,從而提高高等院校教師隊伍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1.教學內容的培訓。講好一門課,需要有厚重的知識做基礎,單靠自身的力量肯定需要漫長時間的積累,通過培訓,可以快速獲取經典案例,提高課堂有效性以及趣味性。很多教師也明白在上課過程中要創設情境,但情境并不是信手捏來的,一方面這個情境是學生能接受的,另一方面這個情境也要恰當好處的引出問題,說明問題。所以這需要教師大量的收集資料、數據、創設情境,這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如果沒有時間積累,很難在短時間內組織好恰當的情境設置。通過培訓,恰恰可以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短時間內快速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效果。
2.教學技術手段的培訓,尤其是ppt課件的制作。對于年輕教師,做出ppt課件不難,但做好ppt還真是有難度。如果說紀錄片《穹頂之下》是一次生動的講課的話,可以看到需要有多種教學技術手段的支撐,有視頻、動畫、音樂、鏈接、圖片,影視的剪接,視頻的制作等等。課件制作得很漂亮的話,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更能清楚的表達觀點,讓學生更容易明白,課堂效果更佳,達到有效教學目的。因此對于ppt課件的制作有一定的要求,每張圖片都要和上課主題緊密相關,用圖片來吸引學生,又不能喧賓奪主。視頻要能說明問題,又不能時間過長。這要求教師要把功夫用在平時,注意積累素材,留心學習,虛心請教。既要發揮多媒體課件形象生動、易于接受;信息量大、教學效率提高等優點,又要特別注意避免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如ppt變成教材或講義的復印件;動畫或視頻文件過多,分散注意力;教師變成播音員或解說員等。
3.教師職業道德的培訓,通過培訓,也是一場人生觀教育。教師要有很強的責任心,責任意識,不能抱有“講完課就沒事了,講好講不好都沒關系”這樣的消極思想。通過一些培訓,大師對學術精益求精,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同時又能對學生又有一顆慈愛之心,仁愛之心,對學生寬容,能跟學生交朋友,想學生所想,所有這些對青年教師會有啟發,也會讓青年教師認識到自己工作的神圣性,有更好的職業認同。現代社會普遍都有功利之心,普遍都有浮躁之氣,學生也不免受到影響,凡事都考慮“我學了這個有什么用”。其實知識博大精深,奧妙就在于學會了、學精了,學什么都是有用的,就怕學不好、學不精。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一方面是講授課程知識,另一方面也是在傳授世界觀、人生觀。如果教師能認認真真講課,對待課程認真勁也會感染學生,教導學生認真對待課程,將來認真對待工作,認真對待人生。
1.在校內開展多種形式的觀摩課,通過觀摩課,快速提高學習講課水平。同時搞好課程團隊建設,集體備課,分享每位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實現“傳幫帶”。另外適當運用一些評比,如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等,通過比賽的外在壓力,敦促青年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2.利用好校外的資源,盡可能多參加一些網絡培訓,暑期培訓等。比如教育部批準設立的高校教師培訓機構----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提供的培訓課程,有網絡培訓、在線培訓、現場培訓等多種形勢,收錄了多個專業的多門課程,有多位名師直接傳授講課經驗,提示課堂講課方法技巧。接受培訓的教師一定會受益匪淺,尤其在某些高校的個別課程只有一兩個老師在講,本校資源缺乏的情況下,開展這種形式的培訓尤為重要。
通過開展校內校外的多種培訓,提高青年教師的講課技巧,提高教學水平,幫助青年教師快速適應教師角色,搞好教學工作。
[1]蔡環宇饒華.高校教師培訓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J].科教文匯,2012年第7期:5-6
[2]呂春燕.河南省民辦高校教師培訓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第65期:59-61
[3]張荔.高校教師培訓探析[J].價值工程,2010年第19期:183
[4]董曉巍王紅麗.新形勢下高校教師培訓的思考 [J].沈陽干部學刊,2008年第2期: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