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龍
(甘肅省榆中縣第四中學語文組 甘肅榆中 730100)
初中學生作文互評互改的策略
劉宗龍
(甘肅省榆中縣第四中學語文組 甘肅榆中 730100)
根據初中學生寫作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旨在逐漸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和能力,還學生批改的主動權,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求知的精神和獨立自主的人格。
初中生 作文 互評互改
《語文課程標準》前言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要求我們“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內容和方法。通過學生的互評和自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也就直接反映出語文教學質量優劣,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寫作教學如能合理運用學生互評的方法,就能培養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促進其寫作能力、評價能力和鑒賞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形成,用它替代老師批改這種傳統的批改形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真正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
確定標準,明確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自改、學生互改,教師抽改,集體評講。具體分為四個階段:
1.學生自改。自改前,老師首先提出修改的要點:要表達的思想,要說明的中心;寫作目的、對象、所用的口吻、表達方式;刪去晦澀的啰嗦的句子,不通順的句子、錯字、別字、不規范的簡化字要改。這樣通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添、改、換、調,獨立完成對自己所作文章的修改任務,使作文批改由教師的"單邊活動"變成師生的"雙邊活動",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寫作、改作的主體,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2.學生互改。在這一階段,根據教學大綱關于寫作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出作文評分標準,明確評改要求,讓學生熟練掌握評分標準和評改要求,以便對照著去修改作文和寫評語。
學生自主批改作文細則主要有如下10條。
(1)作文題目:新穎、簡潔、醒目。
(2)書寫工整認真,標點清楚;書寫潦草,標點誤用、是否清晰。
(3)文章中心明確,是否能圍繞中心多層次多角度敘寫議論;行文是否有“旁逸斜出”,漫無目的或偏離中心的問題。
(4)文章內容積極向上,思想健康,富有朝氣。
(5)文章內容是否充實,材料是否豐富,見解是否新穎獨到。表達是否富有文采。
(6)分段是否合理。
(7)行文是否前后照應,能否體現“鳳頭,豬肚,豹尾”原則。
(8)文章思路層次是否清晰。
(9)文章字數不足600字的,要明確指出;未完篇的當面指出并上交。
3.教師抽改。批改的對象可變換,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改方法。專抽組長的,對這部分作文,老師要細改精批,目的是讓組長模仿教師的改法去組織四人小組批改。抽改寫作基礎較好的學生,對這類作文,不一定詳細批改,或在他們作文后面寫上總批,或找他們面談,適當指點,啟發他們自行修改。抽改寫作基礎一般的學生的作文,這部分學生有一定作文基礎,提高快,人數較多,是教師評改的主要對象。
4.集體評講。集體評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包括兩個方面:評講作文及評講互改作文情況。在下一次作文前,教師對學生上次作文修改情況作簡單小結。
1.激發了學生學習寫作的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在指導學生互評互改中,我覺得最大的收獲莫過于激發了學生寫作熱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次大家按同一道作文題寫作,由于學生們經歷不同,知識水平不同,構思選材不同,表達方式不同而使習作各具特色,在活動中,學生可看到同組幾個同學的多篇內容豐富、寫法各異的作文,視野拓展了,這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是進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在互評互改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把自己寫的作文讀給小組的同學聽,都要認真負責地把自己對所評作文的有關意見和看法通過口頭評議或書面評語簡要明確地表達出來,這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了修改能力,使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教師是交給學生已經獵取的獵物好,還是交給學生‘打獵’的獵槍并授之以方法呢?我以為給學生的‘獵物’不管多少,總是要吃盡的;而把‘獵槍’交給學生并授之以打獵的方法,他就永遠取不盡,。”的確,滿篇紅只給給學生以“獵物”,而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才是交給學生“獵槍”。
這種評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改的不足,它可以通過同學間的互改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學生在互評作文時,他們能從同學的這面“鏡子”中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他們在肯定作文中的優點時,實際上也就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他們在指出作文中的不足時,也是對自己的警戒。在指導學生批改前也應由教師定出批改的要求,然后同學之間再進行批改。學生在互評互改的過程中除了要依照細則點來進行批改外還要結合五個方面(即格式、卷面、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來進行批改。
通過實踐、調查、分析,我認為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參與活動認識中的主體,只有學生的這種主體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發揮,才會真正從根本上提高作文寫作水平。多種作文評改方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作文主體意識,解放了教師,加快了教學節奏,增大課堂容量,提高了學生作文的興趣,不僅使學生能發現自己及別人的長處和不足,而且使學生對習作要求把握得更準,理解得更深。從而促進學生寫好作文,也評好作文。因此,我覺得這種方法可以推廣使用。
《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