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琴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二中 山西應縣 037600)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方法淺析
楊海琴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二中 山西應縣 037600)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然而,筆者在調查中發現,課外閱讀往往為學校、教師、學生自覺不自覺地弱化、忽視。其結果是導致了學生學習語文兩大硬傷:對語文課程產生厭煩情緒,寫作材料貧乏、語言表達苦澀。
初中語文 課外閱讀 有效方法
“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現在有一種現象,在‘應試教育’影響下,家長和學校都把學生束縛在教材中,不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孰不知,這就切斷了學生了解生活和社會的一條重要通道,也壓抑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劉國正先生的這段話十分清楚地闡明了輕視課外閱讀所帶來的嚴重后果,產生這種結果正是弱化課外閱讀所付出的最慘重的代價。
俗話說得好:“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奮。”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要提高學生對課外閱讀作用的認識,激發其對課外閱讀的渴望。要讓學生明白課外閱讀與課內學習是相輔相成的,課外閱讀不僅不影響學生的語文及其它學科的學習,還可以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培養興趣,活躍思維,陶冶性情,發展智力。充分利用課外閱讀資源,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豐富各科知識的重要手段,更是他們未來生活中受益無窮的文化積淀。其次,要注重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教師要以身作則,在情感上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到讀書不是繁重的學習任務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另外,在閱讀的層次上應遵遁先易后難,先短后長的原則,不要讓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畏懼情緒。讓他們嘗到閱讀的甜頭后,再逐漸提出更高的閱讀要求,同時還可以利用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
每個身心發展正常的學生,都有與生俱來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喜歡課外閱讀并非難事,問題是絕大部分的初中學生只是把課外閱讀當作是一種消遣調劑,而有一部分的教師、家長把課外閱讀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種手段,這樣的閱讀就難以發揮書本應有的作用,體現出閱讀的力量。相反,有時還可能對學生形成負面引導,會讓學生養成功利性閱讀。因此,必須注意為學生的課外閱讀營造一種自主、投入、清醒的的良好的氛圍。
在實踐中,筆者發現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地點,讓學生初嘗自主閱讀的樂趣,感受閱讀的魅力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抓住學生對機械的抄寫、無聊的練習深惡痛絕這一心理,在經過必要的準備以后,嘗試在本該進行的語文訓練或考試中突然宣布讓學生到閱覽室去讀自己喜歡的書,并要求學生把感興趣的內容摘抄下來,并要求學生想想為什么要摘抄這些內容。事實上筆者的這一步已經讓所有的學生都喜出望外,他們十分珍惜這節不同尋常的課,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后,個個都像“餓漢”一樣撲在書上,邊看邊想,邊記邊抄。課后,我還組織學生把摘抄的內容在班級的黑板報上展覽出來,供同學在課余時間中互相欣賞,口頭點評。這樣,學生在自己閱讀時又評點他人的摘抄,取到動口、動手,又動腦的效果。在這樣的氛圍下,堅持一段時間以后,不僅要讀書的學生學有收獲,而且原來讀書興趣不濃的同學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別人的見解,而是經過自己的思考,有了獨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評的意識。這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來說是一種可喜的變化。
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這是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的關鍵。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質量呢?筆者認為著名學者胡適的論述對于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具有借鑒作用。他說,讀書要有效果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眼到是要個個字認得,不可隨便放過,”“眼到對于讀書的關系很大,一時眼不到,貽害很大,并且眼到能養成好習慣,養成不茍且的人格。”
口到:口到就是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他說:“念書的功用能使我們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構造,句中各部分的關系。往往念一遍念不通,要念兩遍以上,方才能明白。”
心到: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義如何,何以如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要靠工具書及思想方法的幫助來思考。
手到:讀書“必須還得自己動動手,才有所得”。“自己必須做一番手腳,或做提要,或做說明,或做討論,自己重新組織過,申敘過,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了,――那種知識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我們可以說,沒有動手不勤快而能讀書的,沒有手不到而能成學者的。”
這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體驗到發現的快樂、創造的快樂,充分感受到閱讀積累對于自身提高的作用,從而長久地保持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初中學生由于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識別能力較差,他們喜歡追求新奇,崇尚時髦,其選擇書刊的主要依據是是否有興趣,是不是流行的,他們的閱讀往往具有很強的遷移性和趨時性。課外閱讀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導,就會陷入誤區,被社會上的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東西迷住眼睛,從而會背離“好讀書,讀好書”的課外閱讀的宗旨。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與成長需求,一方面鼓勵學生閱讀《語文課程標準》所推薦的文學名著,另一方面還應向他們推薦一些品位、格調俱高、文質兼美的時代作品,如科普科幻讀物,政治、歷史、文化等各類讀物,讓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積淀在課外閱讀的促進下均進一步得到提高。
“哪里有生活,那里就有語文”。課外閱讀要從生活吸取營養、廣辟蹊徑,開拓天地。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時候,也要把閱讀和寫作等結合起來,讓學生的語文能力有一個全面的發展。這些豐富多彩、意義非凡的課外閱讀活動若能堅持下去,相信必定會有豐碩的收獲的。
[1]孔令杰.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周刊,2011(26):62
[2]侯偉.談注重課外閱讀的引導.教育教學論壇,2011(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