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靜
(攀枝花學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大學生黨員價值觀教育研究
白靜
(攀枝花學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大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的先進代表,他們的價值觀具有強有力的影響和引領作用。根據大學生黨員價值觀現狀,應該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育中的主導地位;把大學生黨員價值觀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各方面都發揮自己積極的作用;理論聯系實踐,在實踐中增強大學生黨員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大學生黨員 價值觀教育
大學生黨員是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的優秀分子和先進代表,是我國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是高校學生中具有很強示范性和先進性期望的群體,他們的價值觀具有強有力的影響和引領作用。做好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教育工作,在大學生黨員群體中大力弘揚主流價值觀,使他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和價值導向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也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的關鍵。
通過對我校大學生黨員價值觀現狀的調查,了解到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總體上是好的,與社會主導的價值觀基本一致。在政治價值觀方面,絕大多數黨員政治信仰堅定,政治態度鮮明,認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對黨的領導充滿信心,堅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會實現國富民強,多數黨員能夠做到理性愛國。在人生價值觀方面,大部分黨員都認同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在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會以集體利益為重。不少黨員把國家昌盛、社會穩定作為人生幸福最根本的條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幾乎全部黨員都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倡導更需踐行,應該堅持與追求。這些都說明我們大多數學生黨員的政治覺悟、思想覺悟是比較高的。
盡管大學生黨員價值觀主流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少數黨員黨員意識淡薄,黨的理論知識缺乏,政治熱情不高,社會責任感不強。主要表現在對馬克思主義等理論知識理解不深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關心。信仰宗教或甚至沒有信仰,有的認為信仰對人生基本無用。
第二,部分黨員的人生價值觀出現偏差,非常注重個人利益,認為理想在于追求金錢,盡量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及時享樂,超前消費,把名利的獲得作為一生最大的幸福。有的認為沒有回報的事情不值得做。這樣的價值觀完全違背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第三,部分黨員還沒有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甚至樹立了其他的核心價值觀,沒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有的甚至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沒必要,與自己無關。
大多數黨員主要是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來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少數選擇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所以學校對黨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待加強。
第一,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各種觀念、思潮涌入國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受到強烈的沖擊。大學生黨員生活在時代的這種大變革中,面對社會上的一些負面現象,在價值觀還不成熟、可塑性很大的情況下,更容易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使他們的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而且現在的大學生黨員生活在和平年代,父母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環境,加之他們自己經歷的事情少,對革命年代黨的優秀傳統和優良作風沒有深刻的體會,有些觀念他們很難認同并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
第二,大學生黨員發展、后續教育中存在流于形式的現象。
大學生黨員的發展流程整體上是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的,但在黨員發展質量、理想信念教育、黨性修養錘煉和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存在不深入、流于形式的現象。如雖然黨支部在發展黨員時主要根據學生平時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的表現,對他們的入黨動機并沒有深入考查。許多大學生對入黨的意義理解不深刻,有些黨員的入黨動機不端正,功利性太強。
許多大學生黨員在轉正之后,表現不如之前積極,一方面學生本身思想上松懈了,另一方面對黨員的教育也有所放松。教育的形式單一,大多數是會議、講座、理論學習的形式,單向的灌輸教育為主,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有的教育內容不能給學生講深講透,與學生的實際脫節,深入不到學生內心。這樣就造成了理論不能和實踐緊密聯系起來。
第一,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黨員價值觀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和主方向。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道德規范的綜合體,是對社會主義國家精神、社會理念和公民道德的抽象概括。[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指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面貌呈現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員的理想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2]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教育就是解決大學生黨員的信仰問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實現中國夢。黨和國家明確指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教育人、激勵人、凝聚人、鼓舞人,形成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精神力量。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教育應該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方向和主導地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全過程,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黨員的影響和滲透作用,這樣才能保證大學生黨員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成為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中堅力量。
第二,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只是黨支部發揮作用,校園文化建設、課堂教學、學生工作等等,都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各個方面應該互相配合,做好對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教育。
校園文化包括許多方面,如校園的環境、學校的規章制度、校風、學風、教風等等,這些其實是學校師生價值觀的動態體現,對大學生黨員價值觀的教育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培養大學生黨員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堅定政治信念,勤奮刻苦學習,提高人文修養,增強社會責任感。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治學、教學態度,對一些問題的觀點等等對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都會產生影響。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除了知識的傳承之外,教師應該注意自己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規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養。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對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