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同的新聞媒介產業在技術和所有權方面在不斷的融合,使得其邊界也變得越來越模糊,新聞的生產也深度融合,這使得我們必須對傳統的新聞生產模式進行創新。本文從新聞的編輯流程、生產流程和生產模式三個方面出發,闡述在新聞媒介日益融合的今天新聞生產模式的創新。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5)17-0101-01
媒介融合是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放松規制的語境下,不同媒介產業通過并購、重組和整合,達到渠道、組織、內容和終端融合,實現集約化、數字化、多元化的融合新聞生產的過程。 [1]由于媒介的融合,媒介產業的生態環境以及產業價值鏈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新的媒介生態環境下,我們需要新聞的編輯流程、生產流程以及生產模式三個方面出發進行新聞生產模式的創新。下文將從這三個方面逐一的展開論述。
一、新聞編輯流程的創新
受眾的細分、技術的融合和制度的放松促使了媒介融合的產生。受眾的細分是媒介融合的驅動;技術的融合使得移動終端,個人計算機等融合終端的出現成為可能,讓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展現方式可以在同一終端上進行顯示;在制度的放松環境下,促生了一些跨媒體和跨所有制的媒介集團,這使得新聞融合生產成為可能。在媒介融合的環境下,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獲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受眾想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獲取新聞,而且不再滿足于文本,希望獲得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形態的信息,這促使了融合新聞的誕生。在新的語境下,需要對傳統的新聞編輯室進行改革,需要把不同媒介的編輯室進行結構和組織上的融合,形成新的新聞編輯構架。在新的新聞編輯構架中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流程、統一的考核制度用來對不同媒介的編輯流程進行管理和協調,這樣才能發揮資源整合的優勢,實現最大化的規模經濟效益。
在新聞媒介融合的趨勢下,一些西方的媒體對多元化的編輯室進行了組織和結構上的融合的實驗。美國的媒介綜合集團,作為融合編輯室的先驅,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建立首家新聞中心成立了跨媒體的融合編輯室。從那以后《今日美國》《紐約時報》等一些美國的大型報紙集團也紛紛效仿,成立了融合編輯室,將報紙的編輯人員和在線編輯人員放在了一起。例如,美國的甘耐特報業集團將公司旗下的80多個報紙的編輯室變成了一個信心融合中心,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眾多的新聞媒體。例如,報紙、網絡、期刊等,為受眾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新聞信息。新型組建的融合編輯室更具有智慧性,不但使新聞采集變得智慧化,更可以培養出具有媒介融合理念和多種新聞采集技能的善于協調溝通的新聞人。以下從兩個方面闡述新聞編輯流程的創新:
(一)新的融合編輯室作為新型新聞報道的樞紐,可分為協調管理型編輯和內容生產制作型編輯
協調管理型的編輯可由資源管理編輯、新聞流編輯和故事生成編輯組成。三者對新聞的采編流程進行協調和管理,是新聞工作的策劃和資源分配人員,屬于高級新聞編輯人員。新聞流編輯是整個新聞報道的管理者,其職責是宏觀的管理編輯室里的信息流,負責監管整個新聞的搜集、制作和產生,與傳統的新聞執行總編不同的是要負責多種新聞在各種平臺上的情況。一般而言新聞流編輯有多個人共同擔當,根據偏向的行業和媒介的不同而各司其職,新聞編輯一般需要對不同的媒介平臺的文化,工作流程和專業術語有較好的理解。內容生產制作型編輯專門負責一個特定具體的媒體的新聞內容的生產,實現與管理型編輯的互動協調工作,是新聞內容制作和傳播工作的直接負責人。故事生成編輯負責同一個新聞信息在不同的多媒體中的傳輸流情況,相當于集成了不同媒介平臺的編輯角色的功能。故事生成編輯主要職責有三個:對文字細節的審查能力;對新聞的敏銳力;對同一新聞在不同媒介上的資源分配的把握。資源管理編輯主要負責某個新聞事件背景、數據等相關信息的搜集和管理工作,需要具備較好的信息管理能力,給內容生產制作編輯提供新聞的有關數據。
(二)編輯流程由單向向多元互動化轉型
不管在哪種媒介平臺,傳統的新聞編輯流程大致都是選題、出稿、審稿、加工、排版、校對、發布。但是在新型的融合編輯室里面,傳統的編輯職責已不再適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在新媒體時代,報紙、電視、網絡、廣播等多種媒介平臺的信息需要進行整合發布,這就需要編輯與記者,編輯與受眾進行互動,更需要不同媒介平臺的編輯進行互動。這一切使得編輯的工作從幕后走向了前臺。對于編輯的管理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進行管理。在新型的融合編輯室內,編輯不僅要對新聞的采集、篩選、過濾、加工、制作、合成等環節進行縱向的管理,還需要對不同媒介平臺的新聞進行橫向管理。因為不同的媒介平臺針對同一個新聞,可能擁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或者側重點。這就需要編輯部進行多元化的互動和溝通,從而滿足不同平臺受眾的需求。
二、新聞生產流程的創新
創新新聞生產流程就是要實現多媒體信息的采集、管理、加工和發布,建構一種多元互動、協同分享式的集約化新聞生產流程,呈現出開放、多元和兼容的特點。 [2]這就需要編輯記者協調工作,增強互動,讓新聞信息可以一次采集,多重利用,多平臺發布,實現新聞資源的整合,提高效率。
(一)新聞信息的采集
新形勢下對記者的要求更高,不僅要具備文字的讀寫能力,更要具有能拍,能攝的職業技能。面對新聞,要有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信息采集能力。對于有價值的新聞,有時候甚至需要安排多名記者進行合作完成,按照自己的特長分配新聞的采集工作,共同完成此次新聞的搜集任務。這就要求新型的記者一專多能,還有具備與不同媒介平臺人員溝通的能力。
(二)新聞的講述
在新聞采集完成以后,各個平臺的記者編輯需要針對各自平臺的特點,做好資源的優化配置工作。例如,電視新聞要突出視覺性、感染力、及時性等特點,報紙需要有深度、信息豐富等特點,網絡媒體則需要更強的互動性、可搜索性。一般來說,需要對網站會提供快訊和圖片,突發事件甚至可以制作成電視現場報道,還需為手機信息定制用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深度信息。
(三)多媒介平臺的發布
在新型融合編輯室中,具有在同一管理平臺上加工多平臺信息的能力,包括文字加工、圖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