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教其(1977—),男,廣東平遠人,???,廣東平遠縣廣播電視臺記者,研究方向:電視新聞。
摘 要:縣級新聞廣電節目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面臨著高素質人才缺乏,整體的采編水平不高和傳媒資源很有限等眾多問題和挑戰??h級新聞節目的優勢就在于當地地域特色的發展,以吸引當地受眾。針對縣級新聞節目的地域特色如何打造和發展,是廣大基層新聞工作者面對的嚴峻課題。筆者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策略和建議。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5)17-0138-01
縣級新聞廣電節目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面臨著眾多問題和挑戰。由于縣級廣電節目的制作單位高素質人才缺乏,整體的采編水平不高,傳媒資源很有限,與省、市節目和新媒體網絡節目在內容制作上幾乎不能形成正面競爭。所以縣級廣電的唯一優勢就在于當地地域特色的發展,以吸引當地受眾??h級廣電單位的日常制作重點大多是當地的新聞節目,但是目前呈現出的情況來看,報道內容比較單一,報道形式陳舊不變,多集中在行政新聞的報道,甚至出現單純的“會議新聞”,對百姓感興趣的當地民生服務類節目開發不足,對老百姓的資訊需求有待深度挖掘。針對縣級新聞節目的地域特色如何打造和發展,是廣大基層新聞工作者面對的嚴峻課題,筆者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一些思考,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出了相應的策略和建議。
一、打造品牌欄目,樹立地域標簽
縣級新聞節目的優勢就是在當地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占盡天時地利與人和,得以第一時間到達事件現場采訪到直接新聞當事人,從而進行第一手的新聞報道,可以在已有傳統新聞節目的基礎上打造具有當地地域特色的品牌欄目。首先,應該下決心改變已有的陳腐機制,探討節目的改革策略,先確定目前的發展階段當地的地域特色是什么,即完成定位的第一步。從本地的生態環境、經濟規劃、文化傳統等多方面進行考量,選擇出最具有凝聚力和代表性的關鍵內容,在新聞節目中強調地域標簽,呈現符號化的象征意義。例如,2008年的奧運之于北京,2010年的世博之于上海。把握時機,對于重大的賽會或發展項目進行專題跟蹤報道,正是樹立地域標簽,打造節目關注度和美譽度的大好時機。再者,應該將這個明確的地域標簽,即定位落實到新聞節目的每一個細節上,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進行報道,使觀眾看到某個關鍵的詞句就能聯想到當地新聞的內容,逐漸樹立起對家鄉建設的自豪感。最后,對已經小有影響力的地域標簽進一步擴展,如開辦除卻新聞節目主體外的專題深度報道節目,進一步樹立品牌。通過在廣電節目中強調積極健康的價值觀,樹立符合和諧社會的當地民風,品牌欄目本身也可以作為當地的一張名片,對外進行傳播,為地域宣傳貢獻力量。
二、專注本地服務,強調地域意義
新聞工作的重點是面對受眾,當地的聽眾或觀眾本身才是廣電節目所服務的對象,打造縣級新聞節目的特色,也要以人為本。所以目前的縣級新聞應該從服務對象的根本上進行理念的轉變,將報道重點從服務領導的行政新聞改為服務百姓的民生新聞,專注本地服務,強調對本地發展的實際意義。首先,開展針對受眾的調查,了解百姓關注的信息和真實需求,將調查結果探討總結,確定可拓展的欄目方向,如商業市場物價變化,典型民間糾紛調解,健康咨詢科學普及,群眾文化活動直播等等,以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急民之所需,提供對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內容。再者,當節目內容的擴展對制作水平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就需要廣電管理部門提供人才力量和物質資源的協助,一方面為本地廣電人才提供培訓的機會;另一方面對已有的錄制設備、后期編輯設備等硬件設施進行必要的更新升級。最后,應該對以往的節目形式徹底更新,目前的縣級新聞大多是對央視或省臺新聞欄目的單純模仿,事實上,縣級新聞欄目從內容到資源上都不能把握其重點,不如開發屬于自己的節目特色,以關注當地社會生態為角度,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鮮面孔。
三、綜合新媒體形式,集合地域反饋
在新媒體時代的浪潮中,向多元化傳播形式轉型是傳統廣電媒體必須面對的課題。對于縣級新聞節目來說,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更是機遇所在,因為區域性的信息更能集合固定的受眾,通過互動式的媒體收集受眾的反饋信息,一方面可以及時了解最新的新聞事件,每一個受眾都是自媒體記者;另一方面可以跨越時空限制,借助互聯網更全面的覆蓋受眾,做到將新聞實時報道實時傳播。關于如何進行新媒體綜合形式的改善,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一是在網絡社交媒體上建立賬號和專項網站,包括現在在大眾中影響力比較廣泛的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微信公眾號、優酷視頻賬號、傳統博客等,并進行官方認證工作,加強威信感。二是將縣級新聞欄目上傳,做到同步網絡直播,網絡更新,使得受眾可以隨時隨地借助移動電子設備觀看。三是新媒體的信息反饋工作,設置反饋專欄,及時通過互聯網手段收集受眾的反饋,并對節目本身做出改善,確??h級新聞欄目保持不斷優化的活力。值得強調的一點是,新媒體綜合形式的工作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大量的專業維護,如在微信公眾平臺積累了一定的關注人數后,發起與節目相關的調查,對問題的設置、答案的收集都需要有針對性的策劃,建議由專人進行新媒體維護的專項工作。
四、結語
縣級新聞節目存在的意義不是與衛星頻道競爭收視,而在于本地新聞的不可替代。運用多媒體形式借助群眾的力量,將當地老百姓的關注的熱點、難點作為縣級新聞欄目的內容重點,用街頭巷尾熟悉親切的形式表達,才是真正立足于民,服務于民。試問縣級新聞節目的改善路在何方,可以解答,就應該集中在地域特色的打造與發展上,最根本的是從體制上改變,將縣級新聞服務單位的閑散之風徹底糾正,用行之有效的獎懲手段,權責分明地進行管理,將新聞激情重新灌入到基層新聞工作者身上去,縣級電視臺也可以走向全面創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