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星 吳志超
(河北大學 新聞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報紙,電視受到互聯網沖擊而有所萎靡的時候,傳統廣播依靠著出租車以及一大批私家車的收聽得以喘息,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影響不斷加大,傳統廣播也日益感受到了其強大的沖擊力,滴滴打車、快的打車等一系列新型打車軟件的出現,分散了傳統廣播的受眾,加上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占據了受眾的大量碎片化時間,傳統廣播夾雜在這些互聯網催生的新興產物中愈加難以生存。不過,隨著廣播收聽渠道的多樣化,收聽終端尤其是手機的出現幫助傳統廣播贏得了一批年輕的受眾群體,手機帶來了一批喜愛音樂的廣播受眾,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一些音樂app的出現,如蝦米音樂、豆瓣fm等很有可能會分流現有的廣播音樂受眾。而交通廣播依然是車載收音最主要的收聽內容,這也是近幾年交通廣播影響力上升的主要原因,與車載收聽總量不斷增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微信之所以能夠對廣播起如此強大的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首先,傳統廣播的最大劣勢就在于其只是單純的傳播,受眾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傳統廣播雖然也曾利用電話熱線、寫信的方式試圖增加與受眾的交流互動,但這些措施所收到的成果與互聯網相比微乎其微,互聯網能夠與用戶實時互動,甚至因手機的普及達到了不限時間地點的互動,這點上傳統廣播難以望其項背。微信公眾平臺的出現,為傳統廣播提供了一個有利陣地,傳統廣播通過經營微信公眾號獲得了大量粉絲,同時借助微信交互式的設計成功的與粉絲進行互動,從而彌補了自身先天的不足。
其次,傳統廣播借助微信的互動功能,更加準確地了解了受眾的需求,從而可以更好地為受眾提供服務。對于傳統廣播的受眾而言,尤其是車載受眾,他們最需要的信息大多與路況與天氣有關,但是傳統廣播的線性傳播導致其傳播的信息轉瞬即逝,而且無法回放,使得一些受眾難以獲得信息,而微信公眾號則可以不斷地更新相關的信息,受眾可以自由地選擇想要了解的內容,再也不用為了錯過廣播而著急。
最后,傳統廣播與微信的結合吸收了一部分年輕的受眾群體。在互聯網橫行的時代,幾乎很少有年輕人再去接觸傳統的廣播,我們經常看到的都是一些在公園里散步的老年人拿著收音機收聽節目,卻很少有年輕人再這樣做。時代在不斷地進步,如果跟不上前進的步伐勢必就會被淘汰,傳統廣播如果只是單純地依靠車載受眾與這些年紀較大的受眾是無法繼續開拓現有的市場的,畢竟年輕人才是市場的主要動力。
開發app為傳統廣播帶來的優勢主要在:
首先,傳統廣播曾經的收聽終端相較于現在的新興移動多媒體來說十分的陳舊,并且便攜性很差。廣播app的出現解決了傳統廣播便攜性差的問題,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電腦,只要下載了廣播app,就可以隨時隨地的收聽廣播,同時,廣播app還滿足了用戶利用瑣碎時間收聽廣播的需求。[1]此外,現在的廣播app不僅可以用來收聽廣播,許多的傳統廣播app還增添了生活服務、娛樂放松以及互動交流等功能,這一系列的開發與改變實現了傳統廣播傳播方式的重要變革。
其次,傳統廣播app可以借助本地的資源優勢,針對傳統聽眾,互聯網用戶和移動用戶的使用及行為習慣來開發自己的移動客戶端。傳統廣播app相較于現在流行的網絡廣播app的一大優勢就是地緣優勢,傳統廣播app可以融入更多的本地特色,提供適合于本地受眾,滿足本地受眾需求的服務。[2]這些具有人性化的服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本地用戶對于其app的黏性和忠誠度,也能夠加深其app在本地的影響力,牢牢抓住這一部分的受眾,而不被其他網絡廣播app分流。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們每天都能夠接收到海量的信息,簡單來說,這些信息就構成了大數據的主要內容。雖然傳統廣播內部也會有各自的數據記錄,但是與互聯網大數據相比就像是“水坑”與“大海”的區別。“如果非要做一個不太精確的比較的話,之前廣播行業接觸的常態數據和正在蓬勃興起的大數據相比,就如同一臺針式打印機與3D打印機之間的區別,前者的產品是平面的,而后者是多維立體的,前者只能傳達平面信息,而后者可以直接作為最趁手的多維工具使用。”[3]
大數據對于傳統廣播的推動主要表現在大數據能夠幫助傳統廣播尋求更好的市場定位及受眾定位。曾經的廣播節目的調整,只是單純通過一些廣播臺的常態數據來進行調節,但是這些數據只能看到現有的受眾對于節目的反應,卻很難預測節目調整后的發展方向及受眾的反應。大數據的優勢就是其預測功能,通過互聯網各個平臺的數據收集,我們接觸到的不僅是收聽廣播節目的現有受眾,而是所有的互聯網用戶他們的愛好和趨向性,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與整理,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受眾需求,更好的規劃發展方向和市場定位。
[1]隋欣,頓海龍.從廣播類APP看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的發展[J].當代傳播,2013(02):104-105+108.
[2]周宇博.廣播與App融合發展的思考[J].視聽界,2014(05):51-55.
[3]魏亦軍.廣播的“大數據”生存[J].科技傳播,2014(18):16-17.
[4]安遠.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App的發展與傳統廣播的轉型[J].視聽縱橫,2015(01):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