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聞是一種源于客觀事實,依附于客觀事實,為客觀事實所決定,所派生的,同時又是經過選擇提煉加工后的精神產品。而電視新聞播報當中情感的定位和把握是播音員所要掌握和必備的良好素質,播音員的情感把握對于受眾的感受起著非常大的作用。起者對新聞精神詮釋的橋梁作用,所以播音員的感情把握尤為重要。本文從播音員情感控制的重要性,播音員在情感控制中應該做到哪些,播音員主持人在情感控制中應該把握的度三個方面來展開。簡單介紹了播音員在節目中的情感控制。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5)17-0253-01
有很多的播音員在創作中,情感把握過于強烈,一部分受到了人們的好評,說這樣的做法體現了人文關懷,有真切感。也有不少的人說這樣的做法過于做作。說對錯的也各有理由,那么播音員在二度創作中應該怎么做呢?
一、播音員情感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要清楚播音員情感控制的重要性,為什么播音員在節目中要有情感控制。
(一)播音員為什么在節目中要有情感
新聞應該保持客觀、真實、公正的面貌。但是,人乃血肉之軀,是富有感情的靈性。新聞播音員必須用自己的聲音語言,乃至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把新聞內容傳達給受眾。就是說,新聞播音員必須在理性傳達——盡量客觀、公正、真實地傳達新聞內容的同時,也將自己感性的一面——使用自己的器官、感官、表情、動作的一面——直接表露在受眾面前。在新聞播音主持實踐中,新聞播音員恰當表露自己的情感,已為廣大受眾所接受。雖然仍有一些著名新聞播音員至今還在堅持客觀冷靜的風格,堅持自己的情感不為新聞內容所左右的做法,但是,更多的新聞播音員已在自己播音、主持新聞節目時,大膽流露自己的情感傾向。而后者,反而比前者更加顯得貼切自然,更能與新聞內容融為一體,也才更為廣大受眾所接受。
(二)為什么在節目中要控制情感
如果播音員在節目中不會控制情感,對自己的情感沒有做到把握,很有可能與需要傳達的信息所背離,讓觀眾也沒辦法為觀眾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的接收環境。
二、主持人在播音創作中感情把握應該做到哪些
(一)態度明確,基調正確
用事實說話是播音員在播音創作中的使命,從音色、音高、音調等方面都應該符合播音稿件中的所賦予的含義。如若沒有根據稿件本身來進行二度創作,所產生的內容很難具有說服力,也就違背了用事實說話的根本。并且會對受眾正常的獲取信息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例如,印度尼西亞國家搜救中心2014年12月30日表示,搜救人員當天在印尼中加里曼丹省龐卡蘭布翁附近海域發現了亞航QZ8501航班客機的機艙門和6具遇難者遺體,并在這一海域海底發現疑似客機機體。這意味著QZ8501客機已經從失聯轉為失事。
在這篇稿件說的是人民都深感痛心的事情——亞航失聯。所以主要的基調應該為沉痛,如果用較為明亮,語速輕松的處理方式的話顯然是不妥的。
(二)實踐中儲存真情
播音員每播送一條新聞,都應該積極地調動自己的情感儲備,多深入實際才能真正地對稿件中的情感進行準確地把握,天津電視臺的新聞廣播主任說過“播音員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處于運動狀態,也就是播音員的思想感情要隨著稿件內容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這就要求播音員在平時要深入生活、熟悉群眾,對社會生活和群眾的思想有真切的感受,準確觸摸到時代的脈搏和人民的心聲。”
如果說一件事情自己親身碰見過,或者感受過,那么把握起來就會相對容易。
(三)善于傳情,自然流露
播音創作中應該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卻不能刻意去強調甚至刻意地去修飾語調、聲音。應該以一顆真誠坦蕩的心,用自然、熱誠的態度,真正的與稿件中所傳達的精神共鳴,才能讓受眾感到真切、真實,從而贏得觀眾心理上的共鳴。把握好度,傳達感情,并非宣泄感情。例如,說鳳凰衛視主播陳魯豫、東方衛視主播周瑛等等,而處于地震災區最前沿的原四川衛視節目主持人寧遠,由于連續數日堅守直播崗位、落淚播報最新傷亡人數而被人們賦予了“最美女主播”的稱號;同時四川電視臺原新聞主播雷小雪和寧遠都因鮮見的敬業精神、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在抗震救災宣傳報道中的個人突出表現,而被授予中國播音主持最高獎項“金話筒”獎。
這些例子基本都得到了受眾的好評,然而也有不乏專門做作裝腔作勢的播音員,引得罵聲一片。這也違背了播音員應該有的善于傳情,自然流露。或許只是自己的感情宣泄,但是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三、播音員主持人在節目中情感的傳達應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
很多的新聞節目,會因為達到節目收視率、主播的關注度從而進行演戲,并沒有調動情感儲備,產生做作的現象。這樣的新聞受眾是不愿意看到的,對于受眾來說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播音員的“情感宣泄”所造成的影響有好有壞,我們也不能單憑一件事情來下定論。
播音員感情的傳達會使語言更具感染力。這樣的現象無疑比任何的聲音、文字都更具有說服力,播音員的情感流露也更加具有了感染力,會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稿件中所傳達的感情;播音員感情的傳達體現了人文關懷。這體現了播音員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同時情感表達過度,造成“情感宣泄”就會影響新聞信息的客觀真實性。播音員是新聞節目信息傳播的橋梁,可增強節目的整體性,縮短與受眾間的距離,密切與受眾的關系。如若播音員在節目中發生情感宣泄,會對播音員的發聲狀態產生影響,從而導致受眾無法獲取準確的信息。從而對新聞信息的客觀真實性產生影響;還會轉移受眾的注意力。當發生“宣泄情感”的現象時,受眾的注意力會分散,人們不在會在意播音員所傳播的信息是什么,而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主持人的行為上。也會讓受眾從稿件中的情感中脫離出來,從而使得受眾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受到干擾。
新聞節目的實質是傳播信息,也就是說受眾的目的是從中獲取信息,了解信息。播音員作為新聞播音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也是將信息用最準確的方式傳播給受眾。無論播音員的感情控制有何種的變化,都不能背離節目播出任務的本質,傳遞正確的信息。所以說播音員在情感控制上不能影響受眾的信息獲取。綜上所述,播音員主持人在節目中情感的傳達應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