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當前活躍在我國熒屏上的養生類節目進行了初步分析,指出當前養生類節目在種類多樣、市場繁榮的同時,也存在節目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權威性不足和廣告成分過重等現實問題。只有從增強節目互動性、提高節目實用性、走品牌化道路等方面著手,對養生類節目進行創新與完善,才能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實現養生類電視節目的良性發展。
在普通大眾日益關注養生的今天,作為主流媒體的電視及時地看到了受眾的需求,紛紛推出健康養生類電視欄目,如央視的《健康之路》、北京衛視的《養生堂》、東方衛視的《X診所》等,通過電視節目向普通大眾普及醫學知識,傳播養生之道。目前,國內電視健康養生類節目已經超過三百檔。在各大衛視推出的眾多養生類節目中,節目制作水平和質量也是參差不齊,養生節目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呈現出了諸多問題。為此,探討養生類電視節目的創新,十分必要。
1 養生類電視節目的發展現狀
以傳播信息、服務大眾為目標的電視節目,有著龐大的受眾群體,在宣揚健康的生活理念、傳授科學的養生知識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目前,我國的養生節目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以就醫尋診為內容,通過權威專家的講解向大眾傳達正確科學的就醫養生知識的節目,如黑龍江電視臺的《天天見醫面》;第二種是在演播室以訪談的形式,圍繞衛生與健康的相關問題,請醫學專家在現場為觀眾解答疑惑的節目,如央視《健康之路》;第三種是采用演播室訪談結合專題片的形式,以傳統文化與中醫養生為主要內容傳授養生之道的節目,如北京衛視的《養生堂》節目。雖然形式各異,但國內的這些養生類節目宗旨趨同,即通過權威專家的解讀,滿足人們對自身健康和養生信息的需求,使普通大眾可以在科學的指導下生活、工作。養生類節目的繁榮也喚醒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健康養生的知識,強化了電視的社會服務和宣傳教育功能。
2 養生類電視節目存在的問題
然而,在養生類節目的層出不窮和形式的更新迭代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呈現出許多問題。如果不重視改善這些問題,將大大影響養生類電視節目的良好發展。
2.1 節目形式單一,節目內容枯燥
雖然我國的養生類節目數量急劇增加,但是整體制作形式雷同,都采用主持人引出話題,由權威專家講授相關知識的模式。這種基于演播室的“教”與“學”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傳達較大信息量的知識,但形式較為單一,內容也相對枯燥,而且許多知識專業性極強,普通受眾并不能完全理解和吸收,極易造成受眾的流失,影響節目的收視率。而且,關注養生類節目的受眾多為中老年觀眾,他們更渴望電視節目能提供一些適合他們的信息,如“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老年飲食調理”等;他們也期望能掌握一些簡單又可行的養生方法,而非“高深莫測”的專業術語。因此,養生類節目如果不迎合受眾的需求,一味地講求專業、高端,不僅達不到傳授醫學知識的目的,反而會令觀眾心生反感,導致觀眾流失。
2.2 節目科學權威性受到質疑
養生類節目所傳達的健康養生和日常保健知識,關系到受眾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危。相比于其他的生活服務類電視節目,養生類節目承擔了更大的社會責任,其權威性和科學性應當經得起檢驗。然而,當前眾多養生類節目卻經不起推敲。有的觀點相互矛盾,有的內容屢遭質疑。這與節目邀請的嘉賓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有著重大關系。有的節目組為了經濟利益,對節目質量不管不顧,請來那些出場費較低、專業水平不過關的“專家”做講解,這些人雖“口若懸河”,但醫術三流,無形中向觀眾傳授了錯誤的養生理念,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病人的生命。另一方面,節目制作方醫療專業人才的缺失,也會導致對節目內容審核力度不夠的情況。養生類節目的編導和主持人除了需要掌握電視節目制作方面的知識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這樣才能根據節目內容提出更為貼切的問題,架構更合理的電視環節。但是,這種醫療科班出身的跨界人才寥寥無幾,這也使在節目中對嘉賓的觀點難以做出合理有效的判斷,極易使錯誤的信息被傳達出去,影響電視節目的權威性和有效性。2014年10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達通知,健康養生類節目只能由電視臺策劃制作,演員和社會名人不得擔任主持人,聘請的專家需要有明確的職稱門檻。這也意味著養生類節目存在的問題已經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并采取了相關規章予以規范。
2.3 節目廣告痕跡明顯
養生類節目擠爆熒屏,勢必引來許多廣告商的垂青。廣告主絞盡腦汁想借助養生節目宣傳自己的產品,擴大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追求經濟效益的養生節目就成為廣告主變相宣傳售賣產品的陣地。養生類節目是普及科學健康養生常識的平臺,大量地植入廣告不僅有損其權威性,還有可能引發法律糾紛。如果其宣傳的產品涉嫌造假,不僅會誤導消費者,引發消費者的不滿,還會招來訴訟糾紛。所以,在養生節目中植入廣告是一種極其缺乏責任感的體現。2015年1月1日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即開始實施《關于做好養生類節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聲明嚴禁養生類節目變相發布廣告誤導消費者。
3 養生類電視節目的創新途徑
3.1 增強節目互動性
基于養生類節目知識傳授性的特點,大多數養生類節目都以專家宣講的形式為主。增強電視節目的互動性,不僅可以令電視節目的表現形式更加生動,而且可以更好地把握受眾的需求。這方面,上海星尚頻道《X診所》的探索較為成功。不再拘泥于單純的電視說教,《X診所》每期邀請六位來自各行各業的都市白領,與權威專家、主持人和現場的觀眾就某一養生話題進行探討。嘉賓會根據自己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養生問題進行提問,如在《女性健康頭號殺手》一期中,女嘉賓會結合自己的生活,提出諸如“肥胖是否會導致乳腺癌”“敷面膜是否會導致乳腺癌”等問題,由專家做出專業、合理的解答。同時,嘉賓也會配合專家在現場做一些展示,如自檢乳房腫塊、中暑的現場急救等。《X診所》的這種互動形式,豐富了養生類節目的表達形式,擴大了養生類節目的表現張力,令節目更接地氣,更具有吸引力。
3.2 加強節目內容實用性
養生類節目的受眾定位是普通老百姓,因此所呈現的節目內容不能只標榜醫學專業性,而應該將科學知識轉化成更易于被普通人所接受的平民化信息。同時,節目內容制作要考慮諸多因素,如《X診所》在2015年1月冬天推出了《不花錢趕走寒冬時令病》,5月春夏之交推出了《健康野菜正當時》,8月份推出《冬病夏治三大法寶》等,都是根據季節的變化,以觀眾的現實需求來確定節目的選題。而節目內容也涵蓋了飲食、運動、用藥、救治等多個方面,配合節目現場的演練和節目嘉賓的現身說法,大大增強了節目的實用性和說服力。
3.3 發展衍生產品,構建節目品牌
品牌化戰略是當今許多電視節目營銷發展的重要思路,養生類節目也不例外。在當前媒介高度融合的時代,充分借助新媒體的獨特優勢擴大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是使傳統媒體重獲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星尚頻道的《X診所》根據節目推出微信公眾號“星養生”,并借助微信平臺吸收報名的觀眾到節目現場參與節目,增強線上線下的互動。這些做法在開辟電視節目新平臺的同時,也實現了新老媒體的互融共生,使電視節目朝著品牌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4 總結
中國的老齡化發展態勢為養生類節目生長繁榮提供了土壤。然而,專業人才的配備不足與對利益的過分追逐使養生類節目步入了越走越窄的歧途。“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養生類節目的生產制作予以引導,但是要想在新舊媒體相互競爭與融合的媒介市場中立足,養生類節目還需從自身進行創新,在節目互動性、實用性上下功夫,以品牌化、產業化的思維謀篇布局,以自律的力量使自己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