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真人秀電視節目已經掀起了一股娛樂熱潮,不僅在節目數量,而且在節目收視率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備受觀眾所喜愛。同時,在真人秀節目的帶動下,益智、選秀等節目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由于真人秀電視節目逐漸風靡全球,有時電視節目制作方往往為了使商業利益達到最大化,而對節目的制作方向不加考量,這就致使目前的真人秀電視節目審美發生了異化。
電視傳媒是真人秀節目的傳播介質,通過舉辦某一類別比賽的活動,并對比賽的獲勝者給予豐富的獎項,以資鼓勵,這種節目形式被稱為真人秀電視節目。真人秀是從國外電視節目引入我國電視傳媒的,遵循為受眾展示真實的原則。隨著網絡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真人秀節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正因如此,有時制作單位為了單純地迎合市場,而使目前的部分真人秀節目已經顛覆了以往人們對美的評價,致使審美異化現象日趨嚴重。
1 真人秀電視節目的發展里程碑
電視真人秀節目的規則是由制作者全權制定的,通過電視媒體播放真人秀參與嘉賓在特定的虛擬情境或規則中真實行為的記錄。而現階段的真人秀節目發展更趨于為了贏得節目獎項而參與的一種與他人的比賽項目,并以紀錄片形式對參賽嘉賓進行介紹。20世紀末,真人秀節目開始受到觀眾的熱切追捧與好評,開始風靡全球。我國于21世紀初期所推出的《生存大挑戰》開啟了真人秀節目的大門,同時,節目制作方也因此面臨著文化差異問題。
我國的真人秀節目將制作的焦點放在道德與娛樂上,可以說制作前期都是在模仿國外真人秀節目,而在此過程中,由于節目制作方的不斷摸索,我國真人秀節目也逐漸成熟起來。相對于其他傳統節目而言,真人秀的制作腳本并不是固定的,而參與嘉賓有可能是非專業的,在真人秀節目迅速發展期間,一些衛視的真人秀節目也取得了傲人的收視記錄,如《媽媽咪呀》《中國達人秀》等。近幾年來,真人秀節目增設了一種新型的展現形式,以大眾生活類服務節目受到觀眾所喜愛,如天津衛視的《非你莫屬》等。但也正因真人秀節目發展如此迅速,逐漸產生了一種審美觀念上的差異。
2 真人秀電視節目審美異化的主要體現
2.1 為了招攬觀眾,過于追求感官刺激
目前,隨著觀眾對真人秀節目的需求越來越高,拍攝單位往往忽略嘉賓的感受,為增加收視率一些節目在節目的制作過程中拍攝一些帶有恐怖元素的畫面,對觀眾進行感官刺激,從而達到招攬觀眾的目的。例如,在美國ABC播出的野外生存節目《I'm a Celebrity...Get Me Out of Here!》(《我是名人,讓我離開這里!》)這是一檔叢林生存能力比拼的一場真人秀節目,其中有一期,為了謀得更高的感官刺激,主持人讓嘉賓現場吞食活蟲,這種畫面有了強烈的心理和視覺的沖擊,讓嘉賓幾乎無法承受。
2.2 為了博得受眾眼球,對真人秀參與嘉賓進行諷刺
曾在英國有關于一項整形類的真人秀節目,嘉賓是一些具有生理缺陷的中年人。為了博得觀眾的眼球,就將嘉賓的缺陷(牙齒畸形、手指殘缺、皮膚衰老松弛等)整形手術的畫面呈現給觀眾,這些畫面之中不乏一些血淋淋的鏡頭,甚至還會有主持人現場對嘉賓的生理缺陷進行污染來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這就嚴重諷刺了真人秀參與嘉賓,這也是真人秀電視節目審美異化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
2.3 無良制作方以暴露真人秀參與嘉賓的隱私為宣傳噱頭
目前,部分真人秀節目以嘉賓的隱私作為節目宣傳的噱頭,以美國的《真話時刻》節目為例,對游戲參與者獎勵50萬美元講真心話,在這檔以出賣個人隱私為炒作噱頭的節目里,甚至有的家庭因此破裂,這只是為了對觀眾的窺視心理進行滿足,在一定程度上對觀眾的心靈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這種節目的性質本身就是極不健康的,直接造成了真人秀節目審美異化現象產生。
2.4 真人秀與“真”脫軌,摻雜虛假
目前,部分真人秀節目存在很多虛假成分,這就嚴重影響了該節目的公平、公正性。甚至,在一小部分真人選秀節目中,節目制作之初就摻雜水分,公平只存在于表象,但由于欄目組僅從利益出發,導致選秀結果是內定的,這就失去了選秀節目的本質意義。除此之外,我國絕大部分真人秀相親類節目均與“真”字脫軌,在嘉賓身份不明的情況下,就為了貼合受眾的審美而由編劇對其感情、資料等信息進行構造,這也是真人秀節目審美異化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
3 真人秀電視節目審美異化原因分析
3.1 社會背景的影響
文化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大眾審美也是一種文化藝術表現形式。大眾審美由文化藝術引導,緊緊貼合時代背景。曾有美國娛樂節目相關學者抨擊:當今的娛樂節目,既缺少實際思想價值,又降低了人們理性思考的能力,淪為了取悅大眾的工具。在物質欲望充實人們大腦的今天,人們更熱衷于以物質消費滿足自己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意識和審美觀念也逐漸和物質消費聯系起來,而審美也成為通過物質消費來滿足欲望的工具。
從整體文化潮流來看,后現代主義文化背景更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念。但是,目前,過度發展的后現代主義也逐漸扭曲了大眾的審美觀念。后現代主義在電視傳媒中打破了審美的界限,將不加區分的大眾文化帶到公眾審美當中,而且不考慮其優劣程度,將很多批判文化或是其他文化糟粕帶到大眾的視野當中。另外,后現代主義強烈的自我意識也對真人秀電視節目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后現代主義的觀點,忽略了抽象、理論化的人文主義,而是過分強調個人思想、個人概念,主張以個人作為中心去思考事物,這種個人主義、不關注人類整體發展的思想,不利于大眾審美的健康發展。
3.2 商業化媒體競爭的驅使
電視傳媒因為其商業性的運營方式,在人們對后現代審美思潮的反思中,成為人們重點聲討的對象。以日本電視傳媒行情為例,日本的電視臺中,絕大部分是私營性質的電視臺,在市場化運作的機制中,為了更吸引關注度,提高收拾率,占取市場份額,很多電視臺在電視節目的安排上不加甄別,只為了滿足受眾在現實中難以滿足的欲望,在電視節目中對色情、暴力、迷信等信息大肆宣揚,以吸引受眾的眼球,從中獲取利益。在這樣的運作中,忽略了正確的社會引導性,不利于社會思想建設。此外,由于受到西方審美異化的影響,以及市場化的運營,電視傳媒運營商用“工具理性”扭曲著受眾的審美態度,這也影響著觀眾的價值觀,致使現階段真人秀節目審美異化情況的發生。
4 審美異化對受眾的影響
異化的出現反映了人類主體性缺失,在利潤追逐的環境下,審美是一種感官體驗,超越了觀眾心理上的異化層面。而審美的過程也是作為滿足受眾對美更高級的一種需求。但由于真人秀電視節目審美異化現象的發生,使審美對象演化成了一種與道德判斷無關的事物,這就失去了審美的價值。在此基礎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了一定程度的疏遠,甚至會對人的社會屬性進行一定程度的破壞。
5 結語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受到來自工作、家庭、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隨著真人秀節目的風靡,人們更希望通過真人秀節目來緩解壓力。但是現在個別真人秀電視節目發生了審美扭曲的轉變,給受眾帶來了錯誤的引導。因此,真人秀節目的發展主流方向不應該是審美異化,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一些政策來對真人秀審美異化現象進行制止,從而為受眾帶來一個良好的真人秀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