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韓國電視劇的發展愈發迅速,不僅對全亞洲,對全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于我國更是如此。韓國電視劇產業的巨大成功使韓國將其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對外文化傳播的手段,將本國的文化、產品、社會風尚等元素一一傳遞出去。
韓國電視劇能在中國受到極大的歡迎,除了制作精良、劇情引人入勝、演員養眼之外,更重要的是韓國媒體人對韓國電視劇的經營,換句話說,就是韓國電視制作人通過韓劇來進行跨文化傳播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段,這就是本文所要剖析的韓國電視劇跨文化傳播的策略。
1 國家政策
韓國電視劇產業能在這短短幾十年間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與國家對電視劇產業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韓國政府深刻地意識到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評判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從而先后制定了各種政策,積極把文化產業作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來重點扶持。
韓國政府對于文化產業的投入同樣也包括資金、人才等方面,韓國的三大電視臺都是由韓國政府支持的,同時,政府也投資了32億韓元建立了影視拍攝基地,供電視劇制作人拍攝。
此外,政府還大力支持電視劇的對外出口,決定將扶持影視產品出口納入“出口支持對象”,使影視產品的出口享受同傳統產業相同的待遇,這些舉措都給予了電視劇產業的發展以強大的政策后盾。
2 媒介策略
韓國電視劇能如此快速地占領中國市場,媒介的發展對它的推動是至關重要的。韓國電視劇在中國進行跨文化傳播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電視臺引進的大眾媒介,另一種則是通過網絡傳播的新媒介。
早期,網絡媒介還沒有發展,中國觀眾對于韓劇的接觸主要是依靠各大電視臺的引進,中央電視臺是最早引進韓劇的,從1983年開始引進韓劇《嫉妒》,到如今央視的海外劇場幾乎都是被韓劇占領,韓劇在中國已經開拓了市場。雖然近幾年中央臺對于韓劇的引進有所限制,但是各個地方衛視臺已經開始涌起,湖南衛視就以天價買下了《大長今》的中國內地首播權。今時今日,各大電視臺也會不定時地播出韓劇。雖然現在網絡發達,各國劇目繁雜,但是韓劇在中國觀眾心中的位置,是無法輕易撼動的。
電視臺引進劇的劇目是有限的,更新是滯后的,在商品經濟極為發展的今天已經不再能滿足中國觀眾的需求,加之韓劇中國觀眾的低齡化,許多接受網絡文化長大的80后、90后開始成為韓劇的忠實粉絲。隨著網絡環境的變化發展,使各大網站為了自己的訪問量,都紛紛向韓國的SBS、KBS、MBC購買電視劇的播出權,這樣就真正做到與韓國同步播出,“追劇”一詞由此產生。
3 宣傳策略
韓國電視劇在中國的快速傳播,不只是依靠政策、媒介等客觀因素,在主觀上,韓劇對于自身的宣傳也是十分到位的。由于韓國電視臺有專門的時間檔用來播放電視劇,所以一個電視劇播完,另一個電視劇就要馬上來接檔。韓劇劇本前四集寫完就可以開始拍攝了,這時也就可以制作宣傳片了。上一部劇在刊播接近尾聲的時候,就會播出新劇的宣傳片,這類宣傳片一般都富有懸念。而且同一個電視臺,如果上一個劇大火,那么觀眾對接下來的電視劇也是十分期待的。
韓國電視劇是邊寫邊拍的,韓國電視劇的宣傳也是邊演出邊進行的。根據每一集的劇情不同,韓國媒體人也會做出不同的宣傳,在電視劇接近尾聲時,還會組織猜測大結局的活動,可以算是全民參與到電視劇的拍攝之中。如果遇到停播的情況,電視劇中的演員會拍攝祝福視頻,給觀眾們以福利。隨著電視劇的深入,演員們會參加許多其他的節目來配合宣傳,從而加深對電視劇的印象。
4 受眾策略
近年來,韓劇開始嘗試不同題材的電視劇的拍攝。韓劇現今的故事情節可謂多種多樣,有魔幻題材、警匪題材等,這樣韓劇的受眾人群就從女性擴大到了男性,有利于電視劇的輸出。而且韓國電視人深刻地知道中國是其最大的市場,所以在拍攝韓劇時也會考慮到中國觀眾的興趣和愛好。無論是歷史劇、家庭劇還是青春偶像劇,韓國在對中國輸出的電視劇中都會加以中國的元素,一兩句中文,一兩個漢字都會讓中國觀眾倍感親切。當中國觀眾看著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電視劇,突然出現他熟悉的事物,那種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對電視劇的喜愛也就油然而生了。
5 結論
韓國電視劇所做的跨文化傳播策略,使得韓國電視劇在中國,甚至全亞洲極為風靡,韓國也因為韓劇的宣傳而提高了它的國際地位。韓國電視劇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中國電視媒體人和專家學者的深思。我國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應該緊緊跟隨國際大潮,注重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從本文中,可以看出重視跨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我國今后的發展,以電視劇作為主要的傳播手段,學習韓國的傳播思想和策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我國文化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