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曙光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曹甸高級中學)
高中美術雖然沒有其他主科重要,但是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高中美術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以及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確認識高中美術課程,對于開展美術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轉變意識,從根本上重視美術課程。在農村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美術教學對人一生的重要性入手,從根本上闡述美術教育教學對發揮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精神文化素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2.從農村教學的現實出發,端正美術教學位置,學校以及行政機構都應當重視美術教學,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平臺。
在農村進行高中美術教育教學,應當充分結合農村的現實,從農村的實際出發,真正地有效利用農村的各項資源,全面開展美術教學,提升農村高中美術教學的質量。
1.加強環境以及人才的開發利用。在進行農村美術教學中,不僅需要所有教學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各級政府的全力支持,從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更好地開展具有農村特色的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
2.教材內容的整合開發。美術教育與其他學科都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美術教學中,不僅應當結合教材的內容,還應該結合農村的實際,開展綜合性的高中美術活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在開展高中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地結合農村實際,因地取材,充分地開發一些鄉土元素,利于編織一類的,來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美術。
在農村開展具有農村特色的高中美術教學,將農村特色與美術教學相結合,能完美地詮釋美術的藝術性,更好地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美、發現美,從而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
1.農村抑或是鄉土,人們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同樣,結合鄉土的美術,對培養學生完善人格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例如:廣東潮州,最為出名的莫過于民窯,有著近萬家的陶瓷企業,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可以有效融入這一要素,讓學生到陶瓷企業中去觀察、了解,以此來提升高中美術的教學質量。再如,在貴州,將當地農村的蠟染技術進行創新,將布匹換成宣紙一類的畫紙,將單一的藍靛染料換成色彩豐富的水粉,這就出現了一種新的畫畫模式——“農民畫”,這樣教師不僅能結合農村的現實情況,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能夠形成一種具有農村特色的高中美術課。
2.帶著農村味道的美術資源。在農村高中美術教學中加入農村的特色,例如,可以制作手工藝品,用不同的材料,諸如:米粒、豆類以及各種竹絲、鬃毛等,來制作圖畫,或者是可以進行烙畫,或者是竹編等活動,這樣不僅能有效地利用農村的各種資源,還能有效地體現藝術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3.農村美術是傳承。農村不同于城市,少了些許的喧囂以及現代化,所以這樣便保留了農村生活的原生態,葫蘆瓶,牛角杯,對他們而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在我們眼中卻是藝術,而這一切的技術都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也正是這些傳統的“古物”訴說著民族的發展歷史,學校教育有著獨特的優勢,能夠一傳十、十傳百地讓一切傳統文化都傳承下去,同時,農村的孩子日夜生活在這些農村藝術之中,也為農村高中美術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廣州,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銘記歷史,學校特別設立“通草畫學堂”讓學生在學習通草畫的過程中銘記歷史,并且有效地傳承通草畫這一民間藝術。
不僅如此,教師在進行農村高中美術教學中,應當深刻了解課程標準,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踐以及創新水平,更多地通過其他渠道去開發鄉土資源,從而辦好具有農村特色的高中美術教育,更好地傳承民間傳統藝術,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綜上所述,在農村進行高中美術教學,其目的在于將農村的特點以及美術相結合,從而更好地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傳承農村特色以及藝術,更好地讓學生對美術教學充滿興趣,全面地提升高中美術教學的質量。
[1]張紅霞.挖掘地方“蠶文化”拓寬美術鄉土資源[J].美術教育研究,2011(03).
[2]夏玉西.論“鄉土資源”在文化生活課程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