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紅
(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工程職業學院)
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是我國社會所獨有的概念和體系,能夠從辦學模式中找到恰當的發展策略,有助于實現現代教學質量的提升,完善職業教育職能,不但提升了學生的素質,還促進了社會工業發展,帶動了國家整體經濟騰飛。結合我國社會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從實際涉及的辦學情況中找到相關的提升方法,實現對分析框架的進一步研究。本文基于此展開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我國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概念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辦學模式的內涵評價,另一方面是辦學模式概念與相關概念的對比分析。辦學模式的概念比較寬泛,它不是針對一所學校而言,而是面向整個教育體系。針對我國形勢、地域以及教育機構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需要全面適應整體的發展進行進一步規劃。為了實現對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培養,體現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重要性,也就形成了與眾多相似概念的比較和研究,通過細致地區分實現辦學模式的深入探討和發展。
面對我國職業教育辦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主要側重的內容是我國形勢、地域以及教育機構的具體情況,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因素,就是要求職業教育辦學模式能夠實現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與素質教育中的本科學生專業知識不存在差異。
職業教學與學生未來工作的職能聯系,主要體現在職業院校學生能夠獲得相應的資格認證,有效地推動產業發展,實現市場經濟的提升。職業院校的學生在獲得資格認證的同時,也需要得到相應的就業機會。能否建立一套完善的職業教育辦學體系,成為與工業和企業合作的優化模式,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面向發展局勢的重要服務問題。
各種職業教育辦學之間存在的關聯問題,也是辦學模式分析框架的主要考慮因素。樹立正確的技師職業評價體系,充分解決職業院校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規范職業教育機構的辦學模式內容,也是各種類型職業院校發展的關鍵問題。是否能夠成功地構建辦學模式分析框架,如何搭建合作關系,也是關聯問題的內容之一。
職業教育內部設置的體系因素和發展關系,也是影響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框架建立的關鍵問題和工作重點。職業教育院校的內部管理問題應當充分重視起來,涉及相對應的管理部門是否能夠實現管理體系的完善,也是考慮的問題節點之一。如何選擇職業院校的辦學模式,需要考量辦學的宗旨和目的,綜合性的院校或者是專業的職能教育是辦學模式考慮的重點問題。
目前,職業教育形式作為我國整體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比擬的重要作用。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轉變,當下的職業教育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學歷職業教育,另一種是職業培訓,這兩種是職業教學主要的基本形式。學歷教學模式之所以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主導辦學模式,是因為其存在很強的適應性和實用性,符合我國職業教學的發展道路,更適合我國職業學校學生的發展需求。此外,當下我國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注重學歷的分量,因此建立完整的、全面的學歷教學模式更加有利于人才的養成,能為企業生產和社會發展輸送更加切合的專業型人才。
近幾年,我國為了實現區域的協調發展,職業教育模式向全面化、長期化、整體化方向邁進,實現綜合性的產業教育合作制度框架。致使不良情況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國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缺乏有力可靠的監管制度,無法利用制度的權威性來保障教育的可行性,缺少制度的監督性和管理性。因此,面對這一現狀我國的職業教學模式要認清理論制度與辦學措施相結合的重要性,清晰地認識到職業學校發展的具體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等。
職業教育辦學模式需要得到政府和教育管理機構的配合,推出相應的政策扶持院校的發展。結合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內容,實施相關的扶持工作具有良好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國社會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實際的操作過程存在比較繁瑣復雜的問題。通過歷史經驗積累沉淀,實現對我國文化、經濟發展的引導,滿足社會工業發展需要。從發展的角度進行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分析框架研究,能夠充分實現社會發展角色轉換,有效地促進教育體系的完善,形成全面、完善的社會進步理論,并以實踐能力推動國家發展,促進我國社會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提升,從而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完善教學框架的整體性能。
[1]李富,盧寶華,劉仁坤.我國遠程教育地方學習中心建設模式研究.基于綏棱電大學習中心“多元為體”辦學模式的案例分析[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4(04):24-32.
[2]劉曉.利益相關者參與下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研究[J].職教論壇,2013(01):39-43.
[3]李云飛.職業教育集團的本體追問及其辦學模式與治理結構研究[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43-45.
[4]秦桂英,馬海峰.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常州職業教育聯盟辦學模式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15(03):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