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利中
(瀏陽市職業中專)
歐陽利中
(瀏陽市職業中專)
我以為小鳥飛不過滄海,就以為小鳥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十年以后我才發現,不是小鳥飛不過去,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和期望……
本堂是由瀏陽市第一中學張迎華老師主講的高二年級第二冊的英語課。
本堂課的主題是short-sightedness(近視)。張老師運用了常規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引出近視這個話題→談論近視的壞處→近視眼現狀調查報告→視力健康探究→寫作關于近視的短文。
很明顯,張老師的教學思路是很清晰的。而且對于shortsightedness 這個話題來講,內容也很完整、豐富。
在整個教學流程中,張老師非常重視學生學語言時四會(聽、說、讀、寫)的培養。
從引入“近視”這個話題時,張老師先出示圖片,后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問題,她與學生進行了一番交流,訓練了學生聽、說能力。接下來,通過一段小視頻(一對夫婦想kiss,兩人都戴眼鏡,從而出現尷尬局面),引導學生進入近視的壞處的談論環節。在此環節,學生比較充分地訓練了speaking 的能力。再接下來進入近視現狀調查報告中,張老師采取的是通過播放音頻資料,訓練學生的聽力。而且張老師注意了學生聽力方法的指導。聽力完畢,張老師又引導學生進入有關近視的一篇文章的閱讀。閱讀完,還設計了閱讀效果測評(3 個問題和要求)。其中,最后一測評題又引出了下一環節——怎樣保護視力的討論。學生又充分訓練了speaking 的能力(有小組討論,小組匯報)。學生在對short-sightedness(近視)話題很熟悉的情況下,最后要求補充一篇不完整的廣播稿——即進入寫作環節。當然,張老師不會忽視寫作環節的效果測評。她在展示臺點評了兩篇廣播稿。課即將結束時,張老師總結了本堂課的教與學,布置了作業。
聽完課后,掩卷沉思,更多的是感激與羨慕——感謝張老師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課,羨慕張老師的教學能力強。但也不無一點點遺憾:①張老師做了如此扎實的鋪墊工作,學生就真的不能獨立寫出120 詞左右的廣播稿嗎?②即使張老師考慮時間太緊,要求學生填鴨式,那現在學生寫作中的通病是什么?據我的經驗,應該是同一件事情,學生不會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運用多種方式去表達吧!我們既然選擇了填鴨式,可不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方式去表達相同的或相似的意思呢?
一位哲人曾這樣說過:教育有開發人與窒息人的雙重功能。老師是園丁,培育花朵,老師也可能是劊子手,掐掉花蕾。怎么辦?我們要確立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與挑戰;把發展的主動性還給師生,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
正如網上所說:爸爸媽媽,老師啊,我已經長大了,有些東西要自己經歷過才會知道,光說不練是嘴把式,而且有些東西你握得太緊它會碎!當然,握得太松它會掉,掉了也會碎!所以在我犯錯的時候你們要提醒我,但不可以過多干涉,我希望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
老師們,不放棄學生,這是我們的職責;大膽放手,這是我們履行好職責的一大法寶,請記住:手死死攥緊的時候,拳頭里什么都沒有。放開手,全世界都在手上了。
邱里超.用心承諾我們永遠不放棄:對問題學生的教育與思考[J].新教育:吉林,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