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洋
(廣東省中山市民眾中學)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新視角
林曉洋
(廣東省中山市民眾中學)
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巧用母語正遷移的作用,利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和語篇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去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興趣;正遷移;多媒體;語篇;閱讀能力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了解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能從口頭和書面材料中獲取所需信息。
布魯斯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萬事貴乎始。”精心設計新課的導入是上好閱讀課的前提,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自從有了多媒體以后,教師可以利用插圖和多媒體課件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以引導學生動腦思考,預測課文大意,從而自然導入閱讀。
例如,在教Go for it八年級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時,我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卡通圖片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猜測圖片,并設計了以下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1.See the pictures and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words below.
2.Who is your favorite cartoon character?Why?
然后再顯示惡心的老鼠的圖片,接著顯示漂亮可愛的米老鼠的圖片,激起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和愛好。再進一步設置問題進行快速閱讀、細讀。這些問題是層層遞進的,學生在結合圖片思考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其思維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發展和提高。
利用多媒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手、口、腦等感官來投入學習,因此,我們應將這一優勢服務于英語教學。閱讀課不應只是理解文章的意思,培養閱讀技巧,同時應該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多媒體技術打破了教師作為唯一知識傳播途徑的格局,提供了學生主動參與、師生互動、協同學習的良好環境。多媒體打破了教學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利用網絡共享,打破了學校教室空間的限制,提供了一個現代教育的新環境。這樣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鞏固所學的閱讀技巧,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同時也使學生欣賞到原汁原味的英語,得到美的享受。
遷移是一種學習經驗對其他學習的影響,及原有的知識對新知識產生的影響。巧用母語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正遷移,使學習的過程形成一種穩定而整合的心理語言結構,有效解決問題。文章是我們學習語言的信息載體,它對信息的組織和布局影響很大。比如在初中語言教學中,大部分的文章都是記敘文。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將記敘文的要素概括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由、經過、結果。這與英語記敘文的五個“W”(when,where,who,what,why)和一個How的教學是基本一致的。比如Go for it九年級教材的Who invented tea以及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的短文,為英語教師嘗試母語遷移提供了很好的教學素材。另外,巧用母語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英語解題能力,從新課程標準的考試大綱上看,漢語和英語在閱讀方面的要求表現出諸多共同因素。教師可以按照閱讀理解的三個層次:表層理解、深層理解和評價性理解來指導閱讀技巧與方法,逐步完成由知識層面向能力層面的轉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但在巧用母語正遷移的時候,要加強漢語與英語文化的辨析,要盡量避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語篇是實際使用語言的單位,是交際過程中由一系列連續的話段或句子構成的語言整體。英語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目的,以話題為中心,由對話、閱讀、語法學習、聽力和寫作等教學內容構成的整體教學單位,同時通過語法和詞匯在語篇中的多次循環、反復打好語言基本功,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和習慣。這為語篇教學的課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必要的條件。例如,在教授Go for it九年級教材的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中的Travel spotlight:Paris這個話題的時候,先花費少量的時間進行詞匯教學,利用上文提到的用極富有吸引力的多媒體效果展現一些富有特色的旅游景點的圖片,展示需要積累的詞匯,如談論語言景點的形容詞、評價性詞匯、交通工具詞匯以及談論景點、天氣、飲食特點、當地文化、娛樂等詞匯。在滲透語篇教學的時候主要從歷史背景知識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利用語篇精心設計,深入理解,掌握大意。閱讀理解的課前備課要精心設計相關問題,這些問題一定要有代表性、目的性和針對性。教師提問要有一定的技巧,可以先讓學生初讀語篇,了解語篇的題材,先回答細節題,如when,where,who,what,how以及why。然后根據主旨提問如:
1.The main ideal of the text may be...
2.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3.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當然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看、多讀、多練,通過豐富的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與語言運用能力,平時有很多的閱讀方式,如通讀、細讀、跳讀、概讀、猜讀、回讀。作為教師只要充分利用好現代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眼球,激發學生興趣,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英語閱讀能力。
王松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技能訓練[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