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紅
(大同機車技師學院)
淺談技工院校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宋彩紅
(大同機車技師學院)
為了解鐵路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大同市及周邊地區企業對中職生綜合素質的需求現狀,在校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狀況及兄弟院校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模式與內容,學校特色項目組對鐵路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大同市及周邊地區多家企業和省內外兄弟院校進行了調研。采用問卷、訪談、現場參觀等方法開展行業和企業人才需求調查、畢業生及在校生素質調查、兄弟院校素質培養模式與內容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匯總,提出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路徑和具體措施。
在研究過程中,對行業、企業、畢業生、學生以及機構的大力支持與合作,相關人員和學生都非常認真和客觀地填寫了各種項目的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的調查結果基本達到了研究的目的,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改革的質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據。有關人員認為,學校開展的活動十分必要,有利于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學校與畢業生之間、學校與在校生之間、學校與兄弟院校之間的聯系,有利于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
現提出技工院校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一些途徑。
提高學生素質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各個方面入手。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素質的必修課,要保證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首先要建立科學素質教育體系。合理設置素質教育課程,突出職業性、崗位性、針對性。在職業院校中,素質教育的方向要求文理相輔相成,在專業教育中滲入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中也要體現專業教育的價值要求,提高學生對專業領域的審美、倫理、藝術和社會意義的認識,促進學生技能與生活的全面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指導方針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因此,在中職院校素質課的設置上要突出職業性和崗位性。根據我校以及省內外部分兄弟職校的調查,得出中職生素質教育的側重點是職業道德素質、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積極進取心、自信心、鉆研創新能力、學習能力、應變能力、感恩意識與奉獻精神這些素質,所以建議學校在原有開設素質教育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為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應改變傳統的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方式,今后要在傳統講授方式的基礎上,多給學生做一些心理團體輔導活動,通過一些簡單的團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領悟心理學知識和原理,獲得心理成長,并且對個別有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惑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并找出有更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向家長或監護人提出建議,將其轉介到有關專業心理咨詢和治療機構,所以建議各學校配備心理健康課程活動室和心理咨詢室。
對中職學生的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上的空間是有限的,要廣泛開發課堂之外的其他渠道,整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有體系、有側重地進行素質教育。顯性課程方面要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和教學效率。隱性課程在學生的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一個全方位、全過程的教育,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有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這與素質教育的特點是一致的。素質教育的核心不是給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它需要一個長期的滲透和影響,必須貫穿教育。因此,我們應該開發隱性課程的重點,在專業培訓教學建設、校園環境、校園文化、教學風格等方面,學校應通過學生的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積極進取心、自信心、創鉆研新能力、學習能力、應變能力、感恩意識與奉獻精神等素質。如通過開展各類主題讀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積極進取心、自信心、創新鉆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通過開展攝影比賽、毽球比賽、書畫比賽、計算機比賽、舞蹈活動和合唱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和對生活的熱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能力;并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感恩意識與奉獻精神。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首先要深入認識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樹立人才培養中的科學發展觀,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成材負責。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很容易感染學生。因此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學校要建立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奉獻精神、努力工作、責任心強、熱愛學生的優質教師隊伍。因此學校應定期聘請相關教育專家來校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與指導,定期選派相關老師出去學習,以便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楊志鵬.技工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途徑[J].職業,2015(05).
·編輯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