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芬, 方淑芹, 蘭 玉, 陳 靜, 徐亞威
(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下肢深靜脈栓塞(DVT)是婦科手術后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是由于血凝塊淤積于靜脈內而導致的靜脈阻塞性疾病。據文獻報道,DVT在婦科良性疾病手術后的發病率僅為6.2%~29.1%,而在宮頸癌、卵巢癌等惡性腫瘤術后的發病率則高達 19.6%~37.9%[1],尤其是晚期卵巢癌和外陰癌患者在術后約有45%發生DVT[2]。為了預防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出現DVT,婦科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了一套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預防了術后DVT的發生的運動,簡稱下肢體操,報告如下。
1.1 對象: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婦科惡性腫瘤手術的患者60例,子宮內膜癌12例,卵巢癌20例,宮頸癌26例,外陰癌2例。剔除標準:①合并患有其他周圍血管疾病者;②患者不配合或病情危重,導致下肢體操操作無法實施者。
1.2 方 法
1.2.1 分組:按照疾病種類進行分組,按入院先后順序進行編號,將各組序號為單數的歸入觀察組,共30例;將序號為雙數的歸入對照組,共30例。經過統計分析,兩組患者在病種、年齡、職業、文化程度、體重、手術時間、圍手術期用藥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1.2.2 干預措施:①對照組:指導患者按常規方法鍛煉,即在麻醉清醒后每1~2h更換體位或翻身1次,四肢進行自由式主動活動,鼓勵和督促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但未規范下肢活動方法,對活動強度亦未做具體要求。②觀察組:手術前,在責任護士指導下,使患者和家屬學會下肢體操動作,并進行體操訓練。術后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在責任護士或家屬協助下即可行下肢體操,并逐漸由他人協助的被動鍛煉過度到自主的主動鍛煉。每2h進行1次(睡眠時間除外),直至能下床自由活動。下肢體操步驟如下:第一步:仰臥位,最大限度屈伸腳趾。第二步:仰臥位,足尖向上,最大限度屈、伸、旋轉踝關節。第三步:仰臥位,下肢直伸運動,使足尖與下肢成直線,持續10s。第四步:仰臥位,足沿床面向上屈腿,再沿床面放平。第五步:仰臥屈膝,同時兩膝向外翻至最大限度,然后復原。第六步:仰臥位,腿伸直往上提,然后放平。第七步:仰臥位,屈膝抬腿,向外或內旋轉360度。第八步:仰臥位,雙足離床,像踩自行車樣運動,每步做6~12拍,伴隨深呼吸運動,活動量根據患者體質及恢復情況逐漸增加。
1.2.3 觀察指標:臨床癥狀與體征標準:術后出現下肢麻木或脹痛,站立或下肢運動時出現腓腸肌疼痛;下肢腫脹,對雙側小腿和大腿中部進行測量,周徑相差>1cm;Homan征(+),患者仰臥位屈膝,踝關節急速背曲時,出現腓腸肌疼痛[3],Luke征(+),即在前后位壓迫腓腸肌時,出現疼痛加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標準[4],以彩超加壓后縱切和橫切不壓迫血管,血流及聲音消失做為診斷DVT的標準。
1.3 統計學方法:觀察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觀察組術后并發DVT2例,對照組術后并發DVT9例,經卡方檢驗,χ2=4.007,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結果見表1。

表1 預防下肢深靜脈栓塞兩組療效比較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在腫瘤切除術過程中,由于失血、失液導致血液濃縮,而且癌細胞又分泌出類組織因子和促凝物質,二者均可以使患者血液呈高凝狀態,血流減緩,因此術后易發生DVT[5];其次,有些惡性腫瘤切除術,特別是腹膜后淋巴結清掃,手術范圍大,使髂血管壁及周圍支持組織受損嚴重,易引發DVT[6];另外,在手術過程中,由于長時間麻醉,以及術后長期臥床,影響患者活動,使下肢長時間處于制動靜態位置,導致肌肉麻痹松弛,下肢肌肉收縮無力,失去泵的作用,使下肢靜脈血流淤滯,一方面影響下肢靜脈血回流,另一方面導致血管內皮細胞缺乏營養而損害血管,導致DVT[7]。因此,導致DVT形成的基本因素是血流淤滯、血管損傷、血液高凝狀態,其中血流淤滯是DVT形成的重要因素。
Sochart通過對下肢運動與靜息狀態下肢靜脈回流情況的研究表明,無論哪種運動,均能明顯提高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尤其是主被動的聯合運動效果最為明顯。下肢體操主要是通過促進雙下肢及盆腔靜脈血液回流速度,降低血流淤滯,減少血管損傷而達到預防DVT的發生。下肢體操中的下肢旋轉、曲伸、抬腿等動作,增強了下肢肌肉的收縮功能,從而促進血液流動,增強了回流速度。深呼吸能夠促進了膈肌及腹肌的運動,有利于腹部血液循環;本研究采用了患者術后即刻開始下肢體操鍛煉,采取主被動聯合運動的方式,能夠迅速緩解手術過程中導致的下肢靜脈血流淤積,達到改善血流,促進循環的目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DVT的發生率比對照組明顯降低,說明下肢體操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患者DVT的發生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1] walsh JJ,Bonnar J,Wright PW.A study of pulmonary embolism and deep leg wein thromcsis after gynecologic surgery using labeled fibrinogen,phlebography and lung scannimg[J].Obster Gynecol BrCommonw,1974,81(4):31.
[2] 陳艷.婦科腫瘤術后靜脈血栓的預防性護理[J].河北醫學,2007,13(1):100~111.
[3] 董彥亮.抗凝劑在防治手術后靜脈血栓栓塞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3):178.
[4] 邵曉華,邱曉珍,周愛妹,等.婦科手術后并發急性肺血栓栓塞癥的急救與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7,6(11):755~756.
[5] 任金梅.股靜脈穿刺置管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6,5(1):60~61.
[6] 徐敏娟,鄒向紅,肖菊英.婦科盆腔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防治[J].實用臨床醫學,2007,8(11):80~82.
[7] 唐泓源,張黎明,皮紅英.系統早期活動方案降低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1):96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