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順成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引用名句解讀(五)
文/胡順成
【講話出處】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講話中指出:“黨風廉政建設,要從領導干部做起,領導干部首先要從中央領導做起。正所謂己不正,焉能正人。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漸,不要溫水煮青蛙。現在,有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東西,有些鋪張浪費、豪華奢侈的東西,上上下下都有些表現,我們不能安之若素、司空見慣、見怪不怪。既然作規定,就要朝嚴一點的標準去努力,就要來真格的。不痛不癢的,四平八穩的,都是空洞口號,就落不到實處,還不如不做。定規矩,就要落實一些已經有明確規范的事情,就要約束一些不合規范的事情,就要規范一些沒有規范的事情。規矩是起約束作用的,所以要緊一點。”
【出處】最早見于《宋書·吳喜傳》:“且欲防微杜漸,憂在未萌。”明代陸采《懷香記·鞫詢香情》也有提及:“自家不能防微杜漸,卻怨誰來?”
【解讀】“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是出自《韓非子·喻老》中的一句話,后來廣為流傳,已經演變成為今天的一條哲理成語。這句話深刻揭示了千里長堤雖然看似十分牢固,卻會因為一個小小蟻穴而崩潰的驚人事實。從中,我們能得到這樣的警示,那便是事情的發展是一個由小到大的漸進過程,當存在微小問題的時候,如果不給予足夠重視和正確及時的處理,就會留下極大的后患,帶來嚴重的后果。由此我們應認識到,在實際工作中也要有防微杜漸的意識,從小事抓起,在細微之處嚴于律己,時時警醒,不對自己有絲毫放縱,這樣才能行得正、走得直,避免犯錯甚至發生腐敗,不至于走上違反黨紀國法的歧路。

防微杜漸,核心是要不斷加強思想品德修養,時刻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有德之人以善為本,既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有所為也有所不為。無德之人以己為尊,不擇手段,無所不為。做官先做人,黨員領導干部首先要把人做好,然后才能把官做好。要把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作為終生追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要始終記住: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要正確運用好人民賦予的權力,就要不斷增強公仆意識,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防微杜漸,就要不斷強化黨紀國法意識,堅決不觸碰“高壓線”。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履行的義務。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對于維護國家利益、穩定社會秩序、保障公民權利,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更應帶頭嚴格遵守黨紀國法,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切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清清白白為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干事,遠離黨紀國法這條絕對碰不得的“高壓線”。
防微杜漸,還要把持住小節,處處謹慎。黨員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始終保持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氣。要重事業輕名利,近君子遠小人,謹慎交友,守好家門,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把好生活關、交友關、親情關,過好政治關、權力關、金錢關。
□本欄編輯/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