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祥
(越西刊社,四川 涼山 616650)
報紙新聞標題的特點與制作方法探討
張銀祥
(越西刊社,四川 涼山 616650)
現階段,隨著各項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傳媒市場競爭變得愈加激烈,人們對報紙新聞的閱讀模式已經踏入了“標題時代”,標題在整個新聞中的導讀和傳播作用日漸顯著。快速準確地抓住報紙新聞標題特點,制作出更加新穎獨特、吸引閱讀者目光的新聞標題,已成了新時期每一位新聞工作者必須學習的一項必修課程。
報紙新聞;標題特點;制作方法
閱讀者拿到一張報紙,首先看到的一定是新聞標題,倘若標題能夠牢牢吸引閱讀者的閱讀興趣,那么其才會接著閱讀下去,標題就像是文章的眼睛,標題無法吸引人,其內容再好也難以引起重視。所以,不管是采寫新聞還是新聞編輯,必須要注意新聞標題的制作,將標題這個“眼睛”擦亮,進而才能吸引閱讀者的閱讀興趣,實現新聞的宣傳教育作用。
首先,是報紙新聞標題的真實性。標題作為報紙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新聞整體內容的概括及濃縮。所謂新聞,則是指建立在事實情況的基礎進行編撰,不能偏離事實情況胡編亂造,因而新聞標題也具有真實性的特點。在新聞標題制作中,要緊密結合新聞內容,向閱讀者傳遞準確的事件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經過、結果等內容。閱讀者在讀標題時首先想的是了解新聞內容,其次才是對新聞內容進行評價,因而在制作標題中應盡量尊重事實情況。
其次,是報紙新聞標題的揭示性。新聞標題必須能夠全面囊括新聞內容,不僅要確保標題與內容上的一致性,同時還需具有一定的內容揭示作用。讓閱讀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主要內容,快速掃描信息。所以,在制作標題過程中,必須要正確表達新聞主要內容,揭示出其內容中最有價值、最受關注的重點內容,同時新聞工作者還應學會運用簡縮方法,凸顯新聞價值。
最后,是報紙新聞標題的論據性。真實、公正、客觀是新聞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報紙新聞標題需具備充足的論據,才能發揮出評價新聞的功能。在新聞標題制作上,標題能夠對主要內容進行評論,但在論點上切忌要以新聞主體內容作為主要論據,倘若論據不充分,就算標題再好、再正確,讀者在閱讀者過程中也難以被說服。
(一)靈活運用修辭手法
在報紙新聞標題制作中運用修辭手法是最普遍、最實用的方式,在制作過程中運用不同的修辭能夠收到不同的表達效果,并且適用的標題內容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報紙新聞標題制作中加入修辭手法,還能夠讓本來平淡無奇的標題更加具有生動性和靈活性。[1]
例如,在某晚報中關于《書畫修復前需“洗澡”》一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介紹了書畫修復工作的形式,對書畫修復流程進行了生動形象的刻畫,相比于《書畫修復流程》《書畫在修復前的工序》等文章標題,這種使用了擬人修辭手法的標題更能吸引讀者注意。在報紙新聞標題中運用修辭手法,能夠讓文章描述的事物具有更加強烈的人物色彩,進而引起讀者共鳴。并且,靈活運用修辭手法,還可以讓新聞標題變得生動鮮活,讓閱讀者產生強烈閱讀的愿望,主動對標題下內容進行閱讀。在標題制作中運用修辭手法,還能夠使標題變得通俗化、大眾化,方便閱讀者理解,從而激起閱讀興趣。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聞工作者在標題制作中,要避免修辭手法的濫用和亂用,切忌不可過分夸張、加大渲染,或是為了彰顯水平選取一些晦澀難懂、生僻的詞匯放在新聞標題中。
(二)善于運用動詞描述
動詞是漢語所有詞匯中最具有靈動性和表現力的部分,要想讓一篇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和閱讀意義,最實用、最有效的竅門便是加大動詞的應用,動詞的使用可以讓文章更具有畫面感和生動性。在新聞標題制作中,新聞工作者也必須學會善于正確運用動詞來對新聞事實進行描述,靈活運用謂語動詞來增加新聞內容的動態性。
例如,在某晚報中一篇《業主信息“打包”開價四百元》中,關于“打包”一詞的靈活運用,形象展現出了不法分子倒賣客戶基本信息行為的猖獗,市民資料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侵犯了市民基本權益。動詞具有較強烈的個性,能夠讓句子變得簡單而不失干練,給讀者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美國聯合通訊社在對旗下記者提出的關于新聞創作的相關標準中明確指出:一句語句在最終匯總時,其中至少應該含有一個實體動詞,并且該動詞應被作為這句話中的重要詞匯。因而可發現,在標題制作中善于運用動詞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需注意在標題制作時,應盡可能減少一些不必要形容詞的使用,避免題目繁瑣冗長。
(三)標題應該精煉簡潔
報紙新聞標題應當越簡練越好,讀者在閱讀中,精煉簡單的題目往往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在制作標題時,應盡可能地將標題中一些與主題無關、可有可無的詞語去掉,做到標題簡潔明了,讓讀者可以一目了然,既可以滿足讀者需要,還能夠讓讀者在最短時間內、最大程度上了解新聞信息。
例如,關于《央行宣布“降準”》的新聞,該新聞主要表達的內容是央行于近期宣布的存款準備金率下降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在32個月以來的首次,對我國故事的發展也有許多好處。這篇新聞題目就省去了部分花哨的形容詞,直接陳訴新聞表達的事實內容,也并未加以夸張宣傳或過分修飾,直接以簡潔質樸、濃縮凝練的題目來吸引讀者眼球。另外還有另外一篇《嗚咽基隆河》的新聞,該新聞表達的主要內容是臺灣復興航空客機在行駛中不慎墜入河中,對于這類具有哀痛含義在內的新聞,在標題制作中切記不可運用多樣、花哨的修飾詞加以修飾,而應用最精煉質樸的文字來切實對新聞中心內容加以概括,用簡潔淳樸的標題來表達出新聞工作者的哀思。由于當前網絡信息時代的沖擊,讀者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各種新聞信息。因而,精煉簡潔的新聞標題能夠讓讀者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速獲取想要了解的新聞信息。[2]
在當前媒體網絡盛行、閱讀習慣改變的新時期形勢下,報紙編輯和記者在進行報紙新聞題目制作中,要充分結合報紙新聞標題的實際特點和傳播規律,在準確概括新聞內容的基礎上,使標題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讓更多的閱讀者喜歡閱讀、主動閱讀、愿意閱讀,促使我國報紙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1] 周繁真.報紙新聞標題制作芻議[J].中國地市報人,2014(Z1):80-81.
[2] 王鑫,陳新仁.中文報紙“敘事性”新聞標題的語用研究:調查與分析[J].外語學刊,2015(02):23-28.
G213
A
1674-8883(2015)18-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