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錫波 劉 暢
(南京政治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3)
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研究
董錫波 劉 暢
(南京政治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3)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傳媒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新聞傳播方式,也就是自媒體。自媒體具有互動性、即時性等特點,自出現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并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現階段已經成為一種最重要的新聞傳播方式。本文就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進行了研究分析。
自媒體新聞傳播;傳統新聞傳播;解構;重塑
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改變,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自媒體開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并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們逐漸習慣了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并通過自媒體實現自身的話語權,對國家建設發展發揮促進作用。但是目前的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相關人員加強研究,促進其健康發展。
自媒體主要是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為人們提供信息傳遞、新聞發布的平臺,具有快捷性、時效性等優勢,有效豐富了信息的發布方式,并利用網絡吸引了群眾的關注和評論,也促進了媒體的播報,甚至能夠影響某些決策。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因此,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自媒體平臺上發布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是親身經歷者和目擊者的第一手資料,充分展現了自媒體新聞傳播的即時性。作為新興媒體,自媒體的多功能性,使其新聞內容更為豐富,效果更加明顯,并給予了群眾對新聞更全面的感知。
自媒體表現形式眾多,包括微博、微信、社交網站、博客、視頻網站等。其中,微博是現階段人們普遍運用并得到廣泛關注的重要表現形式。微博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新聞內容,并具有即時性強、操作簡單等特點,所涉及領域十分廣泛。當前人們對微博愈發依賴,不僅日常生活中通過微博了解新聞,還進行轉發和評論,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正因為如此,政府在進行某些決策時會利用微博向群眾征求意見。
博客相當于網絡日志,其技術層次相對較高,用戶多為知識分子或是精英人才。播客則是一種廣播形式的自媒體,使用者可以對其進行下載,收聽其中內容。維基百科可以使人們對某一專業進行全面的理解。[1]用戶可以利用其進行資料的查詢和更改,并對某一詞條進行創建發布。
(一)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
解構便是對傳統秩序的挑戰與顛覆,對不合理秩序進行合理的重建。[2]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的解構從四個方面可以體現,包括傳播者、議程設置、訊息以及傳播路徑。
從傳播者方面來說,傳統新聞傳播方式的新聞來源主要是總編、記者和主持人,而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的新聞來源逐漸拓展到公眾中,使公眾成了新聞的創造者和傳播者,也使傳統新聞傳播的權利得到了分解,突破了傳統新聞傳播中傳播者與公眾的二元對立形勢。
從議程設置方面來說,傳統的新聞傳播需要利用議程設置,將新聞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序,以保證其發揮引導輿論的作用,由于這些新聞是經過精心挑選所獲得的,因此,輿論影響力較弱。而自媒體在議程設置方面主要是將新聞交由公眾進行挑選,并通過轉發、評論等產生熱門新聞話題,輿論影響力相對較大。
從訊息方面來說,傳統新聞傳播中對新聞的生產主要采用過濾—發布的形式,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才能夠發布。而自媒體中新聞信息的生產則逐漸轉化成發布—過濾的形式,由公眾對新聞進行收集、轉發、評論,在發布的眾多新聞信息中,將公眾最為關注的信息過濾出來。
從傳播路徑方面來說,傳統新聞傳播是按照單線模式的路徑進行傳播,而自媒體則是通過公眾對新聞進行傳播,基本上包含了自媒體的所有用戶,信息傳播速度快,新聞隨時隨地能夠被發布。
(二)對傳統新聞傳播的重塑
隨著自媒體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新聞是從自媒體平臺上首先發布的。[3]由于網絡上信息紛雜,信息發布的相關規范還不完善,導致自媒體新聞的真實性存在較大問題,而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和自媒體在新聞的傳播中相互塑造,實現了融合互補。
例如,“金庸去世”這一假新聞,曾在一段時間引起了較大風波,并引發了各類型媒體的反思。這一假新聞首先由自媒體平臺發布,并在短時間內吸引了眾多媒體進行轉發,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在新聞發布的兩小時內,經金庸好友證明,這一新聞為虛假新聞后,首先發布信息的自媒體立即對新聞進行修正,傳統媒體也對這一事件進行回應,證明了新聞的虛假性。在這一過程中,自媒體是虛假信息的最初發布者,同時也是最先修正者,而傳統媒體則作為官方的化身,對事件的虛假性進行證明。通過兩者的合作,虛假新聞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了修正,也在某一程度上,展現了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重塑。
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重塑可以分為四個角度。新聞信息復雜繁多,對傳統新聞傳播的重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虛假新聞眾多,對傳統新聞傳播的重塑能夠去偽存真。在自媒體新聞信息未能有效篩選的情況下,傳統媒體能夠起到意見領袖作用。同時,兩者的聯動能夠使新聞的傳播效果達到最大。
在兩者的合作中,新聞的真實性得到了保證,同時經過傳統媒體的修正,自媒體也實現了自我修正的作用,并提升了公眾對新聞的關注度,完成了對傳統新聞傳播的重塑,使新聞的傳播價值和效果得到了切實的發揮。
自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現階段的自媒體新聞傳播優勢明顯,卻也略有不足,還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其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的研究,提升兩者合作效果,以促進我國新聞行業蓬勃發展。
[1] 閆磊.淺析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J].新聞傳播,2014,2(2):302-303.
[2] 孔蕾蕾.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J].西部廣播電視,2014,10(19):42-43.
[3] 王向明.自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J].新聞傳播,2014,1(1):70-71.
G206.2
A
1674-8883(2015)18-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