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君
(重慶工商大學,重慶 400000)
微博作為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研究
雷文君
(重慶工商大學,重慶 400000)
在CNNIC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中顯示中國手機網民達5.94億,微博作為重要的社交媒體,在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發揮著不可小覷的力量。本文基于微博的特性出發分析其弊端。
哈貝馬斯“公共領域”;微博;移動網絡公共領域
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指“政治權力之外,作為民主政治基本條件的公民自由討論公共事務、參與政治的活動空間”,其中包括沙龍、俱樂部、書籍、報刊、雜志等公共活動空間。公共領域最關鍵的含義,是獨立于政治建構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眾輿論,它們對于政治權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時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礎。“公共領域”概念的提出,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理想:建立一個民主的、平等參與的、自由討論的整合社會。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微博的出現,為平民公共領域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為建立一個民主、公平、公開、全民參政的和諧社會成為可能。
(一)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隨時性和及時性
智能手機的出現,手機上網愈加方便、快捷,越來越多的網民患上了“手機依賴癥”,“低頭族”產生。許多網絡事件最開始也從微博上報道出來,而且全是發自民間草根,速度比傳統媒體還要快。手機的便捷攜帶性,讓信息的傳播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微博的病毒式傳播讓信息的傳播更及時更迅捷。因此,微博的傳播速度與互動評論是傳統媒體望塵莫及的,微博沒有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讓公共事務的討論更加快速、方便、有效,為公共領域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二)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參與性與公開性
微博具有“平等、自由、開放、及時、交互”等特征,為公民提供了新的參政途徑。平等、公平,讓草根網民有了話語;自由、開放,讓網民可以匿名地發表自己的言論,不受權力的約束;及時、交互,讓網民可以及時討論,相互交換意見與思想。并且網民的集體言論可以形成強大的輿論,對社會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同時也通過自己的方式維護公眾自己的利益。因此,微博構建的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不僅成為社會動員和社會批判的強大武器,更成為民眾政治參與與政府政策改良的新平臺。微博為網民提供了更好的參政平臺,讓人人都有參與的權利,為進一步推進我國政治參與與政治表達起著良好的作用。
(三)零門檻、成本低
微博總體看來就是一個“所有人說給所有人聽”的公共場所,給了每一個人一個平等自由的舞臺,讓每個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訴求成為可能。而且沒有權力階段的限制,沒有文化水平的制約,并且成本很低,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這樣一個理想的公共領域空間。零門檻,主要體現在無社會身份要求和寫作門檻低兩方面。注冊用戶只需要用一個郵箱和手機號就可以注冊成功,注冊成功后便可以隨時隨地討論自己所感興趣的領域。每條微博字數有所限制:140字。與曾經的博客不同,微博的好吃就在于此,微小簡短,可及時、迅速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需要強烈的邏輯性,也不需要大量的事實論證,這就降低了微博用戶的參與性,精英文化的時代從此結束,這也是微博成為草根明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消費成本也低。手機移動用戶只需下載微博APP,在數據流量或無線網絡的情況下可以隨時隨地發表自己的所言所感。
(四)平等、開放、自由、互動機制
公共領域追求開放性和平等參與。微博語境下的公共領域沒有地位、年齡的限制。讓任何有意愿及訴求的用戶都可以通過微博這個平臺發表自己的真實言論。并且,微博的匿名性,導致了微博交流時真實身份的“不在場”,因此網民可以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愿,避免了身份暴露下面對面交流的尷尬與克制。而且互動機制,讓網民可以展開激烈的討論,更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讓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構建更具有公平性與真實性。
(一)微博信息娛樂化、同質化現象嚴重
微博平臺上信息接收成本很低,但信息量過大,而公共事務微博占微博的比例相對較小。在熱門話題中,娛樂八卦、明星微博常占熱搜榜,民眾接收娛樂信息幾率增大,嚴重影響民眾對公共信息的關注。因此,公共信息的傳播并非占據微博信息傳播的主流,微博存在著大量泛娛樂化和生活化信息,用戶常常把微博當作消遣、娛樂、吐槽的工具。微博的轉發功能讓信息同質化現象更為嚴重,無法挖掘出真正有價值的話題。網民通常只是作為信息的接受者,真正發布信息的時間少之又少,長此以往,形成一種轉發、閱讀、淺度思考的習慣。微博內容也因此娛樂化、同質化加重,具有社會批判性,對社會事件觀點的討論越來越少。
(二)謠言過度泛濫,群體極化現象產生
在微博用戶發布信息的過程中,把關人缺失,個人信息發布與討論完全處于一種自由無限制的流通狀態。因此,必然會出現謠言泛濫與群體極化現象。個別網絡推手為了私利不顧法律秩序,肆意造謠傳謠,蠱惑群眾。另外,由于微博匿名制特點,加上個人文化程度與價值觀的差異。因此,群體極化現象出現,民眾理性喪失,極易形成網絡暴力事件。
(三)信息碎片化導致信息失真
微博媒介在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內容的豐富性上,是傳統媒體無法企及的,但較傳統媒體而言,呈現“碎片化”閱讀,缺乏深度閱讀。微博提倡信息的碎片化生產,追求時效性、簡潔性,讓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刷微博。因此,在極短的時間內也不可能閱讀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且受字數限制,極易產生表達不清,信息面不全,不利于展開理性、明確的話題討論。并且微博以病毒式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信息極易出現失真現象,導致一些虛假制造的新聞事件在微博上肆意傳播。
[1] 楊仁忠.公共領域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匡文波.手機媒體概論[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 匡文波.微信PK微博:誰更兇猛[J].人民論壇,2013.
G206.2
A
1674-8883(2015)18-0228-01
雷文君(1990—),女,重慶人,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傳播學專業,研究方向:影視傳媒與影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