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松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吉林 長春 130028)
我國網絡新聞傳播的失范及其管理研究
王 松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吉林 長春 130028)
隨著電腦的迅猛發展以及網絡的逐漸普及,以網絡為媒介的新聞和信息也因為它具有大眾傳媒的效果被社會各界關注。在國家的扶持和人們需求的雙重刺激下,網絡新聞傳播已經成為第四大傳播媒介,其方便快捷、信息傳播速度快等優點也漸漸被人們所接納,然而,伴隨著網絡新聞傳播的不斷發展,它也難免會出現種種的不合理之處。例如,虛假信息掩藏于其中,色情信息殘害著青少年的成長,網絡暴力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這些都極大地損害了網絡新聞傳播的發展,通過各種手段完善網絡傳播的不足顯得尤為必要。
網絡新聞傳播;失范;管理研究
作為新聞媒體理論的嶄新領域——網絡媒體憑借其信息傳播廣、快等特點,引來新聞學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新聞傳播的一種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目前新聞傳播在網絡技術以及經營管理方面關注度缺乏,我們國家的管理水平還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因此,造成了網絡失范新聞開始在網絡上泛濫開來。怎樣對網絡新聞傳播加以正確的規范和引導,使得其健康向上的發展,是我國需要重視的問題。本文作者就我國網絡新聞傳播的失范及其管理研究展開論述,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批評、糾正。
(一)網絡新聞傳播的特點
迅捷性:由于網絡新聞的發布者范圍廣泛,程序簡單,任何網友都可以及時地發布新聞并且迅速地通過網絡進行傳播。這就減少了因審核造成的信息傳播速度緩慢問題,真正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
反饋性:由于網絡的年輕化,網絡信息提供者與接受者可以通過更多的方式去對信息進行反饋,從而信息的提供者可以得到網民的喜好,進而實現網絡平臺更加適應廣大人民的生活方式。
互動性:相比于其他信息傳播媒介信息流通的單向性,在網絡新聞傳播中其實在淡化新聞的提供者與接受者,這就使得新聞傳播的互動性加強,極大的改善原有人們的被動接受機制。
全球性:網絡新聞傳播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原有新聞媒介在信息傳播上的停滯,以及因為不同地界造成的信息封閉,網絡新聞傳播的出現使得世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地球村”,信息傳遞變得觸手可及,進而促進全球貿易的發展。
隨意性:由于網絡新聞在新聞發布上沒有太大的要求,所以很多新聞的發布都是具有其特定的原始化的,這樣更加的接近網友所要表達的意義,更加貼近原有狀態,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還原了事件的本身,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二)網絡新聞傳播的積極意義
網絡新聞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世界全球化,加快了信息的交流與分享,同時也加快了民主決議議程的進行,使得行政處于透明的狀態,可以促進廉政的進行。依托于網絡媒體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以及諸多的新興產業迅速崛起,電子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此意義上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此外,網絡新聞傳播的出現給廣大的網民以發表自己看法的平臺,網友真正實現了個人的言論自由,可以就某些話題行使自己的權利,從而更容易構建社會主義人文價值體系。
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是雙刃劍,網絡新聞的存在也是如此。一方面,網絡因為其傳播速度之快為人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對社會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另一方面,網絡新聞傳播的出現也使得新聞中存在大量的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一些言論存在著極大的輿論導向,甚至頻頻出現了侵權現象,找到網絡新聞失范所在對于處理網絡新聞這一問題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一)信息傳播多元化造成的新聞道德失范
由于網絡新聞需要借助網絡這一平臺,原有的新聞傳播媒體的主體地位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多元化的新聞傳播格局日益凸現,非專門從事新聞傳播的新聞網站以及個體一方面增加了新聞傳播的形式和內容,但是也造成了大量的不良信息充斥著整個網絡。同時,隨著新聞傳播多元化,對于傳播管理難度也逐步增加。網絡缺乏統一的管理規范,整改需要極大的人力與物力支撐成為網絡新聞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二)網民個人身份影匿造成的新聞道德失范
隨著網絡新聞傳播的迅猛發展,網民已經由原來的信息接受者變成了信息的消費者和傳播者。作為個人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來對信息進行選擇,同時也可以對新聞加以利用與傳播。雖然說網絡平臺給予了網民以充分的自由,但同時也帶來了潛藏的隱患。由于每個網友其身份都是影匿的,每個人可以擺脫現實生活里的行為約束,這就使得網絡傳播參與者虛擬化,廣大網民的新聞傳播行為缺乏安全保證,最終造成新聞道德失范。
(三)法律法規不能適應網絡造成的新聞道德失范
網絡不同于現實社會,對于一些網絡中出現的案件難以用現有的法律法規去解釋。在具體的操作中,網絡傳播涉及的很多問題還需要在操作中才能漸漸摸索,這些層出不窮的問題也使得網絡建立完善的管理法規難上加難。相比于原有的傳統媒體已經建立了合適的完善的法律法規,網絡新聞傳播的法律法規還十分的滯后。這個矛盾使得網絡新聞失范現象頻頻發生。
網絡管理對于網絡新聞傳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決定了網絡傳播的環境以及安全。因此,針對施工網絡新聞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失范問題,我們要采取多種措施予以解決。
(一)加強網絡新聞管理,提高部門重視程度
針對現有的網絡新聞傳播運行機制,我國有必要建立合適的網絡管理單位。對于網絡信息傳播中存在的問題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同時,也要加強網絡管理人員的選擇與任命,真正的解決網絡傳播中虛假色情信息,從源頭遏制這樣的行為。
在網絡新聞傳播管理過程中,一個完善的管理起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管理機構集中的體現著網絡新聞傳播運行的趨向以及運行方式。所以,對于管理人員的選擇要嚴格。確保管理人員對于網絡新聞傳播的管理有著其專業性,而不能在網絡新聞管理人員選擇上放任自流。
同時,網絡新聞傳播是一個需要多部門共同協作的地方,管理人員應該協調各個部門,對于項目進行宏觀的把控,對于人員要有合理的調派,使其更加有效地進行網絡新聞傳播,并且使網絡管理人員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網絡信息的發展需要與其相關的各個部門的規范和標準。
作為網絡新聞傳播中的最為重要的部分,網絡新聞傳播需要管理人員以及工作人員的整體意識和安全意識,唯有此,網絡新聞傳播效率才能得到迅速得發展。
(二)健全責任負責制度,實現網絡實名機制
隨著我國信息傳播運行模式以及信息需求的變化,現有的網絡新聞管理模式不能滿足現有的變化。為此,有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顯得尤為必要。網絡新聞傳播的所涉及領域很多,參與人員也多,這無形中給網絡新聞管理增加了難度。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加大約束機制的意義,一方面,我們需要約束機制來提高管理人員對工作的重視;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加大獎懲力度,健全獎懲制度,對于網絡新聞傳播中存在的隱患要加大洞察,對于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更加不能忽視。
同時,我們應該極大的普及網絡實名制制度,讓網友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一改往日里由于身份影匿造成網友言論不當問題,以及惡性的傳播不正當信息的行為。更為重要的是要讓網友意識到網絡平臺言論也需要自己負責,不能放縱自己。
(三)提高網絡傳播安全意識,關注信息傳播導向
我國工網絡新聞傳播管理正處于起步狀態,對于目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以及管理模式改革并不多加研究,仍然把網絡新聞管理作為網絡信息傳播中可有可無的存在,對管理采取放養制度,缺乏管理革新的發展動力,缺乏信息需求的整體性和規模性,影響了網絡信息傳播的良性發展。
眾所周知,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提高網絡新聞管理對貫徹在整個信息傳遞重要性的認識,才能在措施和行動上推動網絡新聞傳播建設的健康、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作為網絡媒體的監管者,他們應該對輿論的導向進行控制,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對于網絡上出現的不正當的言論盡早進行處理,避免其惡性的傳播。
近些年來,網絡新聞傳播已經成為四大傳播方式之一,其方便快捷、信息海量、傳播之廣等優點也漸漸被人們共知。但是由于目前新聞傳播在網絡技術以及經營管理方面關注度缺乏,以及網絡新聞的傳播,也暴露出不少的問題,很多不良的信息泛濫極大地損害著青少年兒童的成長。為此,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網絡新聞管理,提高部門重視程度,健全責任負責制度,實現網絡實名機制,提高網絡傳播安全意識,關注信息傳播導向。真正的讓網絡新聞傳遞變成有利于我們生活和表達的場所,更好地促進網絡新聞的積極向上發展。
[1] 雷躍捷,辛欣.網絡新聞傳播概論[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2] 匡文波.網絡傳播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楊保軍.論網絡新聞真實的特征[J] .現代視聽,2007(11).
[4] 埃弗利特·E·丹尼斯(美),約翰·C·梅里爾.媒介論爭19個重大問題的正反方辯論[M].王緯,等,譯.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5] 張昆.大眾媒介的政治社會化功能[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6] 鐘瑛.網絡傳播倫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G206.3
A
1674-8883(2015)18-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