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霞(吉林省舒蘭市職業高級中學,吉林 舒蘭 132600)
淺談職業高中實踐育人策略
——基于計算機班16名學生在舟山檔案局實訓過程的分析
彭海霞
(吉林省舒蘭市職業高級中學,吉林 舒蘭132600)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職業高中教育研究成為職教人的重要課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書本很重要,電腦很重要,但書本和電腦都種不出水稻。”他的話從哲學角度說明了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最終歸宿,而實踐育人的意義在職業教育中體現得更為突出。
那么,如何使實踐育人效益最大化呢?作為職高人要深入開展實踐育的策略研究。
本文的資料來源于筆者于2014年4月至7月間帶領16名計算機班學生到浙江舟山檔案局進行實訓的反思研究。在為期三個月的實訓過程中,筆者科學分析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探索研究實踐育人的有效策略,收效顯著。
職高學生中考成績普遍很不理想,多數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志品質。之前不堪回首的學習經歷在職高學生的心里埋下了自卑的種子,由于社會上對職業學校生源的偏見,學生多數對待學習信心不足,畏難情緒重。正因如此,來到實訓基地的16名學生都表現出忐忑不安的情緒,對于不確定的工作自我加壓,放大困難,工作中,遇到挫折,往往不找自身原因,怨天尤人。所以,作為教師要正面疏導,激勵他們正確對待困難,樹立自信心。教育者要讓學生意識到:我國每天都有很多項新的科技成果誕生,但要轉化成生產力,就要依靠具備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技術人員來實現,而我國最缺的就是這樣的人才。他們現在要從事的工作就是國家最需要,直接創造價值的事業。他們的職業將是改變人生軌跡,體現人生價值的突破口。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沒有精湛的職業技能,就無法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更不可能成為狀元了。這道出了職業教育中專業過硬的必要性。在實訓期間,工作單位人員發現有幾個學生頻頻出錯。經調查,原因是業務不熟練,態度也不夠認真。為此,教師與企業聯系,組織技能比拼競賽,讓學生在實踐中找到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激活內驅力,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為了工作而工作的懈怠心理。可以確定,在實踐中,引入競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在實踐中鉆研業務,走專業發展道路。
責任心是一個員工最起碼的職業操守,它包括積極進取、科學嚴謹、勤奮務實、團結合作等態度。所以責任心教育是實踐育人不可或缺的一項。實訓期間,一些學生迷戀上網、怕苦怕累、想家心切,各種原因影響著對工作的態度,表現出情緒化,愛抱怨,不合作。針對這些問題,組織了親情電話、看勵志電影、獎勵先進、玩集體游戲等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所擔當的責任。
以往職業教育,最樸實的教育目的是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將來可以在社會立足。但在與時俱進的今天,這樣的教育思維很難與現在的就業形勢接軌。因此,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創新的觀念、思變的思維、超越的雄心,哪怕是最普通的職業,也要做得精益求精,這樣才會在就業時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在實踐中,教師要采取寫工作日志、定期交流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向更高的目標努力,客觀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
到用人單位進行實踐是把學生置身在一個真實、開放,充滿著沖突、矛盾和挑戰的環境里,扮演著社會工作人員的角色,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真實的工作環境開拓了學生的人生體驗的廣度和深度,讓他們在與社會的互動中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學會做人、做事與合作,提高心理素質和社會化程度,最終實現增長知識,鍛煉能力,內化素質,全面發展的目的。這是實踐育人的目的所在。因此,用人單位的環境以及對待實踐生的態度很大程度決定初入職場的學生們的工作觀。教師以及校領導要高度重視用人單位的選擇和溝通,并與用人單位共同制定詳實的實踐計劃與方案,共同激活學生的內驅力。
總之,職高學生的實踐教育不僅要關注業務熟練,更要關注心理發展,綜合培養能力和素質,以塑造優秀人才為己任,進行科學的育人策略研究。
彭海霞(1971-),女,吉林舒蘭人,吉林省舒蘭市職業高級中學教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