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潔

“很大程度上,我特別贊成吳敬璉先生的‘股市賭場論’。正如吳老所說,中國股市不僅很像一個賭場,而且還是一個沒有規矩的賭場。”新年伊始,當多數人都在期待著今年的牛市時,向松祚在自己的微博里寫下了上面的評論。
一個多月前,他寫了6年的著作《新資本論》上市,書中分析了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起源和歷史,探討了“未來的救贖之策以及中國戰略”。這本書的推薦語引用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蒙代爾對向松祚的贊譽:“中國最優秀的經濟學家之一。”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近日專訪向松祚,請他解讀2015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
環球人物雜志:在過去的20年中,GDP增速幾乎成為中國經濟的“核心價值觀”。2014年這個指標降到了7.4%,很多人感到“壓力山大”,你怎么解讀?
向松祚:單從增速看,7.4%不低。然而,我們需要跳出過度重視GDP增速的思維定式,轉向重視經濟的內在結構和增長質量。因為第一,GDP并不能很好地衡量一國真實財富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GDP是當期產出,當年投資的項目,即使是產能過剩或浪費投資的項目,也照樣計入當年GDP,所以部分GDP不是國家的真實財富,甚至是真實財富的毀滅。經濟學者一直努力打造“綠色GDP”的概念,希望更加準確地計算一國真實財富的增長,但目前還不成熟。如果采用這個更加合理和準確的指標,我國經濟規模需要大幅向下調整。
第二,單純的GDP數據不能反映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還要看單位GDP能耗、材耗和人耗(原材料和勞動力投入)。我國這方面的數據大幅高于其他發達經濟體。
第三,GDP增長數據也不能反映經濟結構的內在變化。即使采用所謂“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對增長的貢獻)分析方法,也是非常不準確的。
環球人物雜志:科學的考量方式是什么?
向松祚:應該同時考核GDP總量增長目標與增長質量各項指標,尤其是單位GDP的能耗、材耗、人耗,要作為硬性指標嚴格考核,并制定嚴格的能耗、材耗、人耗降低目標,以此作為經濟結構轉型的抓手。
環球人物雜志:全球經濟增長形勢如何?
向松祚: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依然乏力,歐元區經濟僅能勉強避免衰退,美國經濟將維持穩定增長,日本經濟增速將繼續放緩,英國經濟增速將穩中有降,新興市場經濟體整體增速將持續下降。
環球人物雜志:能否預測一下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
向松祚:我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仍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實際GDP增速可能下降到7.1%—7.2%的區間。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并非周期性調整,而是長期趨勢。
環球人物雜志:金融業改革是當下的焦點之一,目前中國銀行業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向松祚:信貸資源配置極不合理,運用效率低下。從行業看,制造業、房地產業占用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比例過高。從企業類別看,國有企業占用信貸資源比例過高。
中國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分別占用銀行體系貸款超過20%,加上其他融資,房地產行業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超過40%,而對GDP增長的直接和間接貢獻只有20%。制造業和房地產業依靠大量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瘋狂擴張,造成嚴重產能過剩,成為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主要威脅。
有研究者統計,2009—2013年,我國浪費投資總額(即沒有真實市場需求的投資)高達40萬億元,這是駭人聽聞的驚人浪費。鋼鐵工業有關負責人曾經親口告訴我:2009—2013年鋼鐵業投資總額相當于建國初至2008年近60年的投資總額,5年投資近3萬億,浪費投資起碼一半,所以鋼鐵業產能過剩最為嚴重。其他制造業情況類似,房地產行業也如此,實際情況可能比數據估計的還要嚴峻。
另外,國有企業的貸款比重與其創造的利潤總額也極不相稱。2010—2013年,國企利潤總額占比都低于其貸款占比,兩者差距從5.7個百分點擴大到8.2個百分點。
環球人物雜志:金融風險方面呢?
向松祚:中國非金融企業的債務規模、負債率和償債能力都已經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危險水平。制造業普遍的高負債率和嚴重產能過剩,導致利潤和現金流大幅度萎縮,償債能力急劇下降。房地產企業負債率高達78.4%,比其他國家負債率的歷史高位還要高出11個百分點,已經達到難以為繼的地步。而銀行承擔著經濟金融的大部分風險,同時還飽受“壟斷”和“暴利”的指責。
我國非金融企業債務總額從2007年的23.9萬億急升到2013年底大約75萬億,債務擴張規模和速度驚人。非金融企業負債里,銀行貸款是大頭,占比達65%。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商業銀行各項貸款余額64.42萬億,其中公司貸款48.72萬億,個人貸款13.24萬億,其他貸款2.46萬億。大公司拼命借錢、富人拼命借錢、政府拼命借錢,壞賬壓給銀行。銀行要破產時,政府就來救助。政府錢從哪里來?要么征稅要么印鈔。最終負擔必然是普通老百姓來背。
環球人物雜志:哪些行業不良貸款率高?
向松祚:從最近幾年銀行不良貸款總額和不良貸款率的變動情況看,制造業不良貸款率上升最快,達到2.5%;批發零售位居第二;基礎設施第三。制造業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造紙、鉛鋅、造船、多晶硅、煤炭、電解鋁、鋼鐵等,批發零售行業不良貸款則主要集中在鋼貿行業。
環球人物雜志:有觀點認為經濟不好是銀行賺錢太多、利息太高導致的,不少地產商都抱怨缺錢和貸款利率太高。
向松祚:沒有人否認銀行賺錢很多,但這本質上不是銀行業的問題,而是中國增長模式和經濟體制內在痼疾的必然。如果大幅降低利率,銀行會賺錢更多。原因很簡單:利率越低,企業貸款擴張沖動越強,銀行貸款資產規模增長就越快。根據人行數據,過去6年,銀行全部新增貸款有22.4%進入房地產行業,為什么還喊缺錢?說利率太高,為什么還爭著去搞貸款?從銀行體系外融資成本更高,為什么還拼命去融資呢?
將中國經濟問題歸咎于銀行業賺錢太多,即使不是完全錯誤也是片面和淺薄的。公司理論早就說明:如果一家企業負債率達50%,企業資產的50%就是債權人的。如果負債100%,企業100%就是債權人的。現在中國企業平均負債率超60%,有些高達80%,是發達國家企業負債率兩倍以上。換句話說,中國企業資產的大部分本來就是屬于銀行等債權人的,銀行業整體收入和利潤規模大是必然結果。如果中國企業不盲目擴張,不大舉舉債,自己補充資本金,自我積累,負債率維持在40%以下,所謂的銀行暴利自然就消失了。過度依賴貸款搞出嚴重產能過剩終究會出大事。
環球人物雜志:信貸政策該做何調整?
向松祚:2015年信貸政策的關鍵詞必須是“盤活存量、調整結構、提高效率”,絕不能再走“擴張增量、水漫金山”的老路。應該堅決收回產能過剩行業和房地產行業的部分貸款;收縮和減少對“兩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繼續增加對新興行業、“三農”、環保、個人消費和小微企業的貸款。
環球人物雜志:在貨幣政策方面,政府應該“救市”嗎?
向松祚:政府不能簡單迎合目前市場上一些“救市”“托市”“刺激”的呼聲和請求,要堅決抵制各種“強刺激”,尤其是要求大幅度放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呼吁,那只會讓目前的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積重難返。應該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讓市場供需力量發揮主要調整作用,優勝劣汰,淘汰過剩產能,淘汰無效投資,淘汰無效企業。
環球人物雜志:年初大家預測1月會降息,可惜落空,上半年降息的可能性大嗎?
向松祚:降息的可能性隨時都有,然而降息解決不了中國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我仍然認為,在制造業和房地產業普遍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降息對經濟的刺激效果有限。相對而言,之前國務院宣布的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十條建議,如果能切實實施,將更有效力。
環球人物雜志:利率市場化何時完成?
向松祚:中國的利率市場化已經基本完成,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是最后收官的一步,剩下的只有存款利率的全面放開。預計3年之內會全面完成。
環球人物雜志:目前已有兩家民營銀行開業,今年民營銀行會迎來大發展嗎?
向松祚:民營銀行的大發展還需要很長時間,關鍵是需要進一步降低民營資本進入銀行和金融業的準入門檻,真正做到公平準入、充分競爭。

2015年1月30日,杭州一位股民在證券交易大廳關注股市行情。
環球人物雜志:非金融企業負債率持續上升和居高不下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向松祚:直接融資渠道不暢,中國股市基本喪失了為企業大規模融資的功能。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2年底至2013年底,我國股市IPO完全停頓,再融資總額微不足道;2014年我國企業海外上市的融資額大幅度超過境內市場融資額,這是不可理喻的現象。規范風險投資、私募基金和其他各類產業基金的法律遲遲不能出臺,客觀上遏制了新型直接融資渠道的發展。
環球人物雜志:年初的證券市場牛市變猴市,大家對市場的信心不如去年底足了,你怎么看?
向松祚:自從股市大幅飆漲以來,每次談及股市,我都警告股民警惕融資融券的過度投機,直到證監會查處融資融券違規,股市全線暴跌。
中國這么多年經濟增速世界第一,股市卻倒數第一,其基本問題就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仍然是一個沒有嚴格規矩的市場,投機炒作氛圍濃厚。中國股市算得上全世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了,一會兒暴漲一會兒暴跌,一會兒再暴漲、再暴跌,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暴跌的時候有五大或十大利空,暴漲的時候同樣的事情又搖身一變為五大或十大利好。仔細分析起來,每一條似乎都不接地氣,都虛無縹緲。
股市一天振幅高達10%,最終下跌5%,成交1.26萬億,這樣的股市世界少見。本質是什么?是大規模消滅散戶的瘋狂進行時。那些“賣房炒股”“借錢炒股”“杠桿融資炒股”“現在買狗屎也包賺不賠”的可怕言論有些是證券公司股評家或市場推手蓄意制造的,有的居然還出自所謂經濟學家之口,實在是缺乏最基本的良知和責任心。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中國股市有兩種人,一種無恥,另一種無知。
散戶將血汗錢通過股市心甘情愿奉送給那些比他們富裕千倍萬倍的大戶和機構,還從不計算時間、精力成本和利息損失。多年前被套牢的股票一朝回本就興奮不已,竟然還高呼賺了。這就是無知。
環球人物雜志:今年股市會如何走?
向松祚:股市上漲缺乏經濟基本面的有力支持,仍將劇烈動蕩。今年整體是結構性動蕩,板塊分化嚴重。
環球人物雜志: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向松祚:必須加快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實行“輕準入,重監管”的資本市場發展基本方針;盡快出臺規范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基金和產業引導基金的法律法規,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為大量企業尤其是新興行業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開辟康莊大道;繼續加快實施以“滬港通”為標志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的可兌換程度,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為中國企業和個人海外投資、理財暢通渠道,推動我國金融資產的全球配置和風險的全球分散。
環球人物雜志:現在我們離“國際一流的資本市場”目標還有多遠?
向松祚:建設國際一流的資本市場不僅是中國爭奪國際貨幣金融制高點的必然要求,也是經濟成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現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口號喊得震天動地:上海要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人民幣要國際化、資本市場要大發展、妥善保護投資者利益……然而許多明擺著要切實做的事情卻從來不動真格,所以違法公司、騙子公司、僵尸公司成堆。
環球人物雜志:最后能否預測一下,今年樓市還值不值得投資?
向松祚:樓市已經進入長期的下行調整周期,首套房認定新政、公積金貸款放松、央行調降基準利率,均難以扭轉房地產長期向下調整的大勢。央行調整二套房貸款政策有助于激活改善性住房需求,防止住房價格大幅快速下滑。但是此項政策調整預計效果有限,更不會重新刺激住房價格快速上漲。因為符合此條件的按揭貸款客戶數量并不是很大,多數家庭首套房貸款沒有還清。目前房地產行業整體產能過剩,行業整合、模式轉型、回歸常態、穩健運行已經成為房地產行業的“新常態”。預計2015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回落到11%,未來多年房地產都將面臨量價齊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