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悅 王昱祺
?
懲治不孝子:韓國要出重拳
□張悅王昱祺

據報道,韓國法務部下屬民法修訂委員會的《民法修訂草案》規定,除子女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或對父母施以傷害、暴力等罪行之外,“父母受到虐待或其他不當待遇時,原定贈予的財物可予以收回”。
韓國現行《民法》第556條規定,只有在子女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或發生違反刑法上的罪行時才可以取消贈予。另外,現行法律規定一次性給予子女的財產不可要回,但修訂案規定可以要回。修訂案指出,“必須修訂民法以解決類似問題”。
韓國反對派新政治民主聯合最先提出“不孝子防止法”修訂,國會少數派領袖李鐘杰近日表示,《不孝子防止法》的目的并非懲罰不孝子,而是要推廣家人間和諧。不過也有評論質疑,新政治民主聯合提出修訂法案,目的是爭奪傳統支持執政新世界黨的老人選票。
報道認為,除了立法懲罰“不孝子”外,當局也應該提供更多持續及有效的養老支援,例如減輕本身已是60至70多歲老人供養更年老父母的負擔。
韓國在野黨國會議員今年3月提出了一項《稅法修正提案》,內容提到若子女將每個月的薪資劃一部分給父母作為零用錢,這筆金額可不列入納稅范圍,若此項稅法通過,年收入1.5億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85韓元)以上的高收入戶,最多可免除228萬韓元的稅款。
根據韓國求職網站統計,目前勞動人口中,有53%的職場人士會給父母零用錢,但隨著年齡層的不同,數額也略有差異。在受調查的1266人中,40至49歲的人給父母的金額最多,每年給出了398萬韓元;20至29歲人口最少,只有295萬韓元。
由于韓國人口逐漸老齡化,在基于近年來老人生活相對困難,且獨居的情形逐年增加的前提下,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才會以議員樸敏秀為代表,提出稅法修正案提案,最高可幫子女省下數百萬韓元的稅額。
雖然這項法案能減輕年輕人的負擔,也能達到贍養老人之效,但不少網友卻對這項提案持疑慮態度。有人擔心若此項法案通過,將成為商人逃漏稅的最佳利器;還有人說,要證明零用錢確實用在父母身上“有一定難度”。
韓國很多上年紀父母為了讓子女過好生活,無條件將財產贈予子女,但子女拿到身家后,卻拒絕供養父母。韓國媒體將此稱為“繼承貧窮群體”現象,認為一方面固然是違背最基本倫理道德的不孝子女的錯,但上一代父母也應該意識到,“無條件給予”有時反而會害了子女。
韓國《中央日報》去年深入調查“繼承貧窮群體”現象,發現2007年至2013年間,當地144宗父母子女之間的供養費訴訟,約三成的原告都是“繼承貧窮父母”。這些父母通過贈予和繼承手續,一早將自己財產全部分給子女,結果子女卻拒絕履行供養責任,父母只好將子女告上了法庭。這些老人平均年齡達77歲,每月生活費平均不到34萬韓元,大部分只能依靠退休金維持生活。開庭時,大部分子女都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不叫父親母親,訴訟往往造成父母與子女間及兄弟姊妹間關系破裂。
首爾74歲老人李某丈夫早逝,一棟2層樓房是她繼承的唯一遺產。她膝下有3個子女,最牽掛的是20歲就移民美國的54歲長子文某,為了幫助做服裝批發生意的長子,她連續10多年在地下小作坊做帽子然后寄給兒子,并說服其他兩個子女,將房子轉給長子。然而2012年李某突然中風癱瘓,當希望長子資助醫藥費時,他卻令人心寒地說:“我沒錢”。身無分文的李某不得已控告長子,最終法庭判文某一筆支付3000萬韓元供養費,且每月再支付200萬韓元。
韓國目前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連帶安老養老也成為社會一大課題。根據政府資料,去年韓國虐老個案多達3520宗,較2009年的264宗激增超過12倍,當中逾8成個案都是受家人虐待,老人院虐老個案亦有顯著增加。韓國衛生福祉部去年訪問約1萬名65歲或以上老人,有10%的老人表示曾受身體、情緒或其他類型虐待。與此同時,以往的虐待可能只是推搡老人這種程度,現在已經發展到打得老人骨折,甚至還使用兇器的地步。
不少貧窮或患病老人往往因不堪受虐自尋短見,每年韓國80歲以上老人的自殺率達0.123%,即每10萬人便有123人自殺,是全國平均自殺率的4倍。韓國平均自殺率為0.0291%,已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的最高水平。
盡管有調查稱,韓國虐待老人問題的加劇是因為酒精依賴癥及精神病患者的增多造成的,但相關人士指出,在這個金錢萬能、人人追求物質化的時代,經濟上的壓力導致了年輕人對老人進行經濟及身體上的虐待。
韓國青年成年后也習慣依賴父母。但隨著年齡逐漸增長,父母生活及經濟能力都會有所下降,自然而然要依靠子女養老。可在韓國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贍養老人對于年輕人來說是不小的經濟負擔,壓力與矛盾就此產生。這種矛盾便是引發韓國社會老年人受虐的主要原因。受虐老人的“縱容”也是導致問題日益嚴重的原因之一。
(摘自《北京晚報》)
各國贍養父母掃描
美國
美國國會于1965年通過《美國老人法》并經多次修訂,涵蓋遺產規劃、醫療保健及監護令三大范疇,另外30個州也立法規定成年子女須照顧父母。
新加坡
1995年通過《贍養父母法令》,成為全球第一個為贍養父母立法的國家,子女一旦犯罪,可被罰款1萬新元或監禁一年。新加坡政府還規定,從2008年4月起,凡年滿35歲的單身人士購買政府組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2萬新元的公積金房屋津貼。而在購買組屋后就必須要住,否則將面臨高額罰款及牢獄之災。
法國
許多歐洲福利國家的法律中,都有有關子女對父母“精神贍養”的具體要求,以保證老人晚年幸福。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具體規定了子女與父母的居住距離,每年、每月、每周乃至每日應當與父母接觸的時間和次數。法國政府甚至修訂相關法律,要求子女給老人更多的精神關懷,其中包括子女必須隨時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蹤,隨時掌握父母的身體狀況。
日本
為保證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湯距離”原則,即父母和孩子兩家之間的最佳距離是“煲好一碗湯送過去剛好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