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


近期中港兩地股市開始呈現港強A弱的跡象,AH溢價指數達到歷史高位后開始回落,這個趨勢下將產生什么樣的投資機會呢?
滬港通“北熱南冷”格局松動
資金總是最聰明的,不會說謊的。聰明的資金已經開始南下了。
滬港通自2014年11月17日推出以來,一直呈現“北熱南冷”局面,滬股通開通首日,當日額度一度提前用盡,此后滬股通額度使用率也遙遙領先于港股通,這從北向交易及南向交易的額度累計使用情況便可明顯看出:截至1月14日收盤,滬股通總額度余額2200億元,開通以來共使用約800億元;港股通總額度余額2332億元,僅使用168億元。隨后,“北熱南冷”格局開始出現松動。
如果以元旦為分界點:
首先,元旦后滬股通和港股通的交易規模比例約3比1,而元旦前為8比1。港股通成交額從7.1億元升至元旦以來的13.4億元,升幅達82%。
其次,南下的資金逐步放大,元旦前日均資金流入量大概為3.7億元,元旦以后日均資金的流入量到7.6億元。
最后,是港股通的開戶增加較快。截至去年年底,內地開戶總數是38萬,而元旦以來新增開戶數便達12萬,新年以來投資者開戶熱情明顯升溫。
與之同步的是溢價指數在1月16日盤中一度飆升至134.59點的峰值,隨后因“北熱南冷”格局松動開始回落。之前筆者提出了高溢價指數不可持續,最后必定回落的觀點,與此亦相吻合。
從溢價指數回落中賺錢
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圖片,圖(一)來源于恒生指數公司。指數簡明地表示AH公司的A股相對H股的溢價或折讓。溢價指數<100,A股相對H股出現折讓。溢價指數>100,A股相對H股存在溢價。
盡管AH股絕大部分都是同股同權同利,但是卻因為兩地股票不能正常自由流通,所以就產生了折溢價。從歷史上來看指數一般也都在100上下小幅波動,雖然偶爾會出現太高或者太低的情況,但都持續不了太久!離地太遠最終都會落地的,離得越遠,之后摔得越痛!圖中的高點和低點都用了ABC字母標注,敏感一點的人應該已經從中發現了些東西。
從2011年中旬開始一直到2012年底,滬指上演的一輪波瀾壯闊的熊市!而溢價指數也從A點這個歷史最高點開始一路往下,隨著溢價指數的下跌,A股的熊市也是越走越遠,結果從3000多點一路下跌到了1949建國底。
與A點相對應的最低點則是2014年6月的B點了。此時AH折價達到了7年最低位置,之后A股牛市來襲。溢價指數以A股的暴漲迅速拉高來到C點。
隨著A股一輪瘋牛行情,溢價指數如今又高高掛起,再次來到了與A點幾乎水平的C點高位。看到這里,你現在最關心的也許是歷史是否會重新上演?
歷史告訴筆者,高企的溢價指數總會跌落,過低的洼地也總會填平。就算溢價指數突破C點繼續往上,我認為這也只是強弩之末。
注意,溢價指數回落并未意味著A股會像2011年那樣下跌,同樣也可以以H股上漲追落后來實現。因此歷史是否重演筆者并不知道。但我們卻可以無視歷史,僅僅從溢價指數回落中賺錢。
溢價回落下的策略:做多H股+套利
以下的策略邏輯出發點就是AH折溢價會回落。那么筆者就談談在牛市背景下,如何利用溢價回落獲得收益。
策略一:單邊做多H股,甚至用杠桿放大收益。港股市場尤其是目前市盈率9倍的H股是全球的估值洼地之一。牛市做多肯定沒錯,AH溢價收縮的背景下,未來H的表現會優于A,所以單邊做多H。至于杠桿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該策略的其他理由包括:1.從以港股ETF為標的的QDII的交投情況來看,易方達恒生H股ETF自1月16日起“異軍突起”,交易量直線攀升,截至1月27日收盤,該ETF的累計成交量已達2632萬手,成交金額達30.46億元,而另一只港股ETF——恒生ETF成交量較之以往也大有增加。同時,自今年以來,易方達恒生H股ETF份額已經激增了近6.6倍。據市場人士分析,H股ETF備受青睞的原因除了自1月19日起跨境ETF實施T+0交易制度,還有就是當前A股對H股的高溢價。這就是筆者說的聰明資金已經開始南下。
2.中金公司表示,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目前12個月動態市盈率在9.9倍左右。一方面,在歐央行QE有望提振全球風險偏好的背景下,H股的股權風險溢價也有望進一步收窄,進而推動估值重估的繼續。另一方面,H股作為明顯的“估值洼地”,也有望在歐央行寬松帶來充裕流動性的情況下,吸引到更多全球資金的流入。
3.中國H股指數在過去十年,PE、PB(市凈率)在2007年最高,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達到過10倍以下,而現在只有8.3倍PE,1.25倍PB,達到歷史低位。H股相對于A股在過去5年,最近H股相對A股折價達到30%。不管是橫向縱向比較,H股都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策略二:套利。盡管大概率H股今年走牛,但是誰就能肯定的說它不會真走熊呢?如果用套利策略,只要AH溢價回落,不管牛熊都能穩定賺錢,所以這個策略應該是最穩妥的。
此外,做空滬股機制開通在即,不管一開始限制有多少,做空有多難,但這個機制多少還是增加了做空的便利性和可能性。
這些策略,只要配合A股和H股的各種ETF產品,以及這些產品衍生出的權證,牛熊證,應該是比較容易實現的,而且交易成本并不高。
總的來看,做多H股很可能是今年最大的機會之一。錯過了A股去年那波波濤洶涌的估值修復行情,您還能錯過今年的H股估值修復嗎?<\\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