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試駕的EV200算不上自主品牌純電動車里的“高富帥”,但就北汽新能源來說,從EV150到EV200,再到紳寶EV,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價格上的變化,更多的是產品本身的進步
對于EV200來說,它和EV150外形上的變化非常小,僅在中網和前后包圍處有調整。在EV200上,藍色封閉式中網時刻表明著它的“綠色身份”;后包圍加入了黑色塑料材質做點綴,看上去更運動一點。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車尾右側的標識了。
標識只是表象,其實EV200最大的變化在于“內心”。純電動車最核心的三個部件是電動機、電池和電控單元,EV200更換了全新的電動機和電池,電控單元也隨之進行了適應性升級。升級后,EV200的新電動機額定功率為30kW,最大功率達到53kW,最大扭矩180N·m;電池更換成了與韓國SK合資生產的三元鋰電池,電池容量有所增加,最直接效果就是續航里程的提升。
除此之外,底盤、懸架的結構和EV150完全相同,不過進行了改進性調校。總的來說,整體性更強,偏舒適,過減速帶時能夠過濾掉一些零碎的顛簸,提升了車內駕乘的舒適性,行駛品質也有提升。
由于動力參數有提升,EV200在日常城市道路行駛時完全能夠得心應手。動力輸出平順,加速過程完全感覺不到頓挫,開起來,車內可以感覺到的只有些許胎噪和風噪。
EV200增加了“E擋”,相當于傳統燃油車的ECO(節能)模式。將旋鈕調至E,再按三次E+按鈕,車輛會進入能量回收模式。此模式下,一旦收油,車輛會有很明顯的減速,像有另一只腳在踩剎車,舒適度受影響,而且跟車時容易被加塞,初用時需要適應。




初進車內,塑料感還是比較強,大多處手可以觸摸到的地方都是硬質塑料。但和EV150相比,EV200的內飾改變之大足以用革新形容。
首先是增加了和車外中網相同的藍色裝飾條,中控臺、車門內飾板、音響等地方都有那抹藍色;其次是原來的擋把換成了現在的旋鈕,操作起來略有曠量;儀表盤的變化提升了車內整體感覺,帶液晶顯示屏的儀表盤顯示內容非常豐富,包括續航里程、單次和平均百公里耗電量、速度、車外溫度、保養里程、總計里程等??梢园磧x表盤右下角的按鈕在這些顯示內容間變換。
多媒體系統被集成在中控臺中間的彩色顯示屏上,采用電阻觸摸??刂奇I及USB、AUX、mic等分別豎著排列在顯示屏兩側,音量調節和主頁菜單選擇都采用觸摸式,反映靈敏。凱立德導航,真心感覺不如手機上的高德和百度地圖好用。EV200支持將手機屏幕投射到液晶屏的功能,但需要用線連接,不是很方便。另外一個可能不太常用的功能是無線充電,手機支持該功能才行。
試駕的EV200為清秀版,屬于中配,比高配少了真皮座椅,但較入門的輕快版多了不少功能。比如電動天窗、后倒車雷達及視頻、藍牙、感應雨刷、自動頭燈、前霧燈、隔熱玻璃、后視鏡加熱、后視鏡電動調節等。




提車后,工作人員建議我關注北汽新能源汽車的公眾微信號,便于查詢充電設施、充電狀態,還可以方便買車,以及使用智惠管家服務、學習互助社區教程。
看到定位的提車地點離東直門的東環廣場充電樁最近,就直奔東直門了。第一個小插曲就出現了。充電樁所在的車位并不是專有車位,而我到達時,兩個充電樁前都停著傳統燃料汽車。好在其中一位車主留了電話,但從打電話到車主挪車,還是足足等了20分鐘,而在這里充電,是需要交停車費的。希望日后純電動車達到一定保有量后,能夠有專用車位。
第二個小插曲,續航里程剩近60km后,報警燈點亮。說實話,此時我并不擔心,因為公司附近500m左右就有一個國家電網向社會開放的充電樁。即使這個不能用,回家的路上也有一個設置在比亞迪4S店的充電設施。但事實證明,我太樂觀了。開車到達第一個充電站后,被告知壞了一個多星期了,而且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修好。上網查到比亞迪4S店的電話后打過去,再次被告知國家電網的充電樁壞了,只有專供比亞迪e6的充電樁可用。此時,我才深深感受到,電量焦慮癥帶給人的不適。
第三個小插曲發生在一位紳寶EV駕駛員身上。那位駕駛員告訴我,他經歷過幾次單位院里的充電樁故障問題,而在我們交流當天,充電樁又出問題了,類似跳閘或是電流沒有達到標準,總之結果就是充不上電,這也直接導致他當天去不了遠郊辦事。
不過,那位駕駛員對紳寶EV新車240km的續航里程和空間大加贊賞,當聽說EV200的新車也可以達到200km的續航里程時說,“這種續航里程水平的電動車還真挺值得買?!?/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