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會
盤山縣沙嶺鎮農業綜合服務區域站
盤錦水稻作物氮磷鉀肥利用率試驗研究
張金會
盤山縣沙嶺鎮農業綜合服務區域站
以水稻品種鹽豐47為試材,采用配方和常規施肥,同時在兩種施肥模式下,對氮磷鉀三種元素進行缺素施肥,來觀察對水稻生長、生育期發育時期及水稻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水稻苗期發育指標中株高、莖粗,葉片數均最高,分別為19.2厘米、0.47厘米、6片,葉片顏色為濃綠色,苗相較好;不施肥水稻的生育期比配方施肥生育期短4天,比常規施肥的生育期短7天;而配方施肥的生育期又比常規施肥短3天;配方施肥水稻產量最高為660千克/畝,其次常規施肥水稻產量為647千克/畝,畝產最低的施肥處理分別空白對照,缺氮施肥。
水稻 氮磷鉀肥 利用率
合理施肥是水稻增產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當前水稻生產中由于施肥不科學,主要表現為氮肥用量偏高、氮磷鉀比例不合理等,造成水稻減產,結實率降低等一系列問題。配方施肥可以有效地克服不合理施肥帶來的負面影響。遼寧省盤錦為我國水稻盛產地,為探索遼寧盤錦盤山地區常規施肥水稻作物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利用率現狀和測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的效果,為進一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廣泛推廣提供依據,盤山縣農業技術中心以沙嶺鎮為試驗點,進行田間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對比試驗。
試驗選取地點為沙嶺鎮陳家村四農道北。供試水稻品種為鹽豐47。
1.試驗處理
本試驗設9個處理,包括常規施肥無氮30平方米(處理1)、常規施肥無磷30平方米(處理2)、常規施肥無鉀30平方米(處理3)、常規施肥200平方米(處理4,過磷酸鈣38.3千克/畝;硫酸鉀10千克/畝,尿素34千克/畝)、配方施肥無氮(處理5)、配方施肥無磷(處理6)、配方施肥無鉀(處理7)、配方施肥200平方米(處理8,過磷酸鈣37.7千克/畝,硫酸鉀9千克/畝,尿素40千克/畝)、空白對照區30平方米(處理9不施用肥料)。
試驗采取配方與常規大區無重復設計,兩個大區中設常規(配方)、無氮、無磷、無鉀處理。設一個空白對照處理。小區采用隨機排列的方法。實驗方案見表1。

表1 水稻氮磷鉀肥料利用率施肥方案
2.試驗方法
試驗地選擇在地勢平坦、肥力均勻、管理一致有代表性的地塊。實驗前做好了種子精選、藥劑浸種與拌種;整地比較精細;于4月15日播種,5月27日機插移栽;并及時噴施除草劑防除雜草,移栽后及時查補苗確保全苗;適時對稻水象甲、二化螟、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進行有效地預防與防治。
施肥與管理:試驗各處理采用了全部P肥、70%的K肥和20%的N肥做底肥于5月30日一次施入;N肥的10%做返青肥于6月5日施入,30%做第一次蘗肥于6月10日施入;N肥的35%與剩余的30%K肥做第二次蘗肥于6月21日同時施入;剩余的5%N肥做穗肥于7月13日施入。各試驗小區的水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方法完全相同。
田間調查:各小區水稻在生長期間詳細進行生物性狀調查,并做好記錄。水稻成熟期對各小區進行了產量性狀調查,并取樣測得實際產量。
1.不同施肥方法對水稻前期長勢的影響

表2 水稻苗期長勢調查表
表2為水稻插秧一周后水稻苗長勢情況調查表。由表2可知,由于水稻出苗情況主要由秧苗質量確定,因此采用不同施肥方法并未影響水稻秧苗的出苗率。但水稻苗期生長速度及抽葉數卻有所不同,與對照和缺素施肥處理比較,處理8(配方施肥,無缺素施肥)株高、莖粗,葉片數均最高,分別為19.2厘米、0.47厘米、6片,葉片顏色為濃綠色,而處理4常規施肥除株高較常規施肥低外,其它指標與其無顯著差異。由此可見,常規施肥與配方施肥對于水稻前期秧苗的長勢影響不是很大。
2.不同施肥方法對水稻生育期的影響
表3分別為水稻各生育期具體時間調查表。由表3可知,水稻施肥后,與空白對照相比分蘗期提前,拔節期、抽穗期及成熟期有所延后。其中水稻分蘗期最早為處理3(常規施肥無鉀)、4(常規施肥)、7(常規施肥無鉀)、8(配方施肥),分析植株前期發育吸收氮、磷元素較高,前期缺素會導致分蘗期錯后,拔節期提前,鉀的吸收量集中在分蘗后至抽穗期。缺鉀施肥容易使水稻秧苗分蘗期提前。拔節期錯后,處理3、4、7、8拔節都較晚。抽穗期較晚的為處理4、6、7、8,同時這四個處理成熟期也較晚。總之:不施肥水稻的生育期比配方施肥生育期短4天,比常規施肥的生育期短7天;而配方施肥的生育期又比常規施肥短3天,同時,從秧苗田間的長勢上看,配方施肥的水稻,劍葉堅挺,稈青谷黃,而常規施肥的葉披且濃且披。

表3 水稻生育時期調查表(單位:月日)
3.不同施肥方法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表4 水稻成熟期調查表
在水稻成熟期對各小區進行了產量性狀調查,并取樣測得實際產量。調查情況見表4,由表可知,與對照相比,施肥后的實際產量都明顯高于對照。其中產量最高的為處理8。缺素施肥處理中,缺氮施肥較明顯降低水稻產量(處理1和5產量分別為240千克、246.7千克),同時發現,處理3(缺鉀施肥)與處理7(缺鉀施肥)的千粒重表現最低,所有處理的結實率都十分低,因此,認為鉀元素對于水稻發育后期的籽粒充實程度影響極其重大。由此可見,配方施肥能促進水稻生長發育的均衡發展,增加水稻的畝有效穗數、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和提高結實率等,最終提高水稻產量,同時,還能有效提高產出投入比,從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水稻生產應提倡測土配方施肥。本試驗中,水稻采用配方施肥,水稻苗期發育指標中株高、莖粗,葉片數均最高,分別為19.2厘米、0.47厘米、6片,葉片顏色為濃綠色,苗相較好;對水稻不同發育期及實際產量調查發現,配方施肥的水稻秧苗的田間長勢為,劍葉堅挺,稈青谷黃,而常規施肥的葉披且濃且披。不施肥水稻的生育期比配方施肥生育期短4天,比常規施肥的生育期短7天;而配方施肥的生育期又比常規施肥短3天;最后,對水稻成熟期產量調查發現,產量最高的為配方施肥,為660千克/畝,其次為常規施肥產量為647千克/畝,畝產最低的施肥處理分別空白對照,缺氮施肥。由此可見,水稻生產中要重視氮磷鉀復合肥的正確施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基礎上,提倡配方施肥尤其重要。
[1]彭少兵,黃見良,鐘旭華等.提高中國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國農業科學,2002,35(9):1095-1103.
[2]李源華,曾憲琳,曾昭華等.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示范效應分析[J].江西農學報,2013,34(11):83-84.
[3]陳文輝,江偉育,黃浩.五華縣郭田鎮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35.
[4]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2011年修訂版)[c].農農發[2011]3號,2011: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