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玲 劉巧 陸其通 徐傳銀
江蘇省東海縣土肥站
東海縣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
孫曉玲 劉巧 陸其通 徐傳銀
江蘇省東??h土肥站
在東??h農科所試驗場進行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結果表明施肥與不施肥相比,水稻有所增產增收,配方施肥處理較不施肥處理增產168.44千克/畝,增產率為26.11%,較常規施肥處理增產31.11千克/畝,增產率為5.06%;常規施肥處理為614.02千克/畝,較不施肥處理增產137.33千克/畝,增產率為22.37%。實現試驗區域水稻目標產量645.12千克/畝的肥料配方為P2O58千克/畝,K2O12千克/畝,純氮20千克/畝,基蘗肥:穗肥為6:4,基肥:分蘗肥為8:2,穗肥分兩次施用即促花肥(倒4葉):?;ǚ?倒3葉)為7:3。
東海縣 水稻 測土配方施肥 產量
水稻是東??h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全縣種植面積98萬畝以上,占糧食作物面積的40%,水稻平均單產為573千克/畝,總產達67萬噸。由于多年來,不斷追求水稻的產量而逐年增加施肥量,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產量不高,并且對環境造成污染,甚至威脅人畜安全。為提高東海縣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改善土壤肥力,減少肥料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發揮配方肥料施用的最大效益,保證肥料配方的準確性,做到宏觀控制施肥結構和施肥總量,微觀調節氮肥用量和運籌比例,對專家會商的區域性水稻配方進行校驗。通過田間校驗,示范對比測土配方施肥的增產效果,進一步驗證并完善肥料配方,優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為指導大面積水稻科學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1.供試材料
供試土壤為黃土,土壤pH7.0,有機質22.4克/千克,堿解氮73.1毫克/千克,有效磷23.3毫克/千克,速效鉀149.9毫克/千克,前茬作物為小麥。供試水稻品種為連粳6號。
2.田間試驗設計
(1)試驗方案設計。試驗設計4個處理:即A、不施肥處理(對照),B、配方無氮處理,C、配方施肥處理,D、常規施肥處理。同一試驗點不設重復,且各處理除施肥按照試驗設計要求進行外。其他栽培措施基本一致。
(2)試驗肥料品種、用量、運籌與施用方法。試驗肥料品種:氮肥為尿素(含N46%),磷肥為過磷酸鈣(含P2O514%),鉀肥為氯化鉀(含K2O60%)。如表1所示4個處理的施肥量分別為:A、不施肥處理(對照)。全生育期不施肥(包括有機肥和作物秸稈)。B、配方無氮處理。不施氮肥,P、K肥一次性基施P2O58千克/畝,K2O12千克/畝。C、配方施肥處理。總施氮量為20千克/畝,基蘗肥∶穗肥為6∶4,基肥∶分蘗肥為8∶2,穗肥分兩次施用即促花肥(倒4葉)∶?;ǚ?倒3葉)為7∶3;P、K肥一次性基施P2O58千克/畝,K2O12千克/畝。D、常規施肥處理。按當地常規施肥法設計。總施氮量25千克/畝,基蘗肥∶穗肥為6∶4,基肥∶分蘗肥為8∶2,穗肥分兩次施用即促花肥(倒4葉)∶?;ǚ?倒3葉)為7∶3;P、K肥一次性基施P2O57.5千克/畝,K2O 7.5千克/畝。
(3)試驗經過。試驗于2011年5月~10月在東??h農科所試驗場進行。5月10日落谷;6月14日前作小麥收割;6月24日用手扶拖拉機帶旋耕耙旋耕兩遍,旋耕深度15厘米;6月25日人工筑埂、劃分小區、整平小區板面、施基肥、栽秧,行距25.0厘米、穴距11.7厘米,每穴栽3苗,基本苗6.8571萬苗/畝;7月1日施分蘗肥和除草劑;7月27日施促花肥;8月17日施?;ǚ?。10月20日測產、收獲,單收單脫得出小區實產。
3.考察記載內容與方法
(1)土壤。前茬小麥收獲后,取土測定土壤養分。
(2)產量結構。水稻成熟后各樣區均取樣測定產量結構。
1.產量分析
(1)水稻產量結構的分析。由表2可知,配方施肥處理的有效穗、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和理論產量的數值最大,分別為16.99萬穗/畝、160.9粒、95.16%、 685.96千克/畝,比不施肥處理分別高5.41萬穗/畝、10.7粒、10.1粒、6.94%、201.54千克/畝。比常規施肥處理高0.15萬穗/畝、3.8粒、3粒、0.35%、55.28千克/畝。比配方無氮處理分別高5.56萬穗/畝、4.1粒、13.8粒、0.38%、230.12千克/畝。不施肥處理千粒重數值最高,為28.51克,常規處理千粒重數值最低,為26.84克。
表2 各處理水稻產量結構統計表
(2)水稻產量的分析。由表3可知,配方無氮處理產量最低,為449.82千克/畝,配方施肥處理產量最高,為645.12千克/畝,較不施肥處理增產168.44千克/畝,增產率為26.11%,較常規施肥處理增產31.11千克/畝,增產率為5.06%;常規施肥處理為614.02千克/畝,較不施肥處理增產137.33千克/畝,增產率為22.37%。
表3 各處理水稻產量結果統計表
2.經濟效益分析
根據不同處理產量、氮磷鉀肥和水稻市場價格,計算各處理肥料成本、產值、純收入、增收、施氮產投比和氮肥農學效率等結果,見表3。
由表4可知,配方施肥處理的產量、產值、純收入產值最高,分別為645.12千克/畝、1806.35元/畝、1597.03元/畝。配方施肥處理施氮產投比(3.26:1)高于常規施肥處理施氮產投比(1.68:1);配方施肥處理氮肥農學效率(9.77)高于常規施肥處理施氮肥農學效率(4.57);通過配方施肥處理后,增收非常明顯為262.31元/畝,而不施肥處理和配方無氮處理的則沒有增收,常規施肥處理的增收為179.68元/畝,與配方施肥處理相比,低82.63元/畝。
表4 各處理經濟效益比較統計表
測土配方施肥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依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以及作物的需肥規律確定作物各個生長發育階段的需肥量,實現養分平衡供應,促進作物形成高產個體和群體,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獲得穩產高產,還能改善農產品質量,是一項增產節肥、節支增收的技術措施。
從試驗可以看出,施肥可以明顯提高水稻的產量和經濟效益,通過測土配方施肥處理的水稻與常規施肥處理相比,則可以獲得更高的產量和更大的經濟效益。其產量、產值、純收入產值分別為645.12千克/畝、1806.35元/畝、1597.03元/畝。配方施肥處理的有效穗、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和理論產量的數值最大,分別為為16.99萬穗/畝、160.9粒、95.16%、685.96千克/畝,比不施肥處理分別高5.41萬穗/畝、10.7粒、10.1粒、6.94%、201.54千克/畝。比常規施肥處理高0.15萬穗/畝、3.8粒、3粒、0.35%、55.28千克/畝。比配方無氮處理分別高5.56萬穗/畝、4.1粒、13.8粒、0.38%、230.12千克/畝。不施肥處理千粒重數值最高,為28.51克,常規處理千粒重數值最低,為26.84克。配方施肥處理產量最高,為645.12千克/畝,較不施肥處理增產168.44千克/畝,增產率為26.11%,較常規施肥處理增產31.11千克/畝,增產率為5.06%;常規施肥處理為614.02千克/畝,較不施肥處理增產137.33千克/畝,增產率為22.37%。配方施肥處理施氮產投比(3.26:1)高于常規施肥處理施氮產投比(1.68:1);配方施肥處理氮肥農學效率(9.77)高于常規施肥處理施氮肥農學效率(4.57);配方施肥處理較不施肥處理、常規施肥處理增收分別為262.31元/畝、82.63元/畝。
[1]曾一鴻,秦一鋒,梁柳香等.河流沖積水稻土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0,21,58-61.
[2]徐紅,馬卉,胡錫國等.機插稻優質高產高效氮、磷、鉀配方優化試驗研究[J].北方水稻,2013,43(4):25-34.
[3]黃春祥,徐巡軍,顧志權等.江蘇張家港稻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72-75.
[4]宋永斌,李丹,陸其通等.東??h耕地肥力現狀及培肥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8):8938-8939.
[5]施正連,孫惠玲,瞿廷廣等.商品有機肥在水稻測土配方施肥中的應用效果[J].江蘇農業科學,2010,39 (6):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