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亮
遼寧省朝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朝陽縣玉米肥料利用率處理試驗研究
盧永亮
遼寧省朝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通過2014年多地點的田間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對比試驗,摸清朝陽縣常規施肥下玉米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利用率現狀和測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的效果。
1.處理
每個試驗設8個處理,包括常規施肥、常規施肥無氮、常規施肥無磷、常規施肥無鉀、配方施肥、配方施肥無氮、配方施肥無磷、配方施肥無鉀。
2.小區排列
試驗采用大區無重復設計,具體辦法是選擇1個代表當地土壤肥力水平的農戶地塊,先分成常規施肥和配方施肥2個大區(每個大區不少于1畝)。在2個大區中,除相應設置常規施肥和配方施肥小區外還要劃定20~30平方米小區設置無氮、無磷和無鉀小區(小區間要有明顯的邊界分隔),除施肥外,各小區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各處理布置如下圖(小區隨機排列):

3.樣品采集
(1)土壤樣品。播種前取0~20厘米混合土樣,每個試驗按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采集一個混合樣即可,同時填寫采樣標簽。晾干磨碎保存。
(2)植株樣品。在每個小區中,避開田邊,按梅花形或“S”形采樣法采樣。選取5個樣點,每個樣點選擇1~2株典型樣株從莖基部剪斷(注意莖、葉、穗部的完整性),將莖葉和穗分開,并數穗數,把穗放進小網袋里,莖葉放進大網袋里。分別在樣品袋內標簽上標明小區號、處理名稱、樣品號、試驗地點、采樣人、采樣時間。1個網袋內放2個標簽。風干后,稱量并記錄莖葉、穗風干重,然后脫粒。脫粒后,記錄籽粒風干重量。接著各取莖葉、籽粒200左右的樣品,稱重、烘干,計算風干樣含水量。烘干樣粉碎后,保存,用于測定氮、磷、鉀養分含量。
4.觀測記載
試驗期間,記載播種期、出苗期、成熟期等生育期,同時,填寫田間管理登記表。
5.考種和測產
采用收獲樣方或樣段測產。玉米取樣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分3~5個樣方,每個樣方面積5~6平方米左右。
6.分析測試
(1)土壤分析項目。播前有機質、無機氮、有效磷、有效鉀。
(2)植株、籽粒分析項目。氮、磷、鉀。注意及時分析測試植株和籽粒養分,以免因霉變等影響測試結果。
(3)統一測試。為保證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所有土樣和植株樣品由省級土肥站統一安排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