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鵬程 王玉龍 李慧成 杜小平 王榮貴
烏蘭察布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粉煤灰拌種對馬鈴薯產量結構影響初探
賀鵬程 王玉龍 李慧成 杜小平 王榮貴
烏蘭察布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馬鈴薯拌種已經成為馬鈴薯生產中一項普遍使用的技術,拌種劑除藥劑外,主要以化學性質穩定,吸附力強的滑石粉為主。粉煤灰是火電廠燃燒煤粉后排出的一種工業廢渣,目前主要被應用在水泥、建材、污廢水處理劑等方面。早在1914年,美國Anon發表了《煤灰火山特性的研究》,首先發現粉煤灰中氧化物具有火山灰特性。我國火電廠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組成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粉煤灰顆粒呈多孔型蜂窩狀組織,比表面積較大,具有較高的吸附活性,并且珠壁具有多孔結構,孔隙率高達50%~80%,有很強的吸水性。內蒙古火電廠分布較多,粉煤灰來源廣,利用率較低,根據粉煤灰的組分和特性,本試驗嘗試在我區主要農作物馬鈴薯種薯切塊上進行拌種試驗,探索其在馬鈴薯生產上的應用價值。
1.試驗田基本情況
試驗安排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前茬為撂荒地,試驗地土質均勻一致。春季深耕30厘米進行整地,施入底肥磷酸二銨33千克,追施尿素8千克,馬鈴薯專用液體肥7千克,硫酸鉀30千克,灌溉4次,6月26日播種,10月4日收獲。
2.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為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電廠粉煤灰,對照用集寧區橋西生產的滑石粉。
3.試驗設計
試驗設計三個處理:處理一為滑石粉拌種,處理二為粉煤灰拌種,處理三不拌種,每個處理播種7株,試驗不設重復。拌種后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催芽處理,形成0.5~1厘米長幼芽后進行播種,播種深度10厘米。單株進行收獲,對株高、主莖數、大薯數量(>50克)、大薯重量、總重、總個數等進行測量。

圖1 拌種催芽
1.對馬鈴薯生長發育的影響
將測產數據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得出平均值作為粉煤灰拌種試驗測產結果見表1。從表一中可見,粉煤灰處理在株高方面較滑石粉處理高6厘米,但是較空白處理低1.8厘米,可以判斷,粉煤灰處理后不會對馬鈴薯植株生長的高度產生較大影響,不會造成徒長現象或抑制生長的情況。
2.對馬鈴薯產量及商品性的影響
從表1看出,粉煤灰平均株產量、50g薯以上重量分別為0.6千克、0.5千克,比滑石粉處理高0.11千克、0.12千克,比空白處理高0.15千克、0.13千克;粉煤灰平均株結薯個數和50g以上重量薯個數分別為13.2個、6.2個,比粉煤灰處理多1.4個、1.8個,比空白處理多3.2個、1.4個。粉煤灰處理在平均主莖產量較粉煤灰及空白處理均高0.3千克,高42.9%。由此可知,粉煤灰處理在單株產量、結薯個數和平均主莖產量方面均高于滑石粉處理和空白處理。在商品性方面,粉煤灰處理50克以上重量及個數兩個指標均最高。

表1 粉煤灰拌種試驗測產結果(去除原始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圖2 測產現場擺拍照片
3.對馬鈴薯結薯個數的影響
表1顯示,粉煤灰處理在主莖數方面較滑石粉和空白處理均少,而其結薯個數為最高,平均主莖結薯個數較粉煤灰處理和空白處理多0.64和0.61個,可見,粉煤灰處理對馬鈴薯地下莖頂端膨大可能有積極作用。
本試驗表明,馬鈴薯粉煤灰拌種處理對馬鈴薯地上部分生長沒有明顯的促進和抑制作用,其對產量及商品性兩方面均較傳統滑石粉拌種和不拌種有一定優勢,且以較少的主莖數獲得更高的產量和結薯個數及商品率,可見,粉煤灰拌種對馬鈴薯生長期間是安全的,且具有增產作用。
本試驗由于播種較晚,對產量有一定影響,故商品薯按50克以上為標準,同時由于處理個數不多,沒有設置重復,試驗結果僅作為指示性參考,以求為今后持續多點試驗探路。如果進一步進行試驗研究,建議對使用粉煤灰對植株和薯塊中養分、重金屬指標以及對土壤ph、肥力水平、重金屬殘留等方面的影響進行細致研究,同時希望火電廠共同參與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