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雨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 610000
上海報業集團的轉型發展初探
華夏雨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2013年,上海報業集團由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及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整合重組而成。在傳統媒體轉型的歷史挑戰面前,上海傳媒集團的轉型發展值得關注。本文介紹了合并后的集團狀況,探索了在新時期集團的發展模式。關鍵詞 上海報業集團;創新;轉型
1.1總體概況
上海報業集團重組完成后總資產達到約208億元,凈資產為約76億元。目前總共約4000名員工。旗下總計擁有35份報刊,其中月刊7份、月報10份、周報18份。截止2013年底,集團期發總量為370萬份,其中包括《解放日報》等9份日報,《新聞記者》等7份月刊,《新民周刊》等16份周報,擁有2家出版社,10家具有新聞登載資質的網站,18個APP應用,50多個公眾賬號。①資料來源于上海報業集團官方網站http://www.sumg.com.cn/
1.2主要業務
1.2.1旗下主要媒體
根據《2012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②《中國出版》2013年第十五期,解放、文新兩大集團在全國報刊出版集團總體經濟規模綜合排名中分列第三、五位。
2013年,上海報業集團的《新民晚報》和《新聞晨報》分別在上海報刊主營業務排名中排第二、第三。《新民晚報》和《新聞晨報》分別排名上海報刊發行第三、第四。《東方早報》是上海市2013年唯一實現利潤過千萬的3家報刊之一。由于新媒體業務剛開始運行,體量較小,但較2012年的收入增加約一倍。
1.2.2主要產業
娛樂業——通過紅星集團、解放文化打造廣場式的文化綜合體平臺,在上海等4個城市進行了地產、公園、街區等投資,娛樂業態比重高。
出版業——通過新華傳媒擁有對107家新華書店的管理權,其旗下擁有金融資產靜態價值超過40億。
房地產——上報擁有物業面積近100萬平方米,目前擁有七寶、談家渡路、金橋為主逾10萬平方米的存量項目和超過45萬平米增量項目。
金融——上海報業長期通過證券基金買賣獲利。集團為海通證券、東方證券的十大股東之一。上海報業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海分行合作,擁有其意向性授信100億元③《上海報業集團與浦發銀行結為戰略性合作伙伴》,《新民晚報》,2013年12月26日。上海報業還與上海市金融辦簽訂了備忘錄,獲權主持舉辦上海的金融論壇、峰會等金融領域高端活動的資格。
2.1傳統產業:整合與瘦身
上報集團的合并,不僅是國內傳媒實體在探索創新發展中的一個重大事件,更具有產業意義。由于傳統媒體業務的自2008年以來的嚴冬,利潤出現嚴重下滑。因此,合并的一大目的,即是“抱團取火”。我們可以從解放報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新華傳媒”的財務報表④資料來自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http://www.xhmedia.com/cn/index.jsp看出這種趨勢。

3.15 4.34 7.66 9.21 10.79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基本每股收益 0.08 0.1 0.17 0.19 0.27營業收入 17.2億 18億 23.1億 22.8億 29.1億凈資產收益率(加權)
可以看出,營業利潤已不足2009年的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我們可以看出新華傳媒的基本面繼續向壞,營業收入7億,同比減少,但利潤總額只有4200萬,同比減少42.2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只有3500萬,同比減少約40%。
新華傳媒是裝入了大量原解放集團盈利部門的上市公司(包括來自新華書店的圖書銷售業務,教材教輔上幾乎是滬上完全壟斷者)的上市公司,有很多成本則由上報集團來扛。集團在合并后通過融資儲備對原房產物業進行了統籌,對發行隊伍和印刷設備進行了有效配置,從而直接減少了成本,并將采編辦公遷移到成本相對較低的郊區,同時也對“編制內人員”進行了整合
2.2 產業布局:解除簡單統攬,尋求高端組合
上海媒體業的管控,在全國發達地區中屬于最強的一個,比較重意識形態的安全。上海市媒體業的主管部門一直強調高端業態層面的重組。因此,上報集團在傳統傳媒企業紛紛收購動漫影視公司等資產時,卻逆勢而為,解除了多個產業項目的收購意向,并出售了多筆傳媒公司的股權。
2.3 轉型:拓展文化空間,打造產業綜合體
新組建的上報集團國有資產增值意圖十分明顯,集團重組后將把地產、金融業務作為主業之一,積極發展文化地產業務,極有可能向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方向發展。以文化地產作為依托,“文化空間轉型”是其戰略方向。文化空間即將出版、報刊、網絡、體育等各種文化業態融合起來形成消費綜合體。
3.1 新媒體產業的“多維孵化”
上報集團設立了一個“新媒體中心”的機構來發展其新媒體事業。上海報業集團新媒體戰略并不只做一個方面的嘗試,而是基于其傳統業務的長處以及傳統營銷渠道進行“多維孵化”,并獲得了數百萬投入的承諾。
第一,上報集團與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在上海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整合多個平臺來打造立足上海的“手機品牌群”。品牌能運作短彩信、wap、客戶端、微信微博,因此是能融合圖文、視頻、游戲互動的全方位移動互聯網媒體產品集群。
第二,上報集團開拓了一系列行業新媒體,如觀察法律行業動態的APP“上海法治聲音”、聚焦新生代年輕人婚戀的APP“幸福志”、搭建交流平臺征集愛心行動的APP“一起做公益”都已正式上線運營。
第三,“上海觀察”于2014年1月1日上線,設置了經濟、政情、城事等8個欄目,報道內容包含了上海發展及改革的各個方面。其整合了原本土傳統官媒的政商關系來重新搭建新媒體平臺,為政府、公司高管提供本土化權威信息。
第四,“澎湃項目”是一個政經類新聞的新媒體產品。由原東方早報將原有紙媒逐步縮版,并將其制作團隊全部轉移至該項目。其中主要產品是由網站和APP搭建的時政財經新聞社區,可在其中進行互動式原創深度報道。
第五,媒介產片《界面》是一個定位于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平臺,旨在為投資者提供精準的資本市場內容。其中產品包括內容網站、移動客戶端、社交媒體產品、定制信息以及推送信息。并打造用戶的線上線下交易平臺和財富管理終端。其顛覆傳統意義上的記者素質,代替以“信息源、信息核實能力、分析能力、公關能力”。
3.2 產業重定義,以“服務化”、“社區化”擴張文化消費市場
基于上海市的用戶付費模式較為成熟、市場較為廣闊,上報集團強調“服務化”和“社區化”,在線下布局垂直產業,其具有增長速度快、市場容量大、商業模式較成熟的優勢。集團獨立操盤的事務有:教育、健康、藝術品、老年市場;準備與其他機構合作的領域有社區服務、體育賽事、演藝、游戲和社交,這些板塊集團會通過資本、收購的方式進入。
3.3 聯合平臺媒體借勢布局
上報集團在媒體產業布局方面并未與門戶大鱷正面沖突,而是采取借勢戰略。上海報業集團與百度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以發展本地搜索引擎、云服務器資源、輿情報告、手機閱讀服務等戰略。雙方還將共同組建團隊,聯合運營百度新聞中的上海頻道。上海報業集團還與騰訊合作,成立大申網門戶。后續,上報集團將繼續借勢開發百度地圖的本地入口。
3.4 “媒體中心城市”建設理念
上海作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上海報業集團作為上海地區最大的傳媒集團,擁有大量的資源和人才。上報集團利用其自身政商優勢,提出打造出一個“媒體增值、地產增值、城市增值”的融通傳播平臺,將上海建設成為中國的“媒體中心城市”的理念。理念將媒介理念與城市理念結合起來,符合國家對城市文化產業地位的高度定位,因此獲得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作為總資產首屈一指的傳媒集團,合并后的上海報業集團面臨著重重壓力。集團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做到資源重組,通過資產運作產生的收益來彌補媒體主業,然后要解決集團四千多員工的分配問題,最后才能進行上文提到的已經逐步開展的業務探索。而這些新業務的探索能否成功將直接取決于前兩個問題的解決情況。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