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蕊
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的護理觀察
張艷蕊
目的探討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治療重型肝炎的護理措施及護理要點。方法64例重型肝炎并進行血漿置換治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1例)和對照組(33例), 兩組均實施常規護理模式, 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系統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程度、肝功能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死亡案例, 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 觀察組患者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肝功能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為重型肝炎患者實施血漿置換治療時, 心理護理、術前充分準備、術中病情觀察以及術后科學處理能夠提高治療效果, 促進患者良好預后, 值得臨床推廣。
血漿置換;重型肝炎;肝功能
重型肝炎屬于病毒性肝炎最為嚴重的肝炎類型, 其病死率高達60%~70%[1], 給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血漿置換術屬于人工肝支持性治療, 是指應用人工方式對肝臟細胞中大量不良物質進行有效清除。從而使患者肝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緩解和代償, 促進肝臟系統自發性恢復,為肝移植創造良好治療條件。本科引進血液凈化裝置后, 對重型肝炎患者實施血漿置換治療, 配合圍術期護理干預, 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為進一步探討重型肝炎患者接受血漿置換術過程中具體護理干預措施, 本文選擇本院64例重型肝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64例重型肝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其中男34例, 女30例, 年齡19~69歲, 平均年齡(51.2±4.7)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相關診斷和治療標準[2]。乙型肝炎26例, 戊型肝炎14例, 乙型肝炎重疊戊型肝炎11例, 未分型13例。主要臨床并發癥:干性腦病6例, 自發性腹膜炎6例, 肝腎綜合征2例, 電解質紊亂3例。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31例)和對照組(33例), 其中觀察組中男21例, 女10例;對照組中男13例, 女2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并發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照重型肝炎臨床癥狀表現進行常規內科治療, 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擇期實施血漿置換術進行治療。血漿置換治療期間, 對患者開展圍術期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①術前準備。首先, 做好治療室準備。在實施血漿治療前, 要對治療室進行紫外線消毒, 消毒時間控制在30 min左右。同時, 保持恒定室溫, 通常冬季室溫為28~30℃, 夏季室溫26~28℃[3]。其次, 術前要對患者進行肝、腎、凝血功能等常規檢查。血漿置換治療需要較長時間,術中患者可能出現較大血流動力學變化, 為保障手術順利實施, 應囑咐患者術前排空大小便。必要時, 可進行術前導尿,并做好穿刺位置皮膚準備。治療開始后, 患者血漿中壞死毒物等不良物質將被排出體外。因此, 除治療過程中特殊用藥外, 其他常規藥物要在血漿置換術后服用。②術中護理。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 觀察患者面色、神志。血漿置換術需要用到大量血漿, 加之體外循環過程中血流速度較快。因此, 可應用心電監護儀器對患者進行嚴密監護和觀察,每0.5小時記錄1次患者生命體征;手術藥品、器械、設備以及常規物品等要配備齊全, 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過敏反應。醫護人員應做好自我防護, 避免交叉感;在安裝分離器及體外循環管路時, 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并應用1500 ml生理鹽水(38~40℃)加肝素鈉對分離器管路進行沖洗[4]。③術后護理。血漿置換結束后, 應觀察患者穿刺位置是否出現血腫,如血腫面積過大, 可通過抬高患肢以及冷敷等方法緩解血腫。同時, 觀察輔料是否發生滲血, 若出現滲漏應及時進行更換。術后要充分固定導管, 避免導管發生脫落;導管需在患者體內留置較長時間, 因此易形成血栓, 引發患者血管閉塞。若護理不當, 則可導致導管內發生感染。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的同時, 留置管使用后要用肝素稀釋液進行封管, 保持插管暢通。若觀察到患者出現局部疼痛或紅腫, 應及時將插管拔除,并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將兩組患者實驗數據錄入到SPSS15.0統計軟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肝功能比較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死亡案例, 經過血漿置換治療后, 臨床中癥狀均有所改善。如腹脹緩解、食欲增加、黃疸消退等, 觀察組患者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肝功能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1例出現四肢麻木,2例出現皮疹, 未發生過敏性休克, 經積極治療和對癥處理后, 癥狀很快得到緩解;對照組5例出現四肢麻木,8例出現皮疹,2例發生過敏性休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基線值 治療后觀察組 31 140.09±63.71 30.52±20.15a對照組 33 139.85±63.94 52.14±32.34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n(%)]
目前, 人工肝支持系統在醫學臨床被廣泛推廣, 而人工肝血漿置換手段在治療重型肝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并且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得到眾多專家與醫學人士的承認與肯定[5]。根據臨床經驗, 認為除了上文所列護理干預措施外,還應做好并發癥處理。①要做好血漿過敏預防控制工作, 配備好的血漿制品要在6 h內用完, 天氣過于炎熱時不能超過2 h。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過敏反應進行及時處理, 如皮膚瘙癢,可口服阿司咪唑;若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應立即停止血漿置換, 必要時給予吸氧治療。②要警惕低血鈣。血漿置換術需采用抗凝劑, 會導致患者出現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癥狀。本文觀察組5例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低血鈣現象, 護理人員立即為其實施按摩, 并進行補鈣治療, 癥狀迅速得到緩解。
綜上所述, 人工肝血漿置換術在治療的應用, 縮短了治療時間, 為肝移植手術爭取了更多時間, 從而有效降低了肝炎的患者的死亡率。在整個治療過程中, 醫生和護理人員需要密切配合, 加強護理, 從而確保工干血漿換置手術順利實施。本院在為重型肝炎患者提供診療時, 在內科治療基礎上配合血漿置換術進行治療, 并取得良好臨床效果。而圍術期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減少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在促進患者預后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何金秋, 陳川英, 鄧見廷, 等.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的臨床研究.中國危重急救醫學,2012,12(2):105-108.
[2]孫麗華, 范曉棠, 肖琳, 等. MELD在評價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療效中的作用.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8(10):42.
[3]彭秀麗.影響慢性重型肝炎黃疸消退的相關因素的研究概況.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12,10(4):109-110.
[4]劉素芬, 王陽.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2012,5(9):62-63.
[5]劉戊香.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5):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138
2014-10-30]
473009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