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科丁
陶瓷藝術
新時期景德鎮傳統手工藝陶瓷發展的瓶頸與對策
何科丁
(景德鎮陶瓷學院,景德鎮 333000)
千年瓷都景德鎮是一座以傳統手工藝陶瓷產業支撐發展起來的城市,但在工業化經濟發展迅猛的新經濟形勢下,景德鎮傳統手工藝陶瓷的發展面臨的瓶頸。本文結合景德鎮傳統手工藝陶瓷產業發展現狀,分析梳理了景德鎮傳統手工藝陶瓷的發展面臨的瓶頸以及提出相應的對策。
新時期;傳統手工藝;陶瓷;復興;瓶頸;對策
20世紀前半葉,中國陶瓷藝術仍在緩慢地發展,陶瓷工藝得到了繼承,某些方面有新的進展,如民國時期的福建德化等地,瓷雕藝術有長足進步,景德鎮雕瓷藝人也群起仿效,產生了許多著名的瓷雕藝人和作品。再如,宜興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廣東石灣陶,四川榮昌陶等陶瓷產地的產品,既具有地域特色,又代表不同陶瓷類型和風格,在現代得到了重要發展。但是,中國陶瓷的真正的現代性轉折,發生在本世紀后半葉,即新中國成立之后,20世紀50年代初期,國家曾經組織建國瓷及禮品瓷的生產,許多專家學者云集景德鎮,為樹立新中國的陶瓷文化形象做出了努力。
進入“新時期”以后,中國陶瓷藝術獲得了新的重大進步。這一時代,盡管每一具體的歷史階段陶瓷發展的狀況并不平衡,有曲折,有起伏,但總的來說,這是在新的背景下的歷史性轉折,中國陶瓷藝術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復蘇發展。
傳統的景德鎮陶瓷工藝屬于手工藝的范疇,其器物形式眾多且獨一無二,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由于地區之間陶瓷產業之間的經濟規模產生較大的差異后,進一步加劇了各產瓷區之間陶瓷工業化的進程,因此,陶瓷器物從成型到燒成的工藝過程中,每一步都包含著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傳統的陶瓷工藝的技術與藝術相融合千年之久,二者之間形成的美學韻味是現代工業化陶瓷工藝所無法比擬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手工制品永遠比機械產品容易做到藝術化。盡管今天景德鎮的陶瓷工藝水平已經遠遠超出以往的任何歷史時期,但景德鎮傳統手工藝陶瓷在區域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進而出現發展瓶頸。
首先,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因效率低下不能滿足生產力發展要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社會生活現代化的大潮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迅速變異或消亡。景德鎮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例外,由于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與現代化制瓷工藝相比,耗時多,勞動強度大,產量和成品率低,不能滿足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所以它正瀕臨消亡。雖然有一些手工制瓷工序還在個體作坊中被采用,但也在逐步發生變異、失去原真性。
其次,景德鎮傳統手工藝制瓷人才相對匱乏,呈現后繼無人的窘境。中國現代,尤其是當代,陶瓷藝術創作人員在文化水平、知識結構、藝術修養、工藝技巧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新中國成立以后,陶瓷生產的體制發生了由分化到組合,從個體到集體、國營的過程,這在恢復和促進陶瓷藝術方面有積極意義,中國陶瓷有了新的大發展的機遇。在景德鎮,許許多多有著不同單位頒發、評定的“大師”,但完全掌握傳統手工藝制瓷技藝的卻鳳毛麟角。據中國網報道,現年72歲的胡家旺已經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技藝傳承人,也是柴窯最后的把樁師傅,可見傳統手工陶瓷人才的缺乏。
最后,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缺乏完善的資料庫。景德鎮是古代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瓷工業城市,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作為中國傳統瓷業文化的重要組成,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文化財富。截止目前,景德鎮卻沒有一個完善的傳統手工制瓷的資料館、這對后人研究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缺乏可靠的參考依據。
陶瓷工藝在中華民族文明進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留下的傳世佳品是構成中華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形態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景德鎮傳統手工陶瓷行業逐漸衰落,成為這座千年瓷都所要面對的一個客觀問題,筆者認為,突破景德鎮傳統制瓷行業發展的瓶頸,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著手。
第一,全面梳理景德鎮歷史文化背景,構建完善的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資料庫。社會歷史背景的變化,生活方式的變化,引起陶瓷藝術的變化。隨著中國社會從古典型走向現代型的過程,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人的生存狀態、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有了重大的變化。陶瓷藝術作為藝術的一個特殊門類逐漸被重視,陶瓷藝術具有不可替代的審美價值的認識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特別是隨著人們居住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各種裝飾建筑材料的更新,陶瓷作為審美對象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的位置也有了更大的提高。當然,時代、生活方式的變化對于陶瓷藝術影響不僅在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對人的審美意識的改變,這種改變對于陶瓷制作來說,是無形的,卻是極為重要的。
第二,加強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人才的培養。多年從事民間傳統技藝搶救工作的作家馮驥才說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十分脆弱的,往往是“人死藝亡”。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靈魂,如果沒有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本不會存在。”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也是一樣,如果沒有一代一代“帶子傳藝”傳統,景德鎮就不會有今天光輝燦爛的陶瓷文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社會生活現代化的大潮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迅速變異或消亡。雖然有一些手工制瓷工序還在個體作坊中被采用,但離整個行業的發展相差甚遠。再加上當今社會現代化的高度發展,人們的就業觀念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年輕人不再愿意與瓷土打交道,景德鎮傳統手工技藝后繼乏人。所以,有計劃的培養新的傳統制瓷技藝人才已迫在眉睫。
第三,加強與陶瓷文化旅游產業的結合。在歷史的長河中,任何推動人類文明的技藝失傳對于人類的發展而言都將是無法彌補的損失。要復興景德鎮傳統手工藝陶瓷,就需要與其它產業相結合。景德鎮傳統手工藝陶瓷技藝需要得到廣泛的宣傳和傳播,要引起公眾的認識和了解。那種試圖要把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封存在博物館里“保護”起來的做法是不得要領的,那樣做只會加速民間藝術的死亡,讓景德鎮傳統手工陶瓷技藝的保護成為一句空話。筆者認為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應該與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產業相結合,在固定的陶瓷文化景區開辟手工技藝展示場。按照傳統的手工制瓷操作流程,聘請技藝高超的民間老藝人現場表演。讓成千上萬的中外來賓看到這琳瑯滿目、精美絕倫的瓷器的同時,還看到承載在這些精品陶瓷上的高超制瓷技藝。
綜上,景德鎮陶瓷藝術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了一些瓶頸,包括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因效率低下不能滿足生產力發展要求;景德鎮傳統手工藝制瓷人才相對匱乏,呈現后繼無人的窘境;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缺乏完善的資料庫。筆者通過綜合分析,認為需要從完善資料庫、加強人才培養、加強產業整合等方面入手,從而加快景德鎮傳統手工藝陶瓷產業的復興。
[1]秦波,陳愛娟.潮州傳統手工藝陶瓷產業振興發展探究[J].中國陶瓷,2012,01.
[2]方李莉.本土性的現代化如何實踐——以景德鎮傳統陶瓷手工技藝傳承的研究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8(06)
[3]謝家榮.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的當代傳承問題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09
1、江西省社會科學 “十二五”(2015)規劃項目,項目編號:15YS08。2、江西省藝術科學(2015)規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