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林 肖路 劉振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科信處
近幾年來,新疆受境內外三股勢力的侵害,暴恐案件頻發,反恐維穩形勢十分嚴峻。新疆公安機關作為國家一支重要的反恐維穩力量,肩負著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建設指揮快捷、標準一致、先進高效的新疆公安指揮通信體系,是新時期對公安指揮通信體系和信息化建設的基本要求。
2012年,公安部科信局在廣西南寧召開全國公安無線通信會議,發布了公安350兆數字集群系統(PDT)標準。新疆抓住有力時機,積極推動,明確提出公安指揮通信建設要按照“一張網”規劃設計,采用PDT標準,統一開展全疆公安350兆數字集群系統(PDT)建設工作。在建設中,引進項目競爭機制和質量監理機制,確保項目質量建設。截至2013年底,全疆公安機關初步完成350兆數字集群系統(PDT)建設任務,共建設PDT基站515個,信道2432個,進網用戶4.5萬人,全區各城區、道路和重點區域的通信覆蓋率達到95%,全警350兆終端配備率達到90%。日均呼叫次數5.1萬次,時長4.1萬分鐘,建成了全區公安350兆數字集群(PDT)通信專網,在技術層面上完成了不同廠家系統的互聯互通、全區聯網統一網管,實現了對講機全區漫游。
新疆自治區公安350兆PDT數字集群通信網絡采用對等網架構實現各市(州)集群網絡之間的聯網,區公安廳建設網管中心和IP地址解析中心。各市(州)公安局建本地移動交換中心(MSO),各地建設覆蓋縣(市)城區、城鄉結合部、重點道路、鄉鎮和風景區的PDT集群基站。全區PDT集群網絡架構如圖1所示。

區廳網管中心與各市(州)移動交換中心(MSO)通過公安信息網IP電路提供的VPN網絡實現互聯,各地PDT基站與市(州)移動交換中心(MSO)通過公安信息網IP電路(PDT基站在公安網到達的地方建站)或E1線路(PDT基站在公安網以外的地方建站)互聯。
條件成熟后,全區PDT集群網絡與公安部的PDT交換控制中心聯網,成為全國公安PDT集群網的組成部分。
1. 區廳網管中心建設
區廳建設全區網管中心、IP地址解析中心,實現對全區公安數字無線通信網的統一監控、互聯控制及資源管理,實現全區跨市(州)系統互聯的IP地址解析,負責向公安部網管中心報送本級網管中心采集的網絡工作狀況信息及統計數據,實現全區的安全管理,執行部級網管中心的管理配置、控制指令并傳達至地市級網管系統。
2. 網管系統架構
如圖2所示,PDT數字集群網絡管理系統分三級網管系統,分別為:
(1)部級網管系統:部署于公安部,系統由數據庫、部級網管服務和部級網管終端組成,部級網管系統實現對全國公安數字應急通信網的統一監控、管理,包括資源管理、運行檢測、告警處置、統計分析、操作維護、系統管理等功能。
(2)省級網管系統:部署于各省公安廳,同公安部網管系統組成VPN網絡,系統由省級數據庫、省級網管服務和省級網管終端組成,實現對本省公安數字集群通信系統的統一監控、管理,負責向部級網管系統報送數據,同時將省級網管系統的指令傳達至下級網管系統。
(3)地市級網管系統:實現本地無線應急通信網絡的網管以及負責本地系統具體運行、維護、操作。部署于各地市公安局的移動交換中心MSO中,由廠家本地網管系統、廠家本地網管北向服務組成,主要完成對數字集群終端實行注冊式管理;統計并上報系統運行狀況、呼叫量;上報基站的GPS位置,信道機頻率信息等功能。

3. 網管系統軟件架構
PDT數字集群系統產品網管系統基于SNMP網管標準協議,采用開放式軟件架構,包括安全適配層、數據采集層、數據處理層、核心服務層、應用服務層、應用展現層六個層面。系統架構如圖3所示。
4. 網管系統功能
區廳網管中心實現以下功能:

(1)資源管理:對于集群通信網、網管系統、應用系統進行統一建模,為網絡管理系統提供規范化、模型化的可監控對象, 實現對資源數據的查詢與統計和對資源的調度分配。
(2)用戶管理:包括用戶的增刪改,主要是針對需要進行跨地市漫游用戶個人ID,跨地市組呼ID的開戶和設置。
(3)設備監控和故障管理:包括實時通話信息(包括上線、下線、講話人)顯示,基站信道忙閑顯示,設備運行狀態顯示等。可以通過拓撲管理方式分級顯示全省網絡設備的運行狀況。
(4)信息查詢:信息查詢包括用戶、組信息查詢,組成員信息的查詢,通話日志查詢等。
(5)性能統計分析:收集各級網管運行日志,對于全網的用戶、設備、終端、基站、頻率數據、呼叫類別數量、信道占用率、基站分布情況等統計分析。對于呼叫量、頻率使用情況、每載頻終端數量進行動態分析,提供數據便于優化網絡。
(6)運行監測管理:對無線集群系統的交換控制設備、網關設備、集群基站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測,對于故障報警的處理情況進行監測,達到處置門限,提示程序干預。同時,對基站GPS地理位置信息、運行情況集中、系統覆蓋區域集中進行展示。
(7)告警處置:對于系統中的故障和事件監控信息進行集中告警顯示,納入運維工作流程,便于運維值班人員總體掌握網絡和系統運行中出現的故障數量和故障級別,便于及時排查和解決。
(8)賬戶管理:通過遠程訪問各市級網管服務器進行市級網絡管理員的賬戶管理,為各市級網絡管理員分配管理賬號以及相應的管理權限。
(9)操作維護:對于未采集的數據提供補取,對于告警、事件、運行等數據根據用戶選擇的查詢條件,按照分類條目單項或組合進行查詢,對查詢到的信息,可進一步查詢到原始信息。為對于跨省漫游、語音呼叫、短信進行授權,對于下級網管系統進行查看。
(10)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功能分為兩部分,首先是網管系統本身的安全,其次是被管網絡對象的安全。
(二)各市(州)系統聯網
各市(州)移動交換中心(MSO)之間的聯網采用對等網絡連接方式實現系統的互聯,該聯網方式具有不需要區廳參與的能力,最大程度保證了聯網的可靠性。

在區廳設一個IP地址查詢服務器,功能類似DNS服務器,負責解析本省所有互聯的PDT系統移動交換中心(MSO)的IP地址。為了保證網絡建設過程中新加設備或者設備IP地址修改后能夠正確連接,需要協助聯網中跨地市業務的IP地址查詢。區廳統一做全區PDT系統IP地址規劃,實現系統的全區互聯和保證跨市(州)業務的有效運作。
圖4所示的平面架構中,每個系統中應緩存已成功聯網的其他系統IP地址和系統臺號的對照表,未知的其他系統IP地址可以從上級的IP解析中心(DNS服務器)獲取,獲取IP地址后,應存儲于本地,在IP地址變更之前,無需每次都向DNS服務器查詢IP地址,以減少對IP解析中心的依賴及減少不必要的網絡流量。
利用PDT集群網提供的短數據業務,緊密結合警務工作的實際需求,將350兆數字集群系統結合現有的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平臺、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進行集成互聯,實現警員的實時定位、車輛的實時定位和圖上點擊呼叫等功能,從而做到扁平化指揮、可視化調度,使公安數字無線通信專網不僅成為無線指揮調度通信手段,同時也成為日常警務工作必不可少的信息輔助手段,提升對警員勤務管理工作的效率。
PDT系統與PGIS系統、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集成應用網絡拓撲圖如圖5所示。

與PGIS平臺的集成,實現350M終端在地圖上的定位,通過地圖圈選,實時顯示周邊警力部署情況。實現對車輛軌跡進行實時定位和回放
與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的集成,對圖上顯示的定位終端,可直接選擇,通過調度平臺進行一鍵呼叫,實現可視化指揮調度。
全疆共采購5萬多部PDT數字對講終端,全部配備北斗+GPS雙模定位芯片,在350兆PDT專網中集中建北斗信息庫,接入公安PGIS平臺,實現對全疆民警扁平化精確指揮,為后續全國推廣北斗應用有重大示范和經驗總結分享作用。
通過全疆3級組網(廳、市、縣),完成了15地州350M無線通信不同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并已實現了地州市終端的全自動漫游,屬于在PDT行業領域最大規模的不同系統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了PDT標準中系統互聯互通的部分標準。
為了發揮好新疆公安信息化統一規劃、同步建設、融合共用的優勢,實現指揮通信“可視化、扁平化、信息化”的目標,提升各級公安機關的指揮效能,在公安350兆數字集群通信專網的管理和應用方面,著重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統一規劃了全區公安350兆數字集群系統號碼資源,確定了各地公安機關組織機構、警種的終端編號規則與應用方式,規范了全區350兆數字集群應用模式。
利用全區350兆數字集群系統兩家公司系統網管互聯、語音互通、全區漫游的優勢,將應急漫游組呼規劃至縣級公安機關,滿足了多警種、跨區域合成作戰的指揮通信需要,實現了全區公安指揮勤務調度精細化。
充分利用我區公安機關行政辦公平臺一級建庫的優勢,對全區公安350兆對講機、車載臺等終端設備采用實名制管理。通過行政辦公平臺與PDT系統的對接,在行政辦公平臺上制定民警崗位變動和對講機等終端新增、變更和注銷的申請流程,將動態的實名制信息流轉到PDT系統內的管理平臺內,實現用戶信息與350兆終端ESN碼綁定,開展350兆數字集群終端實名制管理。
按照全區公安信息化整體規劃,以公安地理信息平臺為依托、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為抓手、視頻信息綜合應用平臺等為輔助,實現對街面警力的可視化調度。一是發揮350兆數字集群(PDT)系統窄帶傳輸網,集中上傳全區配備的3.8萬部對講機、車載臺等北斗終端實名制信息、位置信息、開關機狀態,在警用地理信息平臺上看得到警力活動情況;二是通過與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的融合應用,按照現場調度和各種預案的需要,在地圖上一鍵呼通有線、無線等各類通信工具,實現以指揮中心為龍頭的快速派警;三是借助視頻信息綜合應用平臺、警綜平臺、情報平臺、警用地理信息平臺等分析警情、周邊情況、事件態勢,輔助領導決策,快速調警,確保打得贏。
全區350兆公安數字集群系統(PDT)建成后,及時開展了管理和應用方面的培訓工作,指出了過去在使用對講機時的一些弊端,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推動各地開展常態化的訓練。一是由公安廳牽頭將350兆數字集群通信點名工作延伸至縣級公安機關,并在每月組織15個地州、109個縣市公安機關開展應急通信演練,由過去單一應用模式,轉變為綜合應用模式,進一步強化指揮通信體系建設;二是要求各地逐級開展經常性演練,結合實戰,總結經驗,養成習慣,把對講機的應用融入到警務工作中;三是為廳機關16個應急處突組建立每日點名機制,通過應急拉動等形式,讓各警種熟悉指揮通信體系,做到遇有突發事件隨叫隨到。
通過常態化的通信保障演練,提升各級公安機關的應用水平,并在實戰中得到了檢驗。為實現自治區黨委提出的突發事件“2分鐘抵達現場、1分鐘到達重點部位”快速處置的目標做出了貢獻。
在全區公安350兆數字集群系統(PDT)穩定運行后,針對我區恐怖案件轉向農村山區的特點,將350兆數字集群深化應用和補點擴容建設納入2015年新疆公安信息化工作要點,部署350兆數字集群系統補點擴容建設工作,督促各地制定350兆數字集群系統補點擴容建設方案,在基礎信息化工作中考核,推動全區全面開展350兆數字集群系統補點擴容建設和深化應用,做到建設應用管理持續化。
新疆公安350兆數字集群系統(PDT)建設能取得階段性成果,我們總結:一是公安部科信局開拓創新,標準先行。精心組織PDT聯盟,依托國內骨干企業的力量,針對警用通信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控制、建設成本高、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潛心研究,精心打造出了自主可控的PDT標準,為全國開展建設打下了基礎;二是新疆公安廳領導高度重視,科學決策。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強調總體規劃,頂層設計。面對新技術和新疆公安工作現狀,敢于擔當,提出“重點項目統一建設”,確保了建設成功;三是項目建設組和合作公司目標一致,群策群力,共同研究遇到的技術細節問題,齊心協力解決建設中的出現困難,保證了全國最大的一張PDT網按時建成,并在反恐維穩實戰中得到了檢驗;四是創新應用,管理培訓是關鍵。把350兆數字集群系統建設與警用地理信息平臺、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等緊密融合,統一系統網管,分級數據管理,屬地維護管轄,選用北斗定位終端,采用實名制管理,加強應用培訓和演練,使公安350兆數字集群系統(PDT)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