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飛
干擾素聯合核苷類藥物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
李曉飛
目的研究干擾素聯合核苷類藥物治療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94例乙型肝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7例, 對照組采用干擾素治療, 觀察組采用干擾素聯合核苷類藥物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以及肝纖維化水平。結果比較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肝纖維指標變化情況,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擾素聯合核苷類藥物治療, 治療效果顯著。
干擾素;核苷類藥物;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為一種臨床常見的的傳染性疾病, 據統計, 我國是一個乙肝多發國家。當前臨床治療中, 常用的治療乙肝的藥物為干擾素和核苷類藥物, 但研究表明, 這兩種藥物單用的治療效果均不顯著[1]。本次研究中, 給予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擾素聯合核苷類藥物治療, 療效顯著, 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分析本院從2011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94例乙型肝炎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7例。對照組中男27例, 女20例, 年齡34~58歲, 平均年齡(46±5.1)歲, 病程7.1~14.2年;觀察組中男29例, 女18例,年齡33~57歲, 平均年齡(45±5.3)歲, 病程6.8~13.5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法為皮下注射500萬Uα-2b干擾素,1次/d, 連續注射用藥治療2周, 之后每周注射用藥3次, 療程1年。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 增加核苷類藥物治療, 口服阿德福韋酯10 mg,1次/d, 療程為1年。用藥治療期間注意檢測患者的血常規, 并注意觀察血小板、白細胞的變化情況。
1.3 指標觀察 治療1年, 并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隨訪觀察,統計患者的肝功能指標[乙肝病毒基因(HBV-DNA) 轉陰率、抗Hbe轉陽率、乙肝e抗原(HBeAg)轉陰率、丙氨酸轉氨酶(ALT)復常率]、肝纖維化[Ⅳ膠原(ⅣC)、層粘蛋白(LN)、Ⅲ型膠原(PCⅢ)、 透明質酸(HA)復常率]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12.0軟件包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變化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肝功能各項指標, 包括HBV-DNA 轉陰率、抗Hbe轉陽率、HBeAg轉陰率、ALT復常率均有明顯增加, 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肝纖維化指標變化 觀察組的ⅣC、LN、PCⅢ、HA指標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變化情況[n(%)]

表2 分析兩組患者的肝纖維化指標變化情況[n(%)]
乙肝為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安全問題, 據統計, 該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 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當前臨床并未明確該疾病的發病機制, 因此, 主要采用抗病毒藥物治療。臨床常用的抗病毒治療藥物為核苷類以及干擾素兩大類。干擾素價錢相對較高, 產生的不良反應也較多。而采用核苷類似物用藥, 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耐藥性, 嚴重的停藥反跳情況。核苷類藥物雖應用方便, 但會使患者的血清HBV-DNA荷載量快速下降, 肝功能谷草轉氨酶(AST)、ALT均恢復正常,肝臟組織病變情況也有改善, 但因這些核苷類藥物僅能起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復制的效果, 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因此一般建議患者長期用藥, 并接受定期隨訪[2,3]。臨床研究分析表明, 單獨使用一種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干擾素為當前臨床治療的一種主要用于治療乙肝疾病的藥物, 可與特異性細胞表面受體發生結合, 有效激活下游通路, 刺激免疫應答, 提高抗病毒的治療效果[4,5]。阿德福韋酯為核苷類似物,可通過競爭脫氧腺苷三磷酸底物, 抑制病毒DNA鏈的延長,發揮抑制逆轉錄酶、HBV-DNA多聚酶, 而起到較好的免疫調節作用。聯合使用干擾素與阿德福韋酯, 可改善單用干擾素治療高ALT水平乙肝、高載量病毒效果不佳患者, 且避免了單用阿德福韋酯出現的停藥反跳、耐藥性等不良反應[6]。聯合用藥治療后, 可顯著提高患者身體免疫力, 可穩定抗病毒治療效果, 具有顯著的長期抗HBV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采用聯合用藥后, 患者的肝功能各項指標以及肝纖維化各項指標改善情況, 明顯優于單用干擾素的治療效果,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臨床在采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乙型肝炎疾病前,首先應明確病毒的具體特點, 選擇對應的治療藥物, 可有效減少藥物耐藥性以及停藥反跳等其他不良反應。且有必要在治療期間, 監測患者的肝腎功能以及耐藥性, 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劉同燕.干擾素α與阿德福韋酯治療 HBeAg 陽性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隊列觀察.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2(6):72-77.
[2]陳郁梅, 黃明壽, 賴綺云.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發生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相關因素分析.重慶醫學,2014,43(14):1721.
[3]劉方軍, 劉智惠.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六味五靈片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38例.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15):2159.
[4]梁雪松, 李成忠, 尹偉, 等.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24周應答不佳的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優化治療分析.中華傳染病雜志,2014,32(5):280-284.
[5]張偉, 代曉朋, 王魯燕, 等.重組人血清白蛋白-干擾素α-2b融合蛋白體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評價.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4,28(4):550-555.
[6]陳可, 任吉華, 宋春麗, 等.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對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影響.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4,39(7):938-9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096
2014-12-03]
454150 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