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彩英
鹽酸氨溴索在治療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分析
樊彩英
目的探討鹽酸氨溴索治療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價值。方法76例喘息性支氣管炎嬰幼兒根據平行對照法分為觀察組(常規治療聯合鹽酸氨溴索治療)與參考組(常規治療), 各38例,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改變情況、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兒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參考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參考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7%、71.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鹽酸氨溴索治療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有助于改善炎癥因子水平,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鹽酸氨溴索;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臨床分析
喘息性支氣管炎在兒科較為常見, 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有著較高的發病率。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 人們發現疾病的發生與家族史、個人過敏史有著直接關系, 而被動吸煙亦可導致本病發生的幾率[1]。患兒出現咳痰、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 隨著疾病進展可導致肺功能損害。常規臨床治療效果并不令人滿意, 鹽酸氨溴索注射液為近年來逐漸推廣使用的輔助藥物, 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促進患兒康復,作者對本院近2年收治的76例喘息性支氣管炎嬰幼兒進行研究,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喘息性支氣管炎嬰幼兒, 男41例, 女35例, 年齡5個月~7歲, 平均年齡(3.68±0.74)歲,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檢查, 符合《實用兒科學》中關于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相關診斷標準, 患兒伴隨喘息、咳嗽、呼氣性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 聽診雙肺喘鳴音, 根據平行對照法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38例,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接受治療前3個月接受手術治療患兒;研究前3個月內采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患兒;合并肝腎等內臟器官嚴重疾病患兒。
1.3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給予氨茶堿、抗感染、皮質激素類藥物, 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靜脈滴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1314)治療,2歲以下患兒劑量10~15 mg/d,2~7歲患兒20~30 mg/d, 兩組患兒均連續治療7 d后觀察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前、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方法觀察兩組患兒血清CRP、TNF-α、IL-8水平變化情況, 并觀察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情況。
1.5 療效判定標準[2]痊愈: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胸部X片肺部炎癥完全吸收;有效:上述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 胸部X片顯示肺部炎癥有所改善,聽診肺部啰音顯著減少;無效:臨床癥狀、X片顯示肺部炎癥未改善。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觀察組與參考組CRP、TNF-α、IL-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觀察組與參考組上述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觀察組與參考組CRP、TNF-α、IL-8水平比較(±s, mg/L)

表1 治療前、后觀察組與參考組CRP、TNF-α、IL-8水平比較(±s, mg/L)
注:治療后兩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CRP TNF-α IL-8觀察組 38 治療前 18.41±4.36 198.58±38.55 244.15±52.63治療后 6.75±2.69a 89.91±39.76a 107.74±16.68a參考組 38 治療前 18.58±5.00 199.35±40.11 240.33±47.79治療后 11.19±4.02 136.62±41.37 156.52±16.38
2.2 觀察組患兒痊愈29例, 有效7例, 無效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4.7%, 參考組患兒痊愈17例, 有效10例, 無效1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1.1%,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喘息性支氣管炎為小兒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3歲小兒為常見發病人群, 患兒呼吸道尚不成熟, 排泄能力較差,氣道分泌物增多, 氣道相對狹窄, 彈性減退, 纖毛運動較差,痰液阻塞, 小兒咳出難度較大, 進而出現喘息、咳嗽等癥狀。病毒感染可引起疾病發生, 發病時患兒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出現炎性細胞浸潤, 支氣管內膜纖毛細胞受到損害, 清除痰液的功能明顯下降, 進而導致氣道阻塞, 肺血管阻力明顯增高, 患兒肺血管阻力增高, 出現全身缺氧、缺血癥狀, 治療不及時, 可進展為支氣管哮喘, 因此給予患兒必要的治療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3,4]。
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治療中, 祛痰, 改善氣道狹窄對于癥狀的改善有著重要的作用。茶堿類藥物、β2受體激動劑及抗膽堿能藥等支氣管擴張劑可松弛氣道平滑肌, 有效緩解氣喘癥狀, 患兒肺部哮鳴音明顯減少, 然而氣道內黏稠痰液無法徹底祛除, 呼吸道通氣功能不等得到有效改善, 因此探討更為有效的治療藥物有著重要的作用。鹽酸氨溴索能夠對黏液、漿液分泌進行調節, 促進肺部表面活性物質合成, 刺激纖毛擺動, 黏液纖毛運輸系統清除能力明顯增加, 痰液可更輕易排出。鹽酸氨溴索能夠促進黏液稀釋、增強黏液運動,因此在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中, 能夠減少氣管內黏液積滯,將分泌物清除, 痰液咳出更容易, 可恢復順暢呼吸, 患兒咳痰量及咳嗽明顯減少。同時鹽酸氨溴索給藥方便, 患兒更易接受, 同時藥物可完全吸收, 基本不會產生不良反應。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CRP、TNF-α、IL-8水平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參考組(P<0.05), 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參考組(P<0.05)。
總之, 鹽酸氨溴索治療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有助于改善臨床癥狀, 促進患兒康復, 可推廣使用。
[1]周文英, 戴洪發.聯合維丁膠性鈣治療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當代醫學,2014,20(16):74-75.
[2]李遠征, 劉春艷, 陳瑩.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刊,2014,41(9):123-124.
[3]王芊.聯合霧吸輔助治療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研究.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4,35(1):52-53.
[4]李春琦.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治療前后肺功能的變化分析.吉林醫學,2013,34(32):668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23
2014-12-19]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安鋼職工總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