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霞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應用效果觀察
趙文霞
目的研究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170例腦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8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措施,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各項指標情況以及護理效果, 并作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應用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縮短住院時間, 減少住院花費,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臨床護理路徑;腦出血;應用價值
腦出血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 其致殘率及病死率較高, 嚴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 有效的、全面的護理措施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病情, 對患者的身體康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170例腦出血患者給予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 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將部分研究資料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確診收治的170例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85例。對照組中男46例, 女39例;年齡37~64歲, 平均年齡(51.42±10.54)歲。觀察組中男43例, 女42例;年齡39~67歲,平均年齡(52.39±11.43)歲。所有患者均通過顱腦CT檢查和臨床檢查確診為腦出血, 排除認知障礙、主器官功能異常、精神病史、造血功能障礙、主器官嚴重損傷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 對患者及其家屬給予基礎的健康宣傳和飲食指導。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 方法如下:①制定計劃:建立一個由科主任、責任護士、主管醫師、護士長等組成的臨床護理小組, 根據主治醫師的護理意見根據每位患者具體病情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 嚴格遵循計劃實施護理。②基礎護理: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腦出血的相關疾病知識, 并向患者解釋其治療的必要性和治療成功的案例, 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排除其內心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提高治療依從性。③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內心的疑慮, 積極、細心的為患者做出解答, 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以便更加準確的掌握患者病情, 提高護理質量, 增加護患信任。④飲食護理:患者應以牛奶、果汁、蔬菜汁為主, 食物粘稠適度, 密度均勻,鼓勵患者注意膳食搭配, 營養均衡, 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1.3 評價標準 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劃分為4個等級, 滿分100分。①滿意:90~100分;②基本滿意70~89分;③不滿意:50~69分;④很不滿意:0~49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P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明顯少于對照組, 兩組對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 兩組對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 住院花費(元)對照組 85 14.47±3.70 5946.8±90.8觀察組 85 10.01±2.13a 4109.5±82.1a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腦出血主要是指高血壓小動脈硬化血管破裂導致的神經內科疾病,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病情發展快、突發性強[3]。目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模式的轉變, 腦出血的致殘率和病死率仍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嚴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4]。
近幾年, 腦出血的致病原因多種多樣, 患者及家屬對護理需求也越來越高, 加大了護理難度。臨床護理路徑是目前以患者為中心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 不僅要求醫護人員給予患者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 還要制定完整的護理方案, 形成從患者入院直至出院的一體化護理體系[5]。此外, 在臨床護理過程中, 醫護人員應根據具體的實施效果進行適當的規范和調整, 有效增加護理方案的有效性, 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6,7]。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明顯少于對照組, 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5%高于對照組的80.0%(P<0.05)。由此可見,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應用中具有巨大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應用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花費,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1]李煥.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5(22):147-148.
[2]于欣, 尹安春, 周莉, 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微創介入治療中的應用評價.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22(13):4358-4360,4367.
[3]孟元元.腦出血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效果分析.吉林醫學,2014,1(35):186-187.
[4]葉麗萍, 葉碎林, 梁燕飛.護理路徑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生活質量及領悟社會支持的研究.中國現代醫生,2013,25(51):77-79.
[5]湛金梅, 岳力強, 洪素妹, 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微創穿刺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療效觀察.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3,12(16):2068-2070.
[6]王麗華, 劉振宇, 周俊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 中國基層醫藥,2013,5(20):783-785.
[7]霍云云, 劉華, 師雪嬌, 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10(53):75-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71
2014-11-13]
473000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