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振麗 潘華 李秀綿
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超聲碎石取石術患者體溫及寒顫的影響
蘇振麗 潘華 李秀綿
目的觀察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經皮腎鏡超聲碎石取石術患者體溫及寒顫的影響, 為同類手術患者提高優質護理服務提供依據。方法80例經皮腎鏡超聲碎石取石術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 對照組按常規做術前準備與術中護理, 觀察組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組內比較觀察組術畢體溫略低于術前,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畢體溫明顯低于術前(P<0.05)。術中60 min至術畢兩組體溫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寒顫發生率70.0%,觀察組為12.5%, 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術中低體溫及寒顫的發生率, 為同類手術患者提高優質護理服務質量提供了依據, 保證了患者安全, 促進了愈后。
護理干預 ; 經皮腎鏡超聲碎石取石術 ; 體溫 ; 寒顫
經皮腎鏡超聲碎石取石術(PCNL)已成為泌尿外科腔內手術的一個重要部分, 其手術創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優點越來越被患者所接受。瑞士產第五代EMS氣壓彈道超聲混合動力碎石清石系統, 由于超聲能量大, 碎石清石可一次完成, 更受到泌尿外科醫生的青睞[1]。然而其術中需用大量等滲沖洗液沖洗腎集合系統, 極易引起患者低體溫及寒顫的發生。作者通過對2014年1~9月40例經皮腎鏡超聲碎石取石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 明顯降低了低體溫及寒顫的發生,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經皮腎鏡超聲碎石取石術患者80例,男51例, 女29例, 年齡28~62歲, 平均年齡39歲, 無術前并發癥, 術前ASA分級Ⅰ~Ⅲ級, 均采用椎管內麻醉。手術時間60~135 min, 平均手術時間95 min。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做術前準備及術中護理, 將室溫調至20~22℃, 濕度40%~50%, 常規開放靜脈通道, 輸入常溫液體, 術區以外皮膚加蓋棉被, 消毒液、沖洗液使用常溫液體。觀察組除按常規方法護理外, 還包括:①術前對患者進行宣教時指導患者在去手術室前將手術服貼身穿, 如果天氣較冷將棉大衣披在外面防寒, 保持體溫;②將手術間室溫調至22~24℃, 濕度調至40%~50%, 適當提高室內溫度, 減少對流、輻射散熱;③患者躺在手術臺上盡量減少暴露, 術區外皮膚加蓋棉被, 常規使用保溫毯;④將輸入的液體、消毒液、沖洗液加溫至37℃;⑤術區使用腦科貼膜全覆蓋手術術野皮膚, 使水分沿著收集袋全部流入桶內, 防止水分順著術區皮膚流至手術床弄濕床單降低患者體溫。
1.3 觀察指標 術中使用多功能監護儀連續監測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 溫度采用鼻咽溫, 并對患者在手術前、消毒后、腎盂置管后、術中60、90 min、術畢的體溫進行觀察記錄。術中觀察寒顫發生情況, 按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標準:Ⅰ級, 雙上肢有輕度肌肉顫動;Ⅱ級, 四肢及全身肌肉均有顫動;Ⅲ級, 整個軀體明顯顫動。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術前兩組體溫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比較:觀察組術畢體溫略低于術前,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畢體溫明顯低于術前(P<0.05)。組間比較:術中60 min至術畢兩組體溫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至術中腎盂置管后 ,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對照組寒顫發生率70.0%, 觀察組為12.5%, 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行PCNL前后體溫比較(±s, ℃)

表1 兩組患者行PCNL前后體溫比較(±s, ℃)
注:組內與術前比較,aP<0.05,bP>0.05
組別 例數 術前 消毒后 術中 術畢腎盂置管后 60 min 90 min對照組 40 36.7±0.25 36.9±0.18 36.6±0.21 36.1±0.19 35.9±0.18 35.7±0.22a觀察組 40 36.7±0.24 36.9±0.23 36.6±0.30 36.6±0.25 36.6±0.18 36.6±0.05b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行PCNL中寒顫發生情況比較(n, %)
3.1 經皮腎鏡超聲碎石取石術引起低體溫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室溫控制在20~22℃, 相對較低。②手術大部分超過2 h, 時間越長降溫越明顯。③麻醉時翻身側臥位、整個手術過程中依次擺成截石位和俯臥位,3次體位變化,3次暴露患者身體,3次消毒過程增加了熱量的散失, 導致體溫下降。④術中輸入大量的液體并使用大量等滲沖洗液對碎石進行清除, 而大量低溫沖洗液的過度吸收造成中心體溫下降[2]。據孫紅梅等[3]報道, 成人靜脈輸入1 L與環境溫度相同的液體或1單位4℃的血液, 其中心體溫下降0.25℃。
3.2 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是防止低體溫發生的主要手段。護理干預的目的是限制體溫的再分布, 減少散熱, 提高機體對冷刺激的閾值。據劉偉[4]報道, 將沖洗液及輸入液、消毒液等加溫至37℃, 可以保證患者體溫下降最少, 使生命體征最平穩, 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不適感。觀察組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減少了低體溫及寒顫的發生率, 起到了護理干預的目的。
綜上所述, 在經皮腎鏡超聲碎石取石手術過程中, 手術室護士在做好手術配合的同時要充分了解低體溫發生的原因及對機體的影響, 采取提高室溫、加蓋棉被、加溫液體等護理干預手段, 可有效減少術中低體溫及不適, 提高優質護理服務質量, 保證患者安全, 促進愈后。
[1]陳琴.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下超聲碎石清石術前患者焦慮狀況的影響.中國社區醫師,2013(19):99.
[2]王曉華, 鐘艷莉.經皮腎鏡超聲碎石術患者圍術期的護理.中國當代醫藥,2013,32(9):142-143.
[3]孫鳳梅, 賈靜.保溫干預對老年胃癌根治患者術中體溫的影響.河北醫藥,2013,35(5):778-779.
[4]劉偉.不同溫度沖洗液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患者心率的影響研究.河北醫藥,2013,35(10):15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76
2014-12-04]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