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秀芳 陳巧敏
宮頸內口功能檢查應用于早產和流產預防的效果分析
伍秀芳 陳巧敏
目的分析宮頸內口功能檢查應用于早產和流產預防的效果。方法140例不孕和曾有流產史經治療后妊娠的患者, 給予孕早、中、晚3期宮頸機能檢查, 采用自制的陰道內置水囊后進行腹部超聲檢查, 并對宮頸的各徑線進行測量, 若均符合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標準, 則予以宮頸環扎術。觀察其早產及流產發生率。結果宮頸機能不全的發生率為12.9%, 且流產次數增加, 發生率上升。行宮頸縫扎數的患者早產發生率為9.1%, 明顯低于未行宮頸結扎數的早產率77.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宮頸機能不全但未行縫扎術的患者, 予以鎮靜、保胎治療后, 流產率仍為22.2%, 宮頸機能不全或正常但給予縫扎術后, 未見流產情況發生,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宮頸內口功能檢查應用于早產和流產預防之中, 可顯著降低早產和流產的發生幾率, 具有積極的臨床使用和推廣價值。
早產;流產;宮頸機能;宮頸內口功能檢查
在臨床產科中宮頸機能不全是常見并發癥, 是早產和習慣性流產的主要誘發原因。目前, 由于人工流產的人數逐漸增加, 宮頸機能不全的發生率也在逐年升高[1]。隨著醫學科技水平的逐漸發展, 各種不同的檢查方法已經逐漸應用于臨床檢查之中, 并受到了醫護人員的高度關注, 本文隨機選取140例不孕和曾有流產史經治療后妊娠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140例不孕和曾有流產史經治療后妊娠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年齡25~40歲, 平均年齡(32.6±3.5)歲, 其中初產婦40例, 曾有1次自然流產史者35例, 曾有2次自然流產史者40例, 曾有3次自然流產史者15例, 超過4次以上自然流產史者1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試驗, 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1.2 檢查方法
1.2.1 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方法 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標準:患者孕周自12周起, 宮頸正常各徑線的數值應為:長度在2.5 cm以上, 寬度不足3.2 cm, 頸管內徑未超過0.5 cm;孕周的逐漸增加, 患者宮頸的長度會逐漸變短, 但寬度會逐漸變寬, 而頸管內部則無明顯變化。
采用自制的陰道內置水囊后進行腹部超聲檢查, 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適度充盈膀胱后, 在其陰道內部放置一個手術中使用的無菌避孕套, 并連接一個導尿管, 以便做成空囊的形狀, 經導尿管在空囊陰部注入80~100 ml的生理鹽水, 使宮頸外口可以充分的清楚顯示, 以此用來關注宮頸的變化。
1.2.2 手術方法 采用Macdonal縫扎法。于患者陰道穹窿部位施行連續縫扎, 操作步驟:①“1”點進針, “11”點出針;②“10”點進針, “8”點出針;③“7”點進針, “5”點出針;④“4”點進針, “2”點出針。在縫合的過程中, 應注意要位于和宮頸內口水平的位置, 切不可穿透宮頸黏膜;此外, 還需要將4個縫合點中間的呢絨線分別套上橡皮管, 最后的2根呢絨線要在陰道內部打結。
1.2.3 隨訪 給予孕早、中、晚3期常規隨訪以及超聲檢查密切關注宮頸機能的變化, 若見宮頸內口形態出現變化,則可縮短隨訪間隔時間, 但需增加隨訪次數, 若患者存在1項宮頸線超過正常界限的情況, 則需根據宮頸內口的形態采取宮頸環扎術, 若患者不愿意或其他原因不宜手術, 則可采取保守處理, 囑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 鎮靜, 若出現宮縮情況, 可給予間苯三酚、安寶(20周以上)、黃體酮軟膠囊等安胎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宮頸機能不全和流產率的關系 宮頸機能不全的發生率為12.9%, 且流產次數增加, 發生率上升, 見表1。

表1 140例患者宮頸機能不全和流產率的關系(n, %)
2.2 妊娠結局情況 行宮頸縫扎數的患者早產發生率為9.1%(1/11), 明顯低于未行宮頸結扎數的早產率77.8%(7/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宮頸機能不全但未行縫扎術的患者, 予以鎮靜、保胎治療后, 流產率仍為22.2%(2/9), 宮頸機能不全或正常, 但給予縫扎術后, 未見流產情況發生,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 導致流產和早產的因素包括患者感染或全身性疾病、染色體異常等很多方面, 而其中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一個原因就是宮頸機能不全[2,3], 宮頸機能不全容易造成宮頸管縮短, 宮頸內口出現松弛情況, 容易導致孕婦的羊膜脫出,這是造成流產和早產的主要原因。據相關臨床報告研究顯示,約有12.3%孕周未超過24周的孕婦在休息的時候, 其宮頸口擴張或宮底加壓時, 宮頸容易縮短, 并且宮頸內口呈現漏斗形狀的改變[4]。
宮頸機能不全也稱子宮頸內口閉鎖不全或子宮頸口松弛癥。宮頸機能不全患者的宮頸富含纖維組織, 但彈性纖維及平滑肌等都比較少, 另外, 患者的宮頸內口纖維組織出現斷裂情況, 峽部括約肌能力逐漸降低, 宮頸則呈現病理性擴張和松弛。子宮頸功能不全或宮頸功能不全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早產或中、晚期重復性流產, 甚至反復流產的發生幾率為8%~15%。除此之外, 宮頸機能不全還存在以下危害:①宮頸管發育不良, 同時伴子宮發育不良。若宮頸發育不完善,則會導致患者宮頸呈現細長形狀, 中度發育不良的宮頸長度和宮體之間的比值為1∶1, 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青春型子宮,宮頸發育不良, 必然會導致宮頸腺體分泌功能不全;②宮頸管閉鎖或狹窄。若患者屬于先天性的宮頸閉鎖或狹窄, 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雙側苗勒氏管下段形成和融合不全, 這種病癥在臨床方面比較少見, 常會伴隨子宮發育不全的情況,但第二性征多數都是正常發育的。若患者子宮內膜功能比較良好, 在青春期時會因為宮腔積血而出現周期性下腹痛情況,有時也會表現出月經量少伴痛經情況, 且經血可能通過輸卵管逆流入腹腔, 最終導致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 ③宮頸肌瘤。宮頸肌瘤導致不孕的主要原因是頸管出現嚴重變形、狹窄情況, 精子難以順利通過, 終致不孕。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無規則、經期血量明顯增多、白帶數量增多等, 甚至牽連直腸和膀胱。少數患者患有子宮肌瘤以后, 并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 只有在進行婦科檢查時可以發現在其宮頸局部已出現肌瘤結節或子宮頸外形改變情況, 肌瘤所在一側子宮, 由于這側長久被壓容易變薄, 宮頸外口伸張展平呈現麻花形狀。
在本組實驗之中, 宮頸機能不全的發生率為12.9%, 且流產次數增加, 發生率上升。這足以說明妊娠次數對宮頸線使有一定的影響的, 妊娠次數的逐漸增加, 宮頸的長度和寬度也會隨之改變[5,6], 有2次或2次以上的流產史患者, 孕早期宮頸長度和寬度明顯比初產婦及有過1次流產史的患者增加的多, 追溯其原因可能是宮頸在發生流產時組織受到損傷、感染或結締組織出現相應的增生情況造成的[7]。
盡管目前臨床方面認為宮頸機能不全容易導致流產和早產, 但還未作出明確的診斷標準, 再加上各國各地在給患者進行檢查時, 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被測定的受試者孕周以及孕產次、例數有限等都各有差異, 因此, 診斷標準無法表述一致[8,9]。
本次試驗中采用自制的陰道內置水囊后進行腹部超聲檢查, 宮頸周圍的對比度明顯增加, 且不會受到充盈膀胱、孕期等方面的影響, 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另外, 這種檢查方法可以系統全面的觀測到患者陰道內部及其周圍的情況, 包括對宮頸內、外口進行測量, 宮頸內徑、宮頸長度、寬度等方面的測量等, 并且針對宮頸機能不全,可盡早發現和診斷。
綜上所述, 宮頸內口功能檢查應用于早產和流產預防之中, 可顯著降低早產和流產的發生幾率, 具有積極的臨床使用和推廣價值。
[1]劉芳蓀, 陳珠萍, 滕銀成, 等.宮頸內口功能檢查在預防早產、流產中的作用.生殖與避孕,2007,27(7):472-474.
[2]阮其燕.宮頸內口功能檢查在預防早產和流產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醫學信息,2012,25(10):135-136.
[3]廖玎.宮頸內口功能超聲檢查在預防早產、流產中的作用.醫藥前沿,2013(4):291-292.
[4]楊愛銀.宮頸內口功能檢查在預防早產和流產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11):94-95.
[5]李梅.宮頸內口功能檢查在預防早產和流產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2,6(10):27-29.
[6]李雪, 許培華, 張弘, 等.經陰道超聲診斷宮頸機能不全探討.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9(9):788-791.
[7]曹冬焱, 楊佳欣, 向陽, 等.早期子宮頸癌患者行陰式子宮頸廣泛性切除術的治療效果及生育結局.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249-253.
[8]孟海英, 吳玲.超聲測量宮頸長度和宮頸內口寬度在早產預測中的應用價值.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0):32-33.
[9]劉淑娟.子宮頸功能不全的彩色超聲診斷價值.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4):204-20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95
2014-11-20]
529400 恩平市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