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保玲
快速檢測心肌肌鈣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程保玲
目的探討快速檢測心肌肌鈣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方法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入院后均應用12導聯心電圖進行詳細檢查, 如有必要則與其他導聯方法進行聯合檢測, 采集靜脈血以便檢測cTnT、血清心肌酶。結果88例患者經心電圖檢測后首次得到確診者56例(63.64%);經cTnT檢測首次呈現陽性者76例(86.36%), cTnT與血清心肌酶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cTnT及心肌酶檢測后, 兩者符合率明顯高于心電圖檢查結果(P<0.05)。心電圖的擬診到確診時間對于cTnT與心肌酶的檢測更具有適用性(P<0.05)。結論快速檢測cTnT能夠對急性心肌梗死予以及早診斷, 準確性、特異性、靈敏度高, 而且聯合心電圖檢測, 可以使得急性心肌梗死及早診斷率明顯上升,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急性心肌梗死;肌鈣蛋白T;快速檢測;診斷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在臨床中是一種因冠狀動脈急性阻塞而引發的心肌缺血壞死性病變,具有極高發病率及死亡率, 及早診斷治療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1]。在本文研究中選取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析快速檢測心肌肌鈣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男58例, 女30例;年齡45~77歲, 平均年齡(57.85±9.54)歲;自疾病發生至就診時間為3~36 h, 平均時間(6.69±3.31)h;患者發病時的臨床癥狀為:38例心前處出現疼痛癥狀,26例出現非典型性胸部疼痛癥狀,14例出現腹部疼痛癥狀,4例出現感冒機體乏力癥狀,6例出現胸悶癥狀。其中6例并發急性左心衰癥狀,2例并發心源性休克癥狀,2例并發心律失常癥狀。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經12導聯心電圖詳細檢查, 如有必要可與其他導聯方法進行聯合檢測。均采集靜脈血實施cTnT、心肌酶含量檢測。cTnT在檢測時采取快速檢測方法,使用cTnT全血快速靈敏檢測試紙條完成測定, 試紙條Cutoff值0.1 ng/ml, 需經同一工作人員完成整個檢測, 且確定所呈現陰陽性。心肌酶指標谷草轉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脫氫酶(LDH)均以IFCC法完成檢測,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應用抗M亞基的單克隆抗體抑制法完成檢測, 高密度脂蛋白(HDL)采取高氯酸抑制法完成測定。分析對比三種檢測方法所得結果陽性符合以及擬診到確診時間。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88例患者, 經首次心電圖檢查則得到確診:16例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4例心內膜下急性心肌梗死;根據典型胸痛與心電圖檢查得到確診:14例T波高尖改變,18例S-T段呈弓背抬高變化,10例T波高尖;14例心電圖檢查結果無典型性, 起病與急性心肌梗死相似;4例特征為頻發性室性早搏;8例心電圖檢查似提前復極綜合征發生變化。
88例患者經心電圖檢測后首次得到確診者56例(63.64%);經cTnT檢測首次呈現陽性者76例(86.36%), 其中8例屬于假陽性,4例患有陳舊性心肌梗死, 無再次心肌梗死疾病,2例因肺源性心臟病引發心力衰竭且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病變,2例發生變異性心絞痛癥狀;經心肌酶測定84例(95.45%)顯示陽性。cTnT與心肌酶測定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TnT與心肌酶測定符合率明顯高于心電圖組(P<0.05)。見表1。心電圖患者擬診到確診時間為(8.62±2.06)min, cTnT為(38.59±2.18)min, 心肌酶為(147.59±3.16)min, 心電圖的擬診到確診時間對于心肌肌鈣蛋白T與血清心肌酶的檢測具有更為明顯適用性(P<0.05)。

表1 88例患者三種檢測方法陽性率對比(n, %)
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威脅。急性心肌損傷并無法單純經心電圖檢查及臨床表現癥狀獲得確診結果, 具有較高特異性的一系列生物化學標志物對于獲得診斷結果具有重要依據作用。由肌鈣蛋白I、T、C三亞基所形成肌鈣蛋白使得心肌損傷在檢測中存在較為明顯特異性及敏感性。心肌肌鈣蛋白(cTn)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明確診斷具有首選特性, 在疾病短、長期預后方面均具有較高預測價值, 采取cTnT對患者檢測在臨床應用上具有廣泛性;但采取傳統cTnT檢測方法所得到的診斷結果并無高度靈敏性, 無法使得血循環中含量較低的cTnT得到有效檢測, 當缺血癥狀或心電圖無典型變化時極有可能導致診斷延遲或誤診[2]。在心肌出現損傷癥狀, 患者心肌肌鈣蛋白復合物會因此而進入血液, 一般4 h后能夠在血液內得到明顯上升的水平值。經研究分析發現cTn僅僅是心肌發生損傷時有一定表達, 特別是指標心肌肌鈣蛋白Ⅰ(cTnI)的表達往往只存在于心肌組織, 其特異度為100%, 對于心肌損傷臨床診斷具有明顯特異性, 且最具有價值, 但cTnI方法通常為半定量測定。cTnT對于心臟檢測無完全特異性,經研究表明當發生腎衰癥狀且未出現心臟病變者也會存在cTnT含量上升現象。伴隨檢測技術不斷發展進步, cTnT檢測有效性及先進性逐步升高, 具有更為良好準確性與特異性,檢測時間也越來越短[3]。
綜上所述, 快速檢測心肌肌鈣蛋白T對急性心肌梗死能夠進行準確、及時診斷, 存在明顯特異性及靈敏性, 與心電圖檢測聯合應用,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徐清芳, 張美華, 韓晨鵬, 等.血清肌紅蛋白、心肌肌鈣蛋白I聯合超敏C反應蛋白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診斷的臨床價值.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5):948-949.
[2]吳炯, 宋凌燕, 張春燕, 等.高敏感心肌肌鈣蛋白T檢測方法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價值.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0,33(9):825-830.
[3]容亓.心肌肌鈣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應用分析.臨床醫學工程,2013,20(6):703-70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041
2014-12-24]
450000 河南省直屬機關第一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