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紅
CT引導下經皮椎弓根成形術治療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的術后護理
魏燕紅
目的研究優質護理在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術后護理中的效果。方法50例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術后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行綜合護理,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低于觀察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在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術后護理中效果顯著, 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
綜合護理;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經皮椎弓根成形術
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屬于晚期惡性腫瘤的一種, 對患者健康危害極大, 患者常會感覺劇烈疼痛, 脊髓被長期壓迫極易引發神經功能障礙, 使生活質量明顯降低[1]。CT引導下經皮椎弓根成形術是一種椎體微創新技術, 在治療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中具有良好效果。為使患者在住院期間能夠減輕疼痛, 還需加強護理。本院采取優質護理取得顯著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經皮椎弓根成形術治療的50例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患者,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齡42~76歲。其中腰椎受累者30例, 胸椎受累者13例, 腰椎胸椎同時受累者7例。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確診為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 且了解病情相關信息,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25例),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行常規護理。術后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環境, 保持病房安靜, 術后12 h測量患者脈搏、血壓, 詢問患者疼痛程度;為預防感染, 連續3 d以抗生素靜脈滴注;若發現緊急異常情況, 及時通知醫師予以處理;照顧患者日常起居, 患者出院時告知注意事項;住院期間注意飲食, 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
1.2.2 觀察組 行優質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 強調護理工作細節, 如每隔一段時間對患者翻1次身、保持病房溫濕度適宜;除了遵照醫囑進行護理, 積極展開培訓, 強化護理人員主動意識, 提高服務水平, 體現人文關懷;了解患者興趣、學歷等更多信息, 并結合實際病情制定針對性個體護理方案;解決患者心中疑問, 加強彼此交流, 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身體疼痛和精神壓力;開展健康教育, 使患者自身能夠以正確的方式照顧自己;從飲食、活動、并發癥處理多方面予以人文關懷。
1.3 觀察指標 滿意度:日常護理、工作態度、耐心責任心、繼續學習情況各方面均表現比較優秀為非常滿意;患者大部分時間能保持身心愉悅, 且疼痛明顯減輕為滿意;與常規護理效果沒有明顯差距為一般;術后患者疼痛時有發生, 護理人員遺漏心理疏導為不太滿意;疼痛沒有改善, 甚至有加重趨勢, 護理人員與患者鬧情緒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觀察對比發現, 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對比 在術后住院期間, 對照組中6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椎體滑脫,2例椎弓骨折;觀察組全部處于良好恢復期, 未發生任何并發癥。
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是一種惡性腫瘤疾病, 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 常表現出劇烈疼痛、骨折甚至截癱等癥狀。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可以明顯緩解疼痛, 且需經過10~15 d方能見效。在此期間若進行劇烈活動, 或有其他不科學行為,給椎弓根施加太大壓力, 極易引起病理性壓縮骨折。椎弓根溶骨性轉移常會伴有劇烈疼痛, 對患者身心造成很大折磨,如果雙側椎弓根受累極大, 很有可能會引起椎體滑脫[2]。CT引導下經皮椎弓根成形術具有微創的特點, 對技術操作要求較高, 需借助影像設備謹慎操作。治療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主要目的是減輕患者疼痛, 除了服用鎮痛藥, 更應做好護理工作, 幫助患者度過治療期。
臨床治療中, 不僅是患者及其家屬, 醫護人員對疼痛護理也極為關注, 常規護理多是遵照醫囑予以相應處理, 難以體現人文關懷。自2010年我國提出“優質護理”以來, 該模式廣受重視, 不但在基礎護理上進一步細化, 還從其他各方面予以連續性的護理, 效果十分顯著。本院在使用49CT引導下經皮椎弓根成形術治療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之后, 為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采用了優質服務, 重點在以下幾方面:①疼痛護理。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患者主要癥狀是劇烈疼痛, 護理人員應以減輕患者疼痛為中心, 如冷熱療法, 使用熱水袋、冰塊等幫助患者暫時解決局部劇痛;日常護理中輕輕捶打患者疼痛部位, 并予以一定揉捏按摩, 也可起到明顯的減痛作用;轉移注意力, 幫助患者養成其他習慣, 分散其注意力, 同時保證患者心情舒暢;必要時還需采取相關藥物止痛, 若患者疼痛不止或病情加重者, 需及時報告醫師;②心理護理。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在折磨患者身軀的同時,對其精神和心理也是一種折磨,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有13例患者經常產生焦慮、煩躁負面情緒, 不但妨礙自身恢復, 也影響到了其他患者。而觀察組則尊重并理解患者對疼痛的反應以及表現出來的各種心理, 同時積極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多與患者交流, 找一些輕松話題與患者聊天, 進行心理疏導,講解與疾病有關知識, 減輕患者精神壓力;③其他護理。日常護理中為防止出現其他并發癥, 應保持適度活動, 鼓勵患者多下床鍛煉;飲食方面要加強營養, 補充鈣和維生素。
綜上所述,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且術后并發癥較少。這說明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椎弓根溶骨性轉移瘤患者的疼痛, 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
[1]蔡崇輝, 陳一安, 蘇奇. 脊柱骨巨細胞瘤的CT 與MRI 診斷.脊柱外科雜志,2005,3(6):338-340.
[2]高波.椎體形成術在椎體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山東大學,20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124
2014-12-24]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二科